牛马

niú mǎ [niu ma]
繁体 牛馬
注音 ㄋ一ㄡˊ ㄇㄚˇ

词语释义

牛马 niúmǎ

(1) 比喻做苦工的人

oxen and horses-beasts of burden

词语解释

  1. 牛和马。

    《周礼·夏官·职方氏》:“其畜宜牛马,其穀宜黍稷。” 唐 杜甫 《雨》诗:“牛马行无色,蛟龙鬭不开。”

  2. 喻指劳役或供役使的人。

    清 蒲松龄 《聊斋志异·局诈》:“非同巷之谊,即赐百金赏,不肯效牛马。” 清 秋瑾 《敬告姊妹们》:“泪珠是常常的滴着,生活是巴巴结结的做着:一世的囚徒,半生的牛马。” 曹禺 《北京人》第三幕:“为着你们的女儿,我再当一次牛马!”

  3. 喻指受奴役而艰苦劳累。

    邹韬奋 《萍踪寄语》二五:“这班 青田 人干着牛马的工作,过着犬马不如的非人的生活。”

引证解释

⒈ 牛和马。

《周礼·夏官·职方氏》:“其畜宜牛马,其穀宜黍稷。”
唐杜甫《雨》诗:“牛马行无色,蛟龙鬭不开。”

⒉ 喻指劳役或供役使的人。

清蒲松龄《聊斋志异·局诈》:“非同巷之谊,即赐百金赏,不肯效牛马。”
清秋瑾《敬告姊妹们》:“泪珠是常常的滴着,生活是巴巴结结的做着:一世的囚徒,半生的牛马。”
曹禺《北京人》第三幕:“为着你们的女儿,我再当一次牛马!”

⒊ 喻指受奴役而艰苦劳累。

邹韬奋《萍踪寄语》二五:“这班青田人干着牛马的工作,过着犬马不如的非人的生活。”

牛马的国语词典

牛与马的合称。比喻受奴役、供人驱使的人。

牛马造句

美丽的草原一望无际,草原上牛马成群。
鸡鸭牛马这些城里罕见的动物,在乡下可就不足为奇了。
劳动人民像牛马一样被奴役的年代已经过去了。
在暗无天日的旧社会,他们一家过着牛马不如的生活。
在暗无天日的旧社会,劳动人民过着牛马不如的生活。
狼,狮子等食肉动物可以把肉扔地上吸引过来,牛,马等食草动物可以将草扔到地上吸引过来,但是无法驯服。
因为有你,汉匈两族团结和睦、国泰民安、边城宴闲、牛马布野、三世无犬吠之警、黎庶忘干戈之役。
来吧,好马当骑,娘的,反正平日衙门官府把老百姓当牛马骑,今日老道也来试下!
商贸的品种有作物、牛马、用具、珍异和兵器等,甚至掠卖奴婢。
妇女解放了,翻身了,你还把我姐当牛马使唤?
冬天要把牛马圈养起来,吃夏天割回来的牧草。
他在城门下弹琴,观者如山,连牛马都停步不前,遂被招入宫中为韩王演奏,演奏当中抽刀杀王。
朝鲜人民在日帝的残酷殖民统治下,过着牛马不如的生活,无奈大批朝鲜人民离乡背井,来到中国东北这个异国他乡。
为了我们不在被当牛马一样对待。
被人当牛马使用,不等于你就变成了牛马。但如果你安心接受,主动争取,你就忘记了自己是人。结果是经由自己的努力,加强了那个蔑视和驾驭自己的力量。
将历史扭曲,将知识垄断,将真相埋藏,让恐惧和无知笼罩着你们,让你们过着猪狗牛马般的日子,还必须对统治者感恩戴德。三天两觉。
我们还在一个自由市场停了一下,那里可以买卖牛马之类的牲口,还有杂七杂八的农产品和手工艺品。
为了生产他们的军需品,把无数朝鲜妇女关在洞窟或铁丝网里,像役使牛马一样役使了她们,甚至把她们拉到战场迫使他们做慰安妇等,干出了各种野蛮暴行。
四不象,亦鹿类,俄伦春役之如牛马,有事哨之则来,舐以盐则去,部人赖之不杀也。
雪山环绕之间,分布有许多大大小小的草甸和坝子,它们是迪庆各族人民生息繁衍的地方,土地肥沃,牛马成群。

汉字详情

niú [niu]
部首: 421
笔画: 4
五笔: RHK
五行:
仓颉: HQ
四角: 25000

详细解释

名词

(1) (象形。甲骨文字形作“牜”。中间一竖表示牛面,上面两竖加弯表牛角,下面两小撇表示牛耳)

(2) 牛属或近缘属的成员。哺乳动物,体型粗壮,角中空,由头骨向两侧呈大弧度伸出。力大,能耕田、拉车。中国产的以黄牛、水牛为主

牛,大牲也。——《说文》

坤为子母牛。——《易·说卦》

纯离为牛。——《左传·昭公五年》

东邻杀牛。——《礼记·坊记》

牛曰太牢。——《大戴礼记·曾子天圆》

牛田牧田。——《周礼·载师》。司农注:“牛田以养公家之牛。”

风吹草低见牛羊。——《乐府诗集·敕勒歌》

系向牛头充炭直。——唐· 白居易《卖炭翁》

不数岁,田百顷,楼阁万椽,牛羊蹄躈各千计。——《聊斋志异·促织》

(3) 又如:耕牛(耕地用的牛);牛酒(牛和酒);牛旄(即旄牛尾);牛性(牛的本性);牛埭(用牛力拉船过堰);牛领(牛的脖子);牛具(耕牛和农具);牛刀(宰牛的刀。常比喻大材器);牛蓑(牛衣。泛指蓑衣);牛骥同皂(牛与千里马同槽而食。喻愚贤不明;牛骥共牢);牛后(牛的肛门。比喻从属地位);牛眠地(合适的坟地)

(4) 星名。牛宿的省称

吴之未灭也,斗、牛之间常有紫气。——《晋书·张华传》

(5) 姓

形容词

比喻性格执拗或倔犟 。如:牛心左性(头脑顽固,性情偏执);牛劲。也喻其温顺、迟钝、笨拙、力气大。如:笨牛;大牛

英文翻译

cow, ox, bull; KangXi radical93

方言集汇

◎ 粤语:ngau4
◎ 客家话:[宝安腔] ngiu2 [客语拼音字汇] ngiu2 [沙头角腔] ngieu2 [东莞腔] ngiu2 [海陆丰腔] ngiu2 [客英字典] ngiu2 ngeu2 [陆丰腔] gniu3 [梅县腔] niu2 ngieu2 [台湾四县腔] ngiu2

宋本广韵

廣韻目次:下平十八尤
小韻反切聲母韻母聲調平水韻等呼韻攝韻部国际音标罗马字
語求平聲開口三等ŋĭəungiu/ngiou
[ma]
部首: 320
笔画: 3
五笔: CNNG
五行:
吉凶:
姓名学: 姓,常用字
仓颉: NVSM
四角: 77127

详细解释

名词

(1) (象形。早期金文字形,象马眼、马鬃、马尾之形。“马”是汉字的一个部首。本义:家畜名)

(2) 单蹄食草大型哺乳动物 。史前即为人类所驯化,用作驮畜、挽畜和乘骑;它和其他现存的马属和马科动物的区别是尾毛和鬃毛长,后腿飞节内下方有一块胼胝,还有一些非固定特征(如体型较大,蹄子较大,颈稍呈弓形,头小,耳短)

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 韩愈《马说》

(3) 又如:马伯乐(相马的人);马首(属马的人);马牌子(官府养马的伕役,他们身上都挂有腰牌作凭证);马曹(官署名。专门管马);马圈(养马的地方);马祭(祭祀马神);马绊(系马用的绳子);马褐(马的护衣);马祸(马的异象。古代以为灾变之兆);马图(传说中龙马背负出水的图)

(4) “码”的古字。古代用 以计算的筹码。近世也用以计数

为胜者立马。——《礼记·投壶》

(5) 又如:马子(筹码)

(6) 姓

动词

(1) 〈方〉∶发怒时把脸拉长像马脸 。如:马起面孔叫他们出去

(2) 驾着马

裘马过世家。——《聊斋志异·促织》

(3) 又如:裘马扬扬

形容词

大的。如:马道(大路);马包(被包。中间开口、两旁可以塞进东西的长布袋);马船(大型官船);马溜子船(航行速度较快的大船)

英文翻译

horse; surname; KangXi radical 187

方言集汇

◎ 粤语:maa5
◎ 潮州话:bhê2 maⁿ2

宋本广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