牢丸

láo wán [ lao wan]
注音 ㄌㄠˊ ㄨㄢˊ

词语释义

亦称'牢九'。 食品名。汤团。一说为蒸饼。

词语解释

  1. 亦称“ 牢九 ”。食品名。汤团。一说为蒸饼。

    《初学记》卷二六引 晋 束晳 《饼赋》:“四时从用,无所不宜,唯牢丸乎!” 唐 段成式 《酉阳杂俎·酒食》:“笼上牢丸,汤中牢丸。” 宋 苏轼 《游博罗香积寺》诗:“岂惟牢九荐古味,要使真一流仙浆。” 清 陈维崧 《二郎神·玉兰花饼》词:“想厨娘指螺红一缕,牢丸上纤痕犹凝。” 清 俞正燮 《癸巳存稿·牢丸》:“牢丸之为物,必是汤团。 宋 以来多作牢九。 陆游 诗自注云:‘ 闻人德懋 言牢九是包子。’亦向壁之言。《老学丛谈》云:‘牢九者,牢丸也,即蒸饼, 宋 讳丸字,去一点,相承已久。’亦向壁之言。 北宋 《苏軾集》已作牢九,岂知豫避 靖康 嫌名耶?其言丸去一点为九,今市语九为未丸,犹然。”

引证解释

⒈ 亦称“牢九”。食品名。汤团。一说为蒸饼。

《初学记》卷二六引晋束晳《饼赋》:“四时从用,无所不宜,唯牢丸乎!”
唐段成式《酉阳杂俎·酒食》:“笼上牢丸,汤中牢丸。”
宋苏轼《游博罗香积寺》诗:“岂惟牢九荐古味,要使真一流仙浆。”
清陈维崧《二郎神·玉兰花饼》词:“想厨娘指螺红一缕,牢丸上纤痕犹凝。”
清俞正燮《癸巳存稿·牢丸》:“牢丸之为物,必是汤团。 宋以来多作牢九。 陆游诗自注云:‘ 闻人德懋言牢九是包子。’亦向壁之言。 《老学丛谈》云:‘牢九者,牢丸也,即蒸饼, 宋讳丸字,去一点,相承已久。’亦向壁之言。 北宋《苏軾集》已作牢九,岂知豫避靖康嫌名耶?其言丸去一点为九,今市语九为未丸,犹然。”

牢丸的网络释义

牢丸

  • 牢丸,汉语拼音láo wánㄌㄠˊ ㄨㄢˊ,亦称“ 牢九 ”。 食品名。汤团。一说为蒸饼。
  • 汉字详情

    部首: 322
    笔画: 7
    五笔: HPRH

    英文翻译

    prison; stable, pen; secure
    wán [wan]
    部首: 103
    笔画: 3
    五笔: VYI
    五行:
    吉凶:
    姓名学:
    仓颉: KNI
    四角: 50017

    详细解释

    名词

    (1) (形声。反体指事。小篆是仄的反写。本义:小而圆的物体)

    (2) 同本义

    丸,圜也。——《说文》

    五六月累丸二不坠。——《庄子·达生》

    市南宜僚弄丸。——《庄子·徐无鬼》

    首衔铜丸。——《后汉书·张衡传》

    机发吐丸。

    (3) 又如:鱼丸;肉丸;丸熊(形容母善教子。唐朝柳仲郢幼年好学,其母曾和熊胆丸,让其夜嚼以助勤促学);丸丹(圆粒状丹药);丸散(中药的丸剂、粉剂之属);丸熊(用熊胆和制的药丸);丸散膏丹(中药各种型剂的总称)

    (4) 特指弹丸

    金丸落飞鸟,夜入琼楼卧。——唐· 李白《少年子》

    (5) 小球 ,泛指球形的小东西。如:丸转(如丸转动,比喻圆滑);丸鼓(以铜丸击鼓);丸泥(一种泥丸)

    (6) 量词

    三次,三丸俱吞了。——《西游记》

    (7) 又如:一次吃三丸;此药每服两丸

    (8) 指鸟卵

    流沙之西,丹山之南,有凤之丸,沃民所食。——《吕氏春秋·本味》

    (9) 姓

    动词

    (1) 揉物使成小球形

    行者道:“要丸药。”——《西游记》

    熟剂与面剂相似,方可丸擀。——沈继孙《墨法集要·锤练》

    (2) 完

    丸,完也。——《广雅》

    英文翻译

    small round object; pellet, pill

    方言集汇

    ◎ 粤语:jyun2 jyun4
    ◎ 客家话:[客语拼音字汇] yan2 [沙头角腔] jen2 [宝安腔] jen2 [海陆丰腔] ren2 [台湾四县腔] jen2 [梅县腔] jan2 [东莞腔] jen2 [客英字典] jen2
    ◎ 潮州话:in5(îⁿ)

    宋本广韵

    廣韻目次:上平二十六桓
    小韻反切聲母韻母聲調平水韻等呼韻部韻攝罗马字国际音标
    胡官平聲合口一等ghuan/huanɣuɑ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