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体 牛馬走
注音 ㄋ一ㄡˊ ㄇㄚˇ ㄗㄡˇ

词语释义

旧时自谦之辞。

谓像牛马般奔波劳碌。

词语解释

成语出处

西汉·司马迁《报任少卿书》:“太史公牛马走司马迁再拜言,少卿足下:曩者辱赐书,教以慎于接物,推贤进士为务。”

成语用法

牛马走作宾语、定语;用于自谦。

引证解释

⒈ 旧时自谦之辞。

《文选·司马迁<报任少卿书>》:“太史公牛马走, 司马迁再拜言。”
李善注:“走,犹僕也……自谦之辞也。”
宋梅尧臣《八日就湖上会饮呈晏相公》诗:“红颊谁使歌,公怜牛马走。”
宋蔡襄《和答孙推官久病新起见过》:“去年大暑过京口,唯子见过牛马走。”
清钱大昕《十驾斋养新录·下走》:“应劭曰:‘下走,僕也。’…… 司马迁与任安书称‘太史公牛马走’,牛马走即下走也,上称官名,下则自谦之词。或解为太史公之牛马走,则迂而凿矣。”

⒉ 谓像牛马般奔波劳碌。

唐李宣远《近无西耗》诗:“自怜牛马走,未识犬羊心。”
《明史·文苑传三·何良俊》:“良俊居久之,慨然嘆曰:‘吾有清森阁在海上,藏书四万卷,名画百籤,古法帖彝鼎数十种,弃此不居,而僕僕牛马走乎?’遂移疾归。”
景耀月《读史感言》诗:“所学一以失,终身牛马走。”

牛马走的国语词典

走,仆役。牛马走指为人掌牛马的仆役。为自谦之辞。

牛马走的网络释义

牛马走

  • 《牛马走》是2006年9月由团结出版社出版的小说,作者是张恨水。
  • 牛马走造句

    大野作声牛马走,荒江倒立鱼龙泣。
    天皇的宽大隐忍乃是因为他宅心仁厚,尔等自己还是应当沉痛反思、总结教训,以便在日后继续报效朝廷、甘做牛马走。
    仆,愚,走,下走,牛马走,鄙人,不才,小人。
    语文课代表牛马走胡典谱诚惶诚恐再拜言,但希足下听闻师妹为病魔缠身,以短信问之,聊表寸心,但望早日病愈。
    然而很可惜,史杰鹏没有去当个官史衙门的“牛马走”,而是写起了很为正人君子所睥睨的历史小说。
    上联是“兼爱新旧诗,创作评论传后世”;下联是“愿效牛马走,耕耘驱驰为人民”。
    网友“太史公牛马走”“我也是,专门下载的浏览器,还是登不上去,八点就结束呢。
    “恨不得填满了普天饥债”;艺术上他情愿做“青藤门下牛马走”;书体是。

    汉字详情

    niú [niu]
    部首: 421
    笔画: 4
    五笔: RHK
    五行:
    仓颉: HQ
    四角: 25000

    详细解释

    名词

    (1) (象形。甲骨文字形作“牜”。中间一竖表示牛面,上面两竖加弯表牛角,下面两小撇表示牛耳)

    (2) 牛属或近缘属的成员。哺乳动物,体型粗壮,角中空,由头骨向两侧呈大弧度伸出。力大,能耕田、拉车。中国产的以黄牛、水牛为主

    牛,大牲也。——《说文》

    坤为子母牛。——《易·说卦》

    纯离为牛。——《左传·昭公五年》

    东邻杀牛。——《礼记·坊记》

    牛曰太牢。——《大戴礼记·曾子天圆》

    牛田牧田。——《周礼·载师》。司农注:“牛田以养公家之牛。”

    风吹草低见牛羊。——《乐府诗集·敕勒歌》

    系向牛头充炭直。——唐· 白居易《卖炭翁》

    不数岁,田百顷,楼阁万椽,牛羊蹄躈各千计。——《聊斋志异·促织》

    (3) 又如:耕牛(耕地用的牛);牛酒(牛和酒);牛旄(即旄牛尾);牛性(牛的本性);牛埭(用牛力拉船过堰);牛领(牛的脖子);牛具(耕牛和农具);牛刀(宰牛的刀。常比喻大材器);牛蓑(牛衣。泛指蓑衣);牛骥同皂(牛与千里马同槽而食。喻愚贤不明;牛骥共牢);牛后(牛的肛门。比喻从属地位);牛眠地(合适的坟地)

    (4) 星名。牛宿的省称

    吴之未灭也,斗、牛之间常有紫气。——《晋书·张华传》

    (5) 姓

    形容词

    比喻性格执拗或倔犟 。如:牛心左性(头脑顽固,性情偏执);牛劲。也喻其温顺、迟钝、笨拙、力气大。如:笨牛;大牛

    英文翻译

    cow, ox, bull; KangXi radical93

    方言集汇

    ◎ 粤语:ngau4
    ◎ 客家话:[宝安腔] ngiu2 [客语拼音字汇] ngiu2 [沙头角腔] ngieu2 [东莞腔] ngiu2 [海陆丰腔] ngiu2 [客英字典] ngiu2 ngeu2 [陆丰腔] gniu3 [梅县腔] niu2 ngieu2 [台湾四县腔] ngiu2

    宋本广韵

    廣韻目次:下平十八尤
    小韻反切聲母韻母聲調平水韻等呼韻攝韻部国际音标罗马字
    語求平聲開口三等ŋĭəungiu/ngiou
    [ma]
    部首: 320
    笔画: 3
    五笔: CNNG
    五行:
    吉凶:
    姓名学: 姓,常用字
    仓颉: NVSM
    四角: 77127

    详细解释

    名词

    (1) (象形。早期金文字形,象马眼、马鬃、马尾之形。“马”是汉字的一个部首。本义:家畜名)

    (2) 单蹄食草大型哺乳动物 。史前即为人类所驯化,用作驮畜、挽畜和乘骑;它和其他现存的马属和马科动物的区别是尾毛和鬃毛长,后腿飞节内下方有一块胼胝,还有一些非固定特征(如体型较大,蹄子较大,颈稍呈弓形,头小,耳短)

    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 韩愈《马说》

    (3) 又如:马伯乐(相马的人);马首(属马的人);马牌子(官府养马的伕役,他们身上都挂有腰牌作凭证);马曹(官署名。专门管马);马圈(养马的地方);马祭(祭祀马神);马绊(系马用的绳子);马褐(马的护衣);马祸(马的异象。古代以为灾变之兆);马图(传说中龙马背负出水的图)

    (4) “码”的古字。古代用 以计算的筹码。近世也用以计数

    为胜者立马。——《礼记·投壶》

    (5) 又如:马子(筹码)

    (6) 姓

    动词

    (1) 〈方〉∶发怒时把脸拉长像马脸 。如:马起面孔叫他们出去

    (2) 驾着马

    裘马过世家。——《聊斋志异·促织》

    (3) 又如:裘马扬扬

    形容词

    大的。如:马道(大路);马包(被包。中间开口、两旁可以塞进东西的长布袋);马船(大型官船);马溜子船(航行速度较快的大船)

    英文翻译

    horse; surname; KangXi radical 187

    方言集汇

    ◎ 粤语:maa5
    ◎ 潮州话:bhê2 maⁿ2

    宋本广韵

    zǒu [zou]
    部首: 716
    笔画: 7
    五笔: FHU
    五行:
    仓颉: GYO
    四角: 40801

    详细解释

    动词

    (1) (会意。金文字形象摆动两臂跑步的人形,下部象人脚。合起来表示人在跑。本义:跑)

    (2) 同本义

    走,趋也。——《说文》

    来朝走马。——《诗·大雅·緜》

    某将走见。——《仪礼·士相见礼》

    险其走。——《左传·昭公二十三年》

    若蝉之走明火也。——《吕氏春秋·期贤》

    在位者皆反走辟。——《大戴礼记·诸侯迁庙》

    扁鹊望 桓侯而还走。——《韩非子·喻老》

    兔走触株,折颈而死。——《韩非子·五蠹》

    夸父与日逐走。——《山海经·海外北经》

    双兔傍地走。——《乐府诗集·木兰诗》

    飞沙走砾。——明· 袁宏道《满井游记》

    录毕,走送之,不敢稍愈约。——明· 宋濂《送东阳马生序》

    几欲先走。——《虞初新志·秋声诗自序》

    (3) 又如:走马观花;走堂的(跑堂的);走塘的(跑堂的);走百病(元宵节妇女出游,认为可驱邪除祟);走骤(飞奔。疾驰);走丸(如丸迅速旋转);走解(在跑动的马背上表演特技);走三家不如坐一家(比喻专心一事,比较容易成功)

    (4) 逃跑

    兵刃既接,弃甲曳兵而走。——《孟子·梁惠王上》

    老翁逾墙走,老妇出门看。——杜甫《石壕吏》

    已而燕军攻 安平,城坏, 齐人走,争涂。——《史记·田单列传》

    齐兵败,闵王出走于外。——《战国策·燕策一》

    田荣即引兵归,逐其王假, 假亡走 楚。——《史记·项羽本纪》

    老官,走了牛也!走了牛也!——《西游记》

    (5) 又如:走避(逃去,避开);走北(战败而逃);走匿(逃走躲避)

    (6) 往。奔向某地

    渔者走渊,木者走山。——《淮南子》

    骊山北构而西折,直走 咸阳。—— 唐· 杜牧《阿房宫赋》

    青捕虏知单于所居,乃自以精兵走之。——《史记·李将军列传》

    趋利如水走下,四方亡择也。——晁错《论贵粟疏》

    民之归仁也,犹水之就下,兽之走圹也。——《孟子》

    若蝉之走明火也。——《吕氏春秋》

    走诉行御史台。——明· 高启《书博鸡者事》

    (7) 又如:走起(起身,起床);走转(逃转,返回;转,转圈儿)。又如:走奔(快步前往);走晤(走访,前往相见);走趟(走,前往);走谒(前往拜见);走趋(奔往;前往)

    (8) 泄漏

    不是旧话儿走了风,却是甚的!——《西游记》

    (9) 又如:走作(超出范围或改变原来的样子);走泄(走漏;泄露);走阳(精泄不止;遗精);走话(说话泄露秘密);走火入魔(因过分沉溺于某种事情,而方法又不正确,以致身心受到伤害)

    (10) 丧失,失去

    沟不要深,则不走肥。——《沈氏农书》

    (11) 又如:走油(旧法用桐油漆饰器物,油饰融褪,称为“走油”);走板(唱歌时不合节拍);走失(丧失;丢去);走泄(放泄,流失)

    (12) 步行 。如:走班(行走的序列);走差(服役奔走)

    (13) 遵循;沿着 。如:走群众路线;走水路

    (14) 拜访,访问 。如:走娘家;走亲戚

    (15) 旅游 。如:走遍全国

    (16) ∶滚开,离开 。如:走吧,你这号人物,在这一带是没有人要的

    (17) 改变 。如:走作(走样;出错);走了大褶儿(出了大错);走色(变色;褪色);走局,走味(失却原味);走相(走样)

    名词

    (1) 泛指兽类

    上无逸飞,下无遗走。——汉· 张衡《西京赋》

    (2) 车轮

    以车两走,轴间广大以圉。——《墨子》

    (3) 仆人,有时含蔑称意

    我议欲板筑,群走皆不怡。——《建德新墙》

    (4) 又如:走吏(供奔走的小吏);走史(走使。指仆役);走胥(小吏);走脚(跑腿)

    英文翻译

    walk, go on foot; run; leave

    方言集汇

    ◎ 粤语:zau2
    ◎ 客家话:[海陆丰腔] zeu3 [客英字典] zeu3 [沙头角腔] tsieu3 [梅县腔] zeu3 [台湾四县腔] zeu3 [陆丰腔] zeu3 [东莞腔] zeu3 [宝安腔] ziu3 [客语拼音字汇] zeu3
    ◎ 潮州话:zau2

    宋本广韵

    廣韻目次:上四十五厚
    小韻反切聲母韻母聲調平水韻等呼韻部韻攝罗马字国际音标
    子苟上聲開口一等cux/zovtsə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