牢骚

láo sāo [lao sao]
繁体 牢騷
注音 ㄌㄠˊ ㄙㄠ
词性 名词

词语释义

[ láo sāo ] :

(名)心中烦闷不满的情绪:~满腹|发~。②(动)说抱怨的话:~了半天,有什么用?[近]怨言。


词语解释

  1. 指抑郁不满的情绪或言语。

    明 陆世廉 《西台记》第四出:“忧焦!知己真难报。牢骚!英雄恨未消。”《儒林外史》第八回:“那知这两位公子,因科名蹭蹬,不得早年中鼎元,入翰林,激成了一肚子牢骚不平。” 清 陈田 《明诗纪事辛籤·邝露》:“ 湛若 为人好詼谐大言,汪洋自恣,以写其牢骚不平之志。” 李劼人 《天魔舞》第九章:“然而他犹满肚皮牢骚,认为自己还走了冤枉路。” 浩然 《艳阳天》第九九章:“谁不兴发几句牢骚呢,牢骚不等于事实呀!”

  2. 说不满的话。如:牢骚了半天;等他牢骚完了,也就没事啦。

  3. 忧愁哀怨。

    《花月痕》第五回:“大抵秋菊春兰,各极其胜,究竟秋菊牢骚,不及春兰华贵。”

引证解释

⒈ 指抑郁不满的情绪或言语。

明陆世廉《西台记》第四出:“忧焦!知己真难报。牢骚!英雄恨未消。”
《儒林外史》第八回:“那知这两位公子,因科名蹭蹬,不得早年中鼎元,入翰林,激成了一肚子牢骚不平。”
清陈田《明诗纪事辛籤·邝露》:“湛若为人好詼谐大言,汪洋自恣,以写其牢骚不平之志。”
李劼人《天魔舞》第九章:“然而他犹满肚皮牢骚,认为自己还走了冤枉路。”
浩然《艳阳天》第九九章:“谁不兴发几句牢骚呢,牢骚不等于事实呀!”

⒉ 说不满的话。

如:牢骚了半天;等他牢骚完了,也就没事啦。

⒊ 忧愁哀怨。

《花月痕》第五回:“大抵秋菊春兰,各极其胜,究竟秋菊牢骚,不及春兰华贵。”

牢骚的国语词典

抑郁不平。

牢骚的网络释义

牢骚

  • 牢骚:牢骚
  • 牢骚:牢骚(私房钱片头曲)
  • 牢骚:侍立冬演唱歌曲
  • 牢骚造句

    他为手下的工作不如意而牢骚满腹。
    他故作闲适,来掩盖他的失意,借这一唱三叹来发发牢骚。
    老板不问事情难易,只管求全责备,难怪员工满腹牢骚。
    他在单位上受到领导的批评,回到家后便满腹牢骚。
    人家是"满腹经纶",他却是"满腹牢骚"。
    受到批评便牢骚满腹,这种器满则倾的人,不可能有大作。
    大家坐在一起发了几句牢骚。
    不平则鸣,这是人之常情。小罗受了委屈,发几句牢骚,完全可以理解。
    要是她还有继续说下去的欲望,那么您应该耐心地把她的牢骚听完。要是她不再说什么了,那么您可以进入第三步。
    中老年人都比较小气,倾听他们的牢骚,解开父母的心结。
    青春是打开了就合不上的书;人生是踏上了就回不了头的路;爱情是扔出了就收不回的赌注。每天把牢骚拿出来晒晒太阳,心情就不会缺钙。要输就输给追求,要嫁就嫁给幸福。
    在这次的聚会上,可以看到许多怀才不遇的人士发洩满腹牢骚。
    不要一味地牢骚满腹,这样会使自己的生活变得更加糟糕。
    当夏日的空气变得燥热时,蝉就躲在树上发它的牢骚。
    他们在吃桌子上的粗茶淡饭时,我们在为山珍海味发牢骚。
    我们最不愿意承认的许多事情之一是,我们只不过是船上的乘客,也不掌舵,也不愿意出力划桨,只在一边心怀嫉妒的发泄牢骚,甚至威胁要把船钻一个洞,或再三检视帐本,看看都有谁欠了自己,利息若干。一边希望别人都失败,一边害怕万一轮到自己掌舵,实在手足无措。
    学会知足,懂得感恩,在细微中寻找满足的平衡点,从细节中探寻感恩的足迹,我们就能合力创造一个没有牢骚的氛围,一个没有抱怨的是世界。
    每天把牢骚拿出来晒晒太阳,心情就不会缺钙。
    牢骚是改变不合理现状的催化剂。牢骚虽不总是正确的,但认真对待牢骚却总是正确的。
    牢骚发得最多的人,是最该受人责怪的人。

    汉字详情

    部首: 322
    笔画: 7
    五笔: HPRH

    英文翻译

    prison; stable, pen; secure
    sāo [sao]
    部首: 320
    笔画: 12
    五笔: CCYJ
    五行:
    仓颉: NMEII
    四角: 77136

    详细解释

    动词

    (1) (形声。从马,蚤声。本义:刷马)

    (2) 同本义

    骚,摩马。——《说文》。段玉裁注:“人曰搔,马曰骚,其意一也。摩马,如今人之刷马。”

    (3) 骚动;动乱

    骚,扰也。——《说文》。按,谓马扰动也。

    骚,动也。——《尔雅》

    徐方绎骚。——《诗·大雅·常武》

    南阳骚动。——《后汉书·李通传》。注:“骚,亦动也。”

    九年而王室始骚。——《国语·郑语》

    (4) 又如:骚害(骚扰,伤害);骚骚(急迫的样子);骚杀(下垂飘动的样子);骚边(骚扰边境)

    (5) 通“搔”。抓,挠,以指甲轻刮

    其人坚劲,寡有疥骚,终无瘠酲。——《管子·地员》

    花县征徭,衡门贫困,两事不堪骚首。——明· 王錂《寻亲记》

    (6) 跛行

    吴楚偏蹇曰骚。——《方言》

    (7) 忧愁

    骚,愁也。——《楚辞·离骚·序》

    故忧愁幽思而作《离骚》。——《史记·屈原贾生列传》。索隐引应劭:“骚,忧也。”

    作离骚赋。——《汉书·贾谊传》。师古曰:“忧动曰骚。”

    小弁之诗作,离骚之辞兴。——《史记·冯奉世传赞

    (8) 传:“骚,忧也。”

    德义不行,则迩者骚离,而远者距远。——《国语·楚语上》

    骚吾心,则固僵仆烦愦愈不可过矣。——唐· 柳宗元《答韦中立论师道书》

    (9) 又如:骚离(忧愁而离心)

    名词

    (1) 忧愁

    “离骚”者,犹离忧也。——《史记·屈原贾生列传》

    (2) 又如:骚屑(纷扰不安的样子;状声词,风声);骚骚(忧思郁闷的样子)

    (3) 指屈原的《离骚》的省称 。如:骚雅(离骚与诗经中的大雅与小雅);骚人韵士(诗人雅士);骚经(指《离骚》);骚学(关于《楚辞》的学问)

    (4) 诗体的一种 。如:骚体;骚词(骚体诗的文词);骚赋(骚体作品);骚文(骚体作品)

    (5) 泛指诗文 。如:骚章(诗章);骚句(诗句);骚坛(诗坛);骚兴(诗兴);骚肠(诗肠);骚垒(诗坛);骚语(诗的语句)

    形容词

    (1) 通“臊”。腋臭、狐臭

    食之不骚。——《山海经》

    (2) 又如:骚气(腥气);骚臭(腥臭)

    (3) 卖弄风情的。如:骚货;骚托托(做出卖弄风情的样子);骚头(淫棍)

    (4) 〈方〉∶雄性的 。如:骚驴;骚马

    英文翻译

    harass, bother, annoy, disturb

    方言集汇

    ◎ 粤语:sou1
    ◎ 潮州话:sau1

    宋本广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