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语释义
火力发电站。
词语解释
火力发电站。
刘白羽 《从富拉尔基到齐齐哈尔》:“他们将热电站的热水引进玻璃菜棚里,做成了比升煤火还温暖的暖房。”
引证解释
⒈ 火力发电站。
引刘白羽《从富拉尔基到齐齐哈尔》:“他们将热电站的热水引进玻璃菜棚里,做成了比升煤火还温暖的暖房。”
热电站的网络释义
热电站
汉字详情
详细解释
形容词
(1) (形声。本义:温度高)
(2) 同本义。跟“冷”相对
肺甚畏热。——《素问·五常变大论》
清暖寒热,不得不救。——《韩非子·有度》
如水益深,如火益热——《孟子·梁惠王下》
立厩中仆马之间,……即饥寒毒热不可忍,不去也。——明· 宗臣《报刘一丈书》
此不为近者热而远者凉乎。——《列子·汤问》
(3) 又如:热天;热釜(热锅);热浪;炽热;滚热;火热
(4) 满腔热情;热心肠 。如 :热莽(热蟒。感情狂热得不能自制);热气换冷气(好心没好报);热合(热心)
(5) 有权势的,权势显赫的 。如:热官(权势显赫的官吏);热势(显赫的权势);热撮撮(威势显赫貌);热地(比喻权势显赫的地方)
(6) 形容羡慕至极 。如:热眼(热切的目光);热念(热切的愿望)
(7) 新;新近 。如:热话(方言。新的话题);热尸(刚死的人的尸体。指新近去世者)
(8) 情意深厚 。如:热手辣的(依依不舍);热腹(热心肠);热语(热情、亲昵的话语)
(9) 喧闹;热闹 。如:热乱(胡闹;纷乱);热嘈嘈(形容热闹嘈杂);热闹场(热闹的场所)
(10) 亲热 。如:热乱(亲密,亲热);热火(亲热);热落(亲热);热熟(亲热);热嘴(口头上的亲热);热络(亲热;热和)
(11) 很受人关注或欢迎的 。如:热门货;热门
名词
(1) 滚热的物体
亏之若月,靡之若热。——《韩非子·扬权》
谁能持热,逝不以濯。——《诗·大雅·桑柔》
(2) 热气
天收其声,地藏其热。——汉· 扬雄《解嘲》
(3) 中医学亦泛指因外感而引起的热性疾病
能已(治)积热。——明· 刘基《苦斋记》
(4) 又如:热入血室(热邪进入下焦、胞宫);热风(由风邪挟热所致病症);产褥热;回归热;鹦鹉热;鼠咬热
(5) 反常的人体高温;发烧 。如:先给他退热再说
(6) 一时激起的极度热情 。如:乒乓热
动词
(1) 加温;使之热 。如:热化(受热而熔化);热饭(给饭或饭菜加热)
(2) 烧,烧灼 。如:热灼(灼热;火烫);热焰(火焰)
(3) 烦躁 。如:热呼辣(焦灼;发烫);热忽刺(匆急;急躁);热躁(焦躁;焦急);热恼(谓焦灼、苦恼)
(4) 激动
英文翻译
方言集汇
宋本广韵
详细解释
名词
(1) (形声。从雨,申声。本义:闪电)
(2) 同本义
电,阴阳激耀也。——《说文》
电,电光也。——《五经通义》
三月癸酉,大雨震电。震,雷也,电,霆也。——《谷梁传·隐公九年》。疏:“霆者,霹雳之别名。有霆必有电,故传云:‘电,霆也。’按,霆,电实同一词,后来歧为二义:其声曰霆,其光曰电。”
(3) 又如:电火(闪电)
(4) 物理学名词 。电是能的一种形式,包括负电和正电两类,它们分别由电子和质子组成,也可能由电子和正电子组成,通常以静电单位(如静电库仑)或电磁单位(如库仑)度量,从摩擦生电物体的吸引和排斥上可以观察到它的存在,在一定自然现象中(如闪电或北极光)也能观察到它,通常以电流的形式得到利用。如:正电;负电;静电;电阻
(5) 电报的简称
请致电上海领事而救先生焉。—— 清· 梁启超《谭嗣同传》
(6) 又如:急电;贺电;电底(电报的底稿);海外来电
(7) 比喻迅速 。如:电至(形容行动的迅速);电改(形容改变的迅速);电往(形容行动的迅速);电豁超生(急速用智慧让人脱离苦海);电赴(形容奔赴的迅速);电飞(比喻如电一般的飞逸);电射(形容威势强大,如闪电般射出);电扫(形容行动的迅速);电逝(形容奔走的迅速);电掣(形容行动的迅速);电迈(形容逝去的迅速);电举(形容行动的迅速)
(8) 比喻光亮 。如:电照(比喻光辉照耀如电);电天(恭维别人的客套话。意指光辉照耀,如同空中闪电)
(9) 明察,请人明察的敬辞 。如:电烛(比喻明察);电览(明察;明鉴);电闪(观看);电断(明断);电瞩(明察)
动词
电击 。如:电了我一下
英文翻译
方言集汇
宋本广韵
详细解释
动词
(1) (形声。从立,占声。本义:直立)
(2) 站立,直立。以基本直立的姿势用双脚或一脚支撑自己
凡射,或对贼、对把,站定观把子或贼人,不许看扣。——明· 戚继光《纪效新书》
(3) 又如:站门子(妓女站在门口招人或接客);站眙(久立而不行走);站堂(旧时衙门开审时,差役排列在公堂上以应差);站柜台(指营业员在商品柜台内侧卖货)
(4) 停止前进;直立不动 。如:这车中途不站;站住
(5) 在一场争论中从一方转到另一方 。如:站到现实主义方面来
名词
(1) 蒙古语的音译。驿站,古时传递军政文书的人中途换马、食宿或转递之所 。元代驿站称“站赤”,省称“站”。明改站为“驿”,清代“驿”、“站”并称
贾琏这番进 京,若按站走时,本该出月到家。——《红楼梦》
(2) 又如:站夫(驿站的役夫);站驿(元代驿站);站船(旧称在航程有驿站递次接待的官船);站户(元代服役于站驿之户称“站户”)
(3) 为某种业务而设置的机构 。如:车站;供应站;加油站;转运站;中转站;地质站;农业实验站;校外活动站;医疗站
英文翻译
方言集汇
◎ 客家话:[陆丰腔] zan5 [客英字典] zham5 cam5 [沙头角腔] zam5 [东莞腔] cam5 [台湾四县腔] zam5 cam5 [宝安腔] cam5 [海陆丰腔] zham5 cam6 [客语拼音字汇] cam4 zam4 [梅县腔] cam5 zan3
宋本广韵
小韻 | 反切 | 聲母 | 韻母 | 聲調 | 平水韻 | 等呼 | 韻攝 | 韻部 | 国际音标 | 罗马字 |
意思相近分类信息词性分类字数分类含数字词语含十二生肖词语描写人物的词语描写颜色的词语描写月份的词语描写季节的词语描写二十四节气的词语拼音首字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