牛蚁

niú yǐ [ niu yi]
繁体 牛蟻
注音 ㄋ一ㄡˊ 一ˇ

词语释义

1.指病虚,恍惚。

词语解释

引用解释

指病虚,恍惚。 宋 苏轼 《次韵朱光庭初夏》:“陶然一枕谁呼觉,牛蚁新除病后聪。” 宋 范成大 《复作耳鸣》诗之二:“牛蚁谁知牀下鬭,鸡蝇任向梦中鸣。”亦喻指世事纷乱,是非难分。 宋 陆游 《蜀使归寄青城上官道人》诗:“世间牛蚁何劳问,输与云窗一粲然。”参见“ 牛鬭 ”。

引证解释

⒈ 指病虚,恍惚。参见“牛鬭”。

宋苏轼《次韵朱光庭初夏》:“陶然一枕谁呼觉,牛蚁新除病后聪。”
宋范成大《复作耳鸣》诗之二:“牛蚁谁知牀下鬭,鸡蝇任向梦中鸣。”
亦喻指世事纷乱,是非难分。 宋陆游《蜀使归寄青城上官道人》诗:“世间牛蚁何劳问,输与云窗一粲然。”

牛蚁的网络释义

牛蚁

  • 指病虚,恍惚。
  • 殷仲堪的父亲病中虚弱惊疑,恍惚听到床下蚂蚁的动响,以为是大牛相斗。后遂以“牛蚁”等指病虚,恍惚。形容体衰耳聪,极度过敏。
  • 汉字详情

    niú [niu]
    部首: 421
    笔画: 4
    五笔: RHK
    五行:
    仓颉: HQ
    四角: 25000

    详细解释

    名词

    (1) (象形。甲骨文字形作“牜”。中间一竖表示牛面,上面两竖加弯表牛角,下面两小撇表示牛耳)

    (2) 牛属或近缘属的成员。哺乳动物,体型粗壮,角中空,由头骨向两侧呈大弧度伸出。力大,能耕田、拉车。中国产的以黄牛、水牛为主

    牛,大牲也。——《说文》

    坤为子母牛。——《易·说卦》

    纯离为牛。——《左传·昭公五年》

    东邻杀牛。——《礼记·坊记》

    牛曰太牢。——《大戴礼记·曾子天圆》

    牛田牧田。——《周礼·载师》。司农注:“牛田以养公家之牛。”

    风吹草低见牛羊。——《乐府诗集·敕勒歌》

    系向牛头充炭直。——唐· 白居易《卖炭翁》

    不数岁,田百顷,楼阁万椽,牛羊蹄躈各千计。——《聊斋志异·促织》

    (3) 又如:耕牛(耕地用的牛);牛酒(牛和酒);牛旄(即旄牛尾);牛性(牛的本性);牛埭(用牛力拉船过堰);牛领(牛的脖子);牛具(耕牛和农具);牛刀(宰牛的刀。常比喻大材器);牛蓑(牛衣。泛指蓑衣);牛骥同皂(牛与千里马同槽而食。喻愚贤不明;牛骥共牢);牛后(牛的肛门。比喻从属地位);牛眠地(合适的坟地)

    (4) 星名。牛宿的省称

    吴之未灭也,斗、牛之间常有紫气。——《晋书·张华传》

    (5) 姓

    形容词

    比喻性格执拗或倔犟 。如:牛心左性(头脑顽固,性情偏执);牛劲。也喻其温顺、迟钝、笨拙、力气大。如:笨牛;大牛

    英文翻译

    cow, ox, bull; KangXi radical93

    方言集汇

    ◎ 粤语:ngau4
    ◎ 客家话:[宝安腔] ngiu2 [客语拼音字汇] ngiu2 [沙头角腔] ngieu2 [东莞腔] ngiu2 [海陆丰腔] ngiu2 [客英字典] ngiu2 ngeu2 [陆丰腔] gniu3 [梅县腔] niu2 ngieu2 [台湾四县腔] ngiu2

    宋本广韵

    廣韻目次:下平十八尤
    小韻反切聲母韻母聲調平水韻等呼韻攝韻部国际音标罗马字
    語求平聲開口三等ŋĭəungiu/ngiou
    [yi]
    部首: 603
    笔画: 9
    五笔: JYQY
    五行:
    仓颉: LIIK
    四角: 54103

    详细解释

    名词

    (1) (形声。从虫,义声。本作“螘”。本义:蚂蚁)

    (2) 膜翅类昆虫名。俗称蚂蚁

    羊肉不慕蚁,蚁慕羊肉,羊肉螘也。——《庄子》

    (3) 又如:蚁附蝇趋(如蚁附膻,如蝇逐臭。意指攀附、奉承);蚁聚蜂屯(像蚂蚁和蜜蜂一样杂乱地聚集在一起)

    (4) 酒的泡沫 。如:蚁绿(有浮沫的酒);蚁尊(酒杯。借指酒);蚁瓮(酒坛)

    (5) 玄色

    麻冕蚁裳。——《书》。郑玄注:“蚁谓色玄也。”

    (6) 又如:蚁裳(玄色下衣)

    形容词

    比喻卑微;微末;小 。如:蚁悃(谦称自己的诚挚心意);蚁鼻(比喻微细);蚁窍(小洞);蚁斗(比喻微末的争斗);蚁斗蜗争(比喻微末的争斗)

    英文翻译

    ants

    方言集汇

    ◎ 粤语:ngai5
    ◎ 潮州话:hia6 [饶平、潮阳]ngiⁿ6

    宋本广韵

    牛蚁的同拼音词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