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膨胀
词语释义
词语解释
基本解释
温度升高时物体长度、面积或体积的增加。
词语来源
该词语来源于人们的生产生活。
词语造句
1、定位阀座消除了由于阀杆的热膨胀导致的应力和可能的弯曲。
2、挑选玻璃水盆时,主要看选用的材料是否为钢化玻璃、热膨胀系数是否符合国家的要求。
3、平行阀座闸阀和阀座环结构可以应用在高压差应用环境中,或者高管道负载,或可能导致楔形闸板闸阀卡住的热膨胀应用环境中。
4、有效的压力释放,仅适用于由于封闭系统中热膨胀产生的压力。无需配置一根杆。
5、必须按照图示安装压力安全阀,以防止由于热膨胀产生的过高压力。
6、磁砖粘结剂:为砂浆提供高强度的粘合,给砂浆以足够的柔性来应变基底和瓷砖不同的热膨胀系数。
7、止回阀模块应该是模块化结构设计,应该包括限制止动装置以防止过压或由于水锤现象或热膨胀损坏止回阀。
8、热膨胀:在不同地区的洋流变化和海表面气压也存在不同。
9、这个发现与基于间隔条材料与浮法玻璃之间热膨胀系数差异而预期的性能一致。
10、偏差并不只有发生在设备装配,工作过程中的振动、热膨胀、轴承磨损等都会引起偏差。
11、通过力学和热性能实验分析了混杂复合材料的混杂结构、混杂方式及界面状态与热膨胀性能的关系。
12、就地安装仪表的压力范围应是保护泄放阀的125%(除去热膨胀泄放)。
13、如果压力增加,则说明原因就是热膨胀,此时要立即释放压力,让系统恢复到设置压力上。
14、当水在一个封闭系统内加热时,就会发生热膨胀。
15、本文以支承HDD主轴的自密封滑动轴承为对象,通过一个简化模型研究了因热膨胀导致的润滑液泄漏问题。
16、为了确定是否是热膨胀的原因,请尝试短暂开启冷水龙头。
17、原生QI含量高的沥青可导致硬的各向同性的粘结剂沥青焦,该沥青焦热膨胀大,电阻高,导热性差。
18、针对蒸汽吞吐时发生汽窜、地层出砂及水泥环破裂掏空的情况,利用ANYSIS有限元分析的数值模拟,对井筒热应力和热膨胀进行了分析。
19、与目前国内普通使用的遇水膨胀油膏相比,热膨胀阻水油膏具有明显的优势。
20、通过观察水泥石微观形貌和测定水泥石孔隙率等方法,对硬化水泥石的热膨胀性能进行机理分析。
21、研究表明,煤颗粒在燃烧过程中其热膨胀破碎主要发生在挥发分析出阶段;
22、这是由于为热膨胀效应而设置允差以及在锻模上需要拔模斜角所致。
23、主要挥发分析出后热膨胀引起的破碎可以忽略。
24、有热伸长的管道吊杆,应向热膨胀的反方向偏移。
25、第一,各向同性:均质玻璃在各个方向的性质如折射率、硬度、弹性模量、热膨胀系数等性能相同。
26、热处理后,镀层的热膨胀系数减小。
27、本文提出了计算混凝土终凝时刻的能量法,计算混凝土热膨胀系数的回归方法;
28、粉煤灰和矿粉均可有效降低水泥石的热膨胀性能,其降低程度随掺量的增大而增大;
29、本文最后给出了利用本装置测得的国内某著名铸造用原砂的热膨胀-温度曲线。
30、这种阀门的作用在于释放由于水的热膨胀导致的过大的压力。
近义词
热膨胀造句
汉字详情
详细解释
形容词
(1) (形声。本义:温度高)
(2) 同本义。跟“冷”相对
肺甚畏热。——《素问·五常变大论》
清暖寒热,不得不救。——《韩非子·有度》
如水益深,如火益热——《孟子·梁惠王下》
立厩中仆马之间,……即饥寒毒热不可忍,不去也。——明· 宗臣《报刘一丈书》
此不为近者热而远者凉乎。——《列子·汤问》
(3) 又如:热天;热釜(热锅);热浪;炽热;滚热;火热
(4) 满腔热情;热心肠 。如 :热莽(热蟒。感情狂热得不能自制);热气换冷气(好心没好报);热合(热心)
(5) 有权势的,权势显赫的 。如:热官(权势显赫的官吏);热势(显赫的权势);热撮撮(威势显赫貌);热地(比喻权势显赫的地方)
(6) 形容羡慕至极 。如:热眼(热切的目光);热念(热切的愿望)
(7) 新;新近 。如:热话(方言。新的话题);热尸(刚死的人的尸体。指新近去世者)
(8) 情意深厚 。如:热手辣的(依依不舍);热腹(热心肠);热语(热情、亲昵的话语)
(9) 喧闹;热闹 。如:热乱(胡闹;纷乱);热嘈嘈(形容热闹嘈杂);热闹场(热闹的场所)
(10) 亲热 。如:热乱(亲密,亲热);热火(亲热);热落(亲热);热熟(亲热);热嘴(口头上的亲热);热络(亲热;热和)
(11) 很受人关注或欢迎的 。如:热门货;热门
名词
(1) 滚热的物体
亏之若月,靡之若热。——《韩非子·扬权》
谁能持热,逝不以濯。——《诗·大雅·桑柔》
(2) 热气
天收其声,地藏其热。——汉· 扬雄《解嘲》
(3) 中医学亦泛指因外感而引起的热性疾病
能已(治)积热。——明· 刘基《苦斋记》
(4) 又如:热入血室(热邪进入下焦、胞宫);热风(由风邪挟热所致病症);产褥热;回归热;鹦鹉热;鼠咬热
(5) 反常的人体高温;发烧 。如:先给他退热再说
(6) 一时激起的极度热情 。如:乒乓热
动词
(1) 加温;使之热 。如:热化(受热而熔化);热饭(给饭或饭菜加热)
(2) 烧,烧灼 。如:热灼(灼热;火烫);热焰(火焰)
(3) 烦躁 。如:热呼辣(焦灼;发烫);热忽刺(匆急;急躁);热躁(焦躁;焦急);热恼(谓焦灼、苦恼)
(4) 激动
英文翻译
方言集汇
宋本广韵
详细解释
动词
(形声。从肉(月),彭声。本义:胀大) 同本义。体积或长度增大 。如:膨张(同“膨胀”);膨涨(同“膨胀”);膨膨(气满鼓胀的样子)
英文翻译
方言集汇
◎ 客家话:[台湾四县腔] pang2 [东莞腔] pang2 [海陆丰腔] pang2 [客英字典] pang2 [梅县腔] pang2 [客语拼音字汇] pang2 [宝安腔] pang2
宋本广韵
小韻 | 反切 | 聲母 | 韻母 | 聲調 | 平水韻 | 等呼 | 韻部 | 韻攝 | 罗马字 | 国际音标 |
彭 | 薄庚 | 並 | 庚二開 | 平聲 | 庚 | 開口二等 | 庚 | 梗 | brang/beang | bʰɐŋ |
详细解释
动词
(1) (形声。从肉,长声。从肉,表示与身体有关。本义:皮肉鼓胀)
(2) 同本义 。因为身体内壁受到压迫而产生的不适之感。亦泛指充塞难受的感觉
胀,胀满。——《广韵》
寒气泄注腹胪胀。——《急就篇》。注:“胀,谓腹鼓胀也。”
人或嚥气,气满腹胀,不能餍饱。——汉· 王充《论衡·道虚》
(3) 又如:胀闷(又胀又闷);胀病;鼓胀;单腹胀;头胀;胁胀
(4) 膨胀,体积变大
斯须之间,见囊大胀如吹。——《晋书·韩友传》
(5) 又如:热胀冷缩;胀鼓鼓(形容胀得鼓起的样子);腹胀;吃多了,感到肚子有点发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