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语释义
处分
1. 对违反法律或犯错误的人按情节轻重处罚。
2. 处理;处置。
词语解释
处理;处置。
《玉台新咏·古诗<为焦仲卿妻作>》:“处分适兄意,那得自任专。” 唐 元结 《奏免科率状》:“容其见在百姓,产业稍成,逃亡归復,似可存活,即请依常例处分。”《金瓶梅词话》第四九回:“ 宋御史 道:‘年兄还坐坐,学生还欲到察院中处分些公事。’” 姚雪垠 《李自成》第二卷第四十章:“ 李信 转向 红娘子 说:‘你回老营去睡一会儿吧。我马上把家务事处分一下,准备好明天早饭后率领人马起程。’”
调度;指挥。
《晋书·王敦传》:“既而 侃 为 弢 将 杜曾 所败, 敦 以处分失所,自贬为广武将军,帝不许。”《魏书·崔玄伯传》:“ 表 等诸军,不为不足,但失於处分,故使小盗假息耳。” 唐 李德裕 《驱逐回鹘事宜状》:“若如此可行,即 幽州 兵马,望且令於本界屯集,待候处分。”
吩咐。
南朝 宋 刘义庆 《世说新语·尤悔》:“﹝ 谢安 ﹞曾送兄征西葬,还,日莫雨驶,小人皆醉,不可处分,公乃於车中手取车柱撞驭人,声色甚厉。” 宋 杨万里 《晚兴》诗:“处分新霜且留菊,辟差寒日早开梅。” 元 郑廷玉 《后庭花》第一折:“我奉着廉访夫人处分,留不到一更将尽,则登时将你来送了三魂。”
决定。
《晋书·王彪之传》:“及 简文 崩,羣臣疑惑,未敢立嗣。或云,宜当须大司马处分。”《新唐书·南蛮传上·南诏》:“有内算官,代王裁处;外算官,记王所处分,以付六曹。”《二刻拍案惊奇》卷十七:“大人虽如此説,甥女岂肯心伏?必得 闻舍人 自来説明,方好处分。”
指决策,措施。
《南史·刘穆之传》:“从平 建鄴 ,诸大处分,皆仓卒立定,并 穆之 所建。” 宋 叶适 《通直郎致仕总干黄公行状》:“时国有大丧,内禪甫定,诸处分尚多草创,人心忧恐。”
改革。
《晋书·刘颂传》:“将士武吏,戍守 江 表,或给京城运漕,父南子北,室家分离,咸更不寧。又不习水土,运役勤瘁,并有死亡之患,势不可久。此宜大见处分,以副人望。”
谓举事。
《南史·鲁爽传》:“ 孝建 元年二月, 义宣 与 爽 谋反,报秋当同举。 爽 狂酒乖谬,即日便起兵…… 义宣 、 质 闻 爽 已处分,便狼狈同反。”
处罚;惩罚。
宋 苏舜钦 《乞用刘石子弟》:“臣近到闕,闻 黄德和 以退军及妄奏 刘平 、 石元孙 叛逆,朝廷已从军法处分。”《儒林外史》第二十回:“ 潘三哥 的这些事,便是我做地方官,我也是要访拿他的。如今倒反走进监去看他,难道説朝廷处分的他不是?” 洪深 《青龙潭》第二幕:“现在宽限到八月一日。再不造起,县长要得处分。”
引证解释
⒈ 处理;处置。
引《玉台新咏·古诗<为焦仲卿妻作>》:“处分适兄意,那得自任专。”
唐元结《奏免科率状》:“容其见在百姓,产业稍成,逃亡归復,似可存活,即请依常例处分。”
《金瓶梅词话》第四九回:“宋御史道:‘年兄还坐坐,学生还欲到察院中处分些公事。’”
姚雪垠《李自成》第二卷第四十章:“李信转向红娘子说:‘你回老营去睡一会儿吧。我马上把家务事处分一下,准备好明天早饭后率领人马起程。’”
⒉ 调度;指挥。
引《晋书·王敦传》:“既而侃为弢将杜曾所败, 敦以处分失所,自贬为广武将军,帝不许。”
《魏书·崔玄伯传》:“表等诸军,不为不足,但失於处分,故使小盗假息耳。”
唐李德裕《驱逐回鹘事宜状》:“若如此可行,即幽州兵马,望且令於本界屯集,待候处分。”
⒊ 吩咐。
引南朝宋刘义庆《世说新语·尤悔》:“﹝谢安﹞曾送兄征西葬,还,日莫雨驶,小人皆醉,不可处分,公乃於车中手取车柱撞驭人,声色甚厉。”
宋杨万里《晚兴》诗:“处分新霜且留菊,辟差寒日早开梅。”
元郑廷玉《后庭花》第一折:“我奉着廉访夫人处分,留不到一更将尽,则登时将你来送了三魂。”
⒋ 决定。
引《晋书·王彪之传》:“及简文崩,羣臣疑惑,未敢立嗣。或云,宜当须大司马处分。”
《新唐书·南蛮传上·南诏》:“有内算官,代王裁处;外算官,记王所处分,以付六曹。”
《二刻拍案惊奇》卷十七:“大人虽如此説,甥女岂肯心伏?必得闻舍人自来説明,方好处分。”
⒌ 指决策,措施。
引《南史·刘穆之传》:“从平建鄴,诸大处分,皆仓卒立定,并穆之所建。”
宋叶适《通直郎致仕总干黄公行状》:“时国有大丧,内禪甫定,诸处分尚多草创,人心忧恐。”
⒍ 改革。
引《晋书·刘颂传》:“将士武吏,戍守江表,或给京城运漕,父南子北,室家分离,咸更不寧。又不习水土,运役勤瘁,并有死亡之患,势不可久。此宜大见处分,以副人望。”
⒎ 谓举事。 《南史·鲁爽传》:“孝建元年二月, 义宣与爽谋反,报秋当同举。
引爽狂酒乖谬,即日便起兵…… 义宣、质闻爽已处分,便狼狈同反。”
⒏ 处罚;惩罚。
引宋苏舜钦《乞用刘石子弟》:“臣近到闕,闻黄德和以退军及妄奏刘平、石元孙叛逆,朝廷已从军法处分。”
《儒林外史》第二十回:“潘三哥的这些事,便是我做地方官,我也是要访拿他的。如今倒反走进监去看他,难道説朝廷处分的他不是?”
洪深《青龙潭》第二幕:“现在宽限到八月一日。再不造起,县长要得处分。”
处分的国语词典
处置。
处分的网络释义
处分
处分造句
汉字详情
详细解释
chǔ
形容词
(1) 定,常
喜怒无处。——《吕氏春秋·诬徒》。注:“处,常也。”
犹思故处。——《吕氏春秋·音初》
(2) 另见
chù
名词
(1) 处所;地方。人或物所在的地方
处,所也。——《广韵》
五刑三次,是无隐也。——《国语·鲁语上》。注:“次,处也。三处,野朝市。”
迁徙往来无常处。——《史记·五帝纪》
夫猎,追杀兽兔者狗也,而发迹指示兽处者人也。——《史记·萧相国世家》
儿童相见不相识,笑问客从何处来。——贺知章《回乡偶书》
晓看红湿处,花重饰官城。——杜甫《春夜喜雨》
(2) 又如:住处;别处;停车处
(3) 部分;方面 。如:好处;益处
(4) 行政机关或行政机关里的一级单位、一个部门 。如:业务处;办事处;政策处
(5) 另见
英文翻译
方言集汇
宋本广韵
详细解释
fēn
动词
(1) (会意。从八,从刀。“八”就是分;从“刀”,是以刀剖物,使之分开的意思。本义:一分为二)
(2) 同本义。分开,分成,分出,与“合”相对
分,别也。——《说文》
死生分。——《礼记·月令》
然则何以分之?——《荀子·礼论》
以齐之分,奉之而不足。——《荀子·仲尼》
三首俱烂,不可识别。乃分其汤肉葬之。——晋· 干宝《搜神记》
江自湖口分一支为南江。——宋· 陆游《过小孤山大孤山》
文官武将…分两行而入。——《三国演义》
(3) 又如:分合(分开与合并);分地(分割土地;分封土地);分间(分开,间隔);分灶(分家度日)
(4) 辨别,区分
五谷不分,孰为夫子!——《论语·微子》
地也,你不分好歹何为地!——元· 关汉卿《窦娥冤》
(5) 又如:分绝(区别;分隔);分划(区分;划分);分殊(区分;区别);分年(区别年岁)
(6) 分给,分配
衣食所安,弗敢专也,必以分人。——《左传·庄公十年》
而官与吏剖分矣。——清· 方苞《狱中杂记》
(7) 又如:分与(分给);分茅裂土(古代天子分封诸侯时,按封地方向用白茅包土给予受封者)
(8) 离开;离别
执手分道去,各自还家门。——《玉台新咏·古诗为焦仲卿妻作》
(9) 又如:分袂(分手、离别);分北(分离);分首(离别);分违(分隔。离别)
(10) 分派,委派某人到某一岗位上去或担任某一职务 。如:分任务;分工作
(11) 分散
倍则分之,敌则能战之。——《孙子·谋攻》
(12) 又如:分损(分散,减少);分披(披散;分散)
(13) 把…隔开成两半
当其南北分者,古长城也。——清· 姚鼐《登泰山记》
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郦道元《三峡》
(14) 又如:分界牌(分别阳间和阴间(生和死)的界标);分墨(中分墨线。相当于设计图的中心线)
(15) 排解,调和矛盾
天下未定,两虎安得私斗,今日朕分之矣。——《后汉书》
(16) 分担,共同承担
己乃分城而守。——清· 邵长蘅《阎典史传》
(17) 又如:分过(分担过失、过错);分谤(分担别人受到的诽谤)
名词
(1) 表示分数 。如:三分之一;五分之四
(2) 计数单位的十分之一 。如:分贝;三分成绩
(3) 节候名 。如:春分;秋分
量词
(1) 时间单位,等于1/60小时,或60秒
(2) 角度测量单位,等于1/60度或60秒
(3) 长度单位,寸的十分之一
舟首尾长约八分有奇。——明· 魏学洢《核舟记》
(4) 价值等于某货币单位百分之一的单位
(5) 用数字表示的质量等级(如牲口或黄油的等级);常以100分为最高等级,并根据某种规定的方案,对一些指定的重要特征(如形态、皮毛的情况、香味等)分配分数,总分恰为100分
副词
(1) 分头;分别
吾与足下分任之。——清· 梁启超《谭嗣同传》
分遣贝勒及它将略定东南郡县。——清· 邵长蘅《阎典史传》
(2) 又如:分置(分别设置);分统(分别统率);分掌(分管);分治(分别治理)
形容词
(1) 分出的(部分) 。如:分店;分号;分行;分卡(分站)
(2) 通“纷”。乱,杂
分其师众,人既迷芒,必其将亡,亡之道也。——《管子·势》
(3) 又如:分错(纷乱错杂)
(4) 另见
fèn
名词
(1) 所分之物,整体中的一部分
杀士三分之一而城不拔者,此攻城之灾也。——《孙子·谋攻》
(2) 又如:股分;部分;分资(共同送礼或办事情时每个人所分摊的钱);分例(按规定或习惯分发的每人一份的钱或物);分均(各分相等)
(3) 分际,合适的界限
两个正斗到分际。——《水浒传》
(4) 又如:分际(紧要关头;程度;地步;分毫);分直(分齐。犹分际)
(5) 成分。特定物质包含、提供或产生的量 。如:水分;盐分;养分;肥分
(6) 职分;本分
此臣所以报先帝,而忠陛下之职分也。——诸葛亮《出师表》
(7) 又如:本分;分守(职守);分事(职分);分素(职分确定)
(8) 原则;原理
况夫先王之道、仁义之统、诗书礼乐之分乎?——《荀子》
(9) 身分 。如:分上(本分之内;情面;有面子、能说情的人);分理(名分与事理);分限(本分);分势(地位权势)
(10) 资质
夫聪明者,英之分也,不得雄之胆则说不行;胆者,雄之分也,不得英之智则事不成。——《人物志》
(11) 缘分;命运;机遇 。如:分福(福分);分缘(缘分)
(12) 情分
恩爱苟不亏,在远分日亲。——曹植《赠白马王彪》
(13) 又如:分好(情义,友谊)
动词
(1) 甘愿;满意
不分桃花红胜锦,生憎柳絮白于绵。——杜甫《送路六侍御入朝》
(2) 又如:分甘(甘愿)
(3) 意料;料想
自分已死久矣。——《汉书·苏武传》
(4) 又如:分定(命中注定)
(5) 另见
英文翻译
方言集汇
◎ 客家话:[沙头角腔] fun1 fun5 [陆丰腔] fun6 fun1 [客英字典] fun1 fun5 [东莞腔] fun1 [梅县腔] fun1 fun5 bun1 [宝安腔] fun1 | fun3 | bun1 bin1 [客语拼音字汇] bin1 bun1 fun1 fun4 [台湾四县腔] fun1 fun5 bun1 [海陆丰腔] fun1 fun6 bun1
◎ 潮州话:hung1 hung7
宋本广韵
小韻 | 反切 | 聲母 | 韻母 | 聲調 | 平水韻 | 等呼 | 韻部 | 韻攝 | 罗马字 |
分 | 府文 | 幫 | 文 | 平聲 | 文 | 合口三等 | 文 | 臻 | pyon/piu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