词语释义
犒赏
(1) 犒劳赏赐
词语解释
犒劳赏赐。
《新唐书·李绛传》:“王化不及 魏博 ,久矣,一日挈六州来归,不大犒赏,人心不激。” 元 关汉卿 《五侯宴》第四折:“着俺老阿者设一宴,名唤做五侯宴,就要犒赏三军。”《醒世恒言·乔太守乱点鸳鸯谱》:“ 孙寡妇 将酒饭犒赏了来人,宾相念起诗赋,请新人上轿。” 碧野 《没有花的春天》第十三章:“犒赏什么呵,在这荒山上?”
引证解释
⒈ 犒劳赏赐。
引《新唐书·李绛传》:“王化不及魏博,久矣,一日挈六州来归,不大犒赏,人心不激。”
元关汉卿《五侯宴》第四折:“着俺老阿者设一宴,名唤做五侯宴,就要犒赏三军。”
《醒世恒言·乔太守乱点鸳鸯谱》:“孙寡妇将酒饭犒赏了来人,宾相念起诗赋,请新人上轿。”
碧野《没有花的春天》第十三章:“犒赏什么呵,在这荒山上?”
犒赏的国语词典
慰劳赏赐。
犒赏的网络释义
犒赏
犒赏造句
汉字详情
详细解释
动词
(1) (形声。从牛,高声。本义:以牛酒宴饷兵士。泛指用酒食或财物慰劳) 同本义
以乘韦先牛十二犒师。——《左传·僖公三十三年》
公使展喜犒师。——《左传·僖公二十六年》
犒以十二牛。——《淮南子·泛论》。注:“牛羊曰犒。”
(2) 又如:犒设(以酒食赏赐);犒军(犒赏军士);犒牛(劳军的牛);犒功(犒赏有功之人)
英文翻译
方言集汇
◎ 客家话:[东莞腔] gau3 [海陆丰腔] kau5 kau3 [梅县腔] kau5 [台湾四县腔] kau5 kau3 [宝安腔] kau5 kau3 [客英字典] kau5 kau1
◎ 潮州话:gau2
宋本广韵
小韻 | 反切 | 聲母 | 韻母 | 聲調 | 平水韻 | 等呼 | 韻部 | 韻攝 | 罗马字 | 国际音标 |
详细解释动词 (1) (形声。从贝,尚声。本义:赏赐;奖给) (2) 同本义 赏,赐有功也。——《说文》 赏,上报下之功也。——《墨子经》 三年有赏于大邦。——《易·未济》 尧能赏均刑法。——《礼记·祭法》 善人富谓之赏。——《左传·襄公二十八年》 赏田。——《周礼·载师》 宜付有司论其刑赏。——诸葛亮《出师表》 未有封侯之赏。——《史记·项羽本纪》 (3) 又如:赏捞(赏赐捞劳);赏口(供赏赐为奴仆的人口);赏田(赏赐的田地);赏首(第一个受赏者);赏设(犒赏);赏赣(赏赐);赏地(赏赐田地) (4) 玩赏;欣赏 奇文共欣赏,疑义相与析。——陶渊明《移居》 杜郎俊赏,算而今重到须惊。——宋· 姜夔《扬州慢》 (5) 又如:赏遇(受到赏识礼遇);赏月(赏玩月景);赏鉴(欣赏;鉴赏);赏会(玩赏聚会);赏得(欣赏投合);赏际(欣赏的趣味相投合) (6) 称颂,赞扬 善则赏之。——《左传·襄公十四年》 (7) 又如:赞赏(赞美赏识);赏激(赞赏鼓励);赏纳(称赞结纳);赏悦(称赏喜悦);赏重(赏识尊重) (8) 通“尚”。尊重 其所赏者,明圣也。——《管子·霸言》 赏贤使能以次之。——《荀子·王霸》 (9) 又如:赏贤(尊重贤者) 名词 (1) 赐予或奖给的东西 群臣吏民能面刺寡人之过者,受上赏。——《战国策·齐策》 (2) 又如:赏率(奖赏的标准);赏私(礼物);受赏;赏罚分明;赏金 (3) 量词。计量土地面积的单位。也作“晌”。后作“垧” 英文翻译reward, grant, bestow; appreciate
方言集汇◎ 粤语:soeng2
宋本广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