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塑性
词语释义
词语解释
基本解释
某些塑料、树脂等可反复进行加热、软化、冷却、凝固,这种性质叫热塑性。如聚氯乙烯、聚苯乙烯就有这种性质。
词语来源
该词语来源于人们的生产生活。
词语造句
1、其中的一个新牌号可粘合到热塑性弹性体(TPE)系统以及现有的EPDM橡胶异型构件上。
2、它们是热塑性涂料,当它和氨基树脂结合时,也可达到热固涂料的某些特性。
3、但她们大概不会想到尼龙产品是1935年由化学家WallaceCarothers发现的石油产品热塑性塑料的代表。
4、料斗用于向螺杆提供颗粒状的热塑性材料以进行注塑。
5、聚丙烯一种热塑性树脂,它是丙烯的聚合物。它们都很坚硬,而且被用来制造铸造件和纤维。
6、以全硫化超细粉末丁苯橡胶(PSBR)与聚丙烯(PP)为原料,采用双螺杆挤出机共混方法制备PP/PSBR全硫化热塑性弹性体。
7、做为环境友好红色颜料,替代镉红及铬红。应用与热塑性树脂、热固性树脂、醇酸树脂、橡胶其他聚合物以及水泥、涂料等。
8、一般而言,大多数热塑性材料具有较高的抗冲击强度、耐腐蚀性以及良好流动性使其容易加工而适于复杂成型设计。
9、而无定形的热塑性成分是SAN:苯乙烯和丙烯腈的共聚物。
10、由各种比例苯乙烯、丙烯腈和丁二烯组成的一类热塑性合成共聚物。
11、本研究是以己二酸系聚酯二醇为软段,二异氰酸酯与扩链剂生成的链段为硬段,制备了热塑性聚氨酯弹性体型聚氨酯热熔胶;
12、门开高影响热塑性处理。
13、使用这种方法,形成中空物体的热塑性材料。
14、这不是通常采用的形式热塑性。
15、注塑成型的绝大多数都用于热塑性聚合物。
16、自1958年以来,AMUT公司一直致力于生产热塑性塑料加工专用的挤出设备。
17、此外,所有的热塑性塑料在固化的时候会收缩,意味着塑件将包紧在成型的型芯上。
18、另一类是以热塑性聚苯乙烯泡沫塑料和热固性聚氨酯硬泡为主的有机保温材料,通常认定为可燃性材料。
19、列举了用该粉碎机粉碎低密度聚乙烯、高密度聚乙烯、聚氯乙烯、乙烯-醋酸乙烯等热塑性材料的试验结果;
20、在室温下呈橡胶弹性,加热又能流动的弹性体叫做热塑性弹性体。
21、本文论述了高性能热塑性树脂及其复合材料的物理力学性能,并讨论了纤维缠绕成型工艺方法。
22、聚丙烯是由丙烯聚合而制得的一种热塑性树脂。
23、这是主要的方法形成的热塑性塑料。
24、评述了复合型热塑性工程塑料CETP的特点。
25、以热塑性树脂为粘结剂、石墨为导电填料,采用模压一次成型,制备复合材料双极板。
26、热塑性—在加热条件下,能够变软。热塑性涂膜或涂膜不是交联剂。
27、讨论PP/EPDM热塑性弹性体的硫化体系、硫化温度、硫化时间以及炭黑、滑石粉对其性能的影响。
28、引鞋的内部(包括锥型段)由水泥或热塑性材料制成,因为这些材料必须被钻掉,如果井眼需要在套管鞋处继续钻进的话。
29、浮鞋的内部(包括锥型段部分)通常由水泥或热塑性材料组成,如果在套管鞋处井眼还需要继续加深的话这种材料必须被钻掉。
30、热固性橡胶之性能,热塑性塑料之加工方法。
热塑性造句
汉字详情
详细解释
形容词
(1) (形声。本义:温度高)
(2) 同本义。跟“冷”相对
肺甚畏热。——《素问·五常变大论》
清暖寒热,不得不救。——《韩非子·有度》
如水益深,如火益热——《孟子·梁惠王下》
立厩中仆马之间,……即饥寒毒热不可忍,不去也。——明· 宗臣《报刘一丈书》
此不为近者热而远者凉乎。——《列子·汤问》
(3) 又如:热天;热釜(热锅);热浪;炽热;滚热;火热
(4) 满腔热情;热心肠 。如 :热莽(热蟒。感情狂热得不能自制);热气换冷气(好心没好报);热合(热心)
(5) 有权势的,权势显赫的 。如:热官(权势显赫的官吏);热势(显赫的权势);热撮撮(威势显赫貌);热地(比喻权势显赫的地方)
(6) 形容羡慕至极 。如:热眼(热切的目光);热念(热切的愿望)
(7) 新;新近 。如:热话(方言。新的话题);热尸(刚死的人的尸体。指新近去世者)
(8) 情意深厚 。如:热手辣的(依依不舍);热腹(热心肠);热语(热情、亲昵的话语)
(9) 喧闹;热闹 。如:热乱(胡闹;纷乱);热嘈嘈(形容热闹嘈杂);热闹场(热闹的场所)
(10) 亲热 。如:热乱(亲密,亲热);热火(亲热);热落(亲热);热熟(亲热);热嘴(口头上的亲热);热络(亲热;热和)
(11) 很受人关注或欢迎的 。如:热门货;热门
名词
(1) 滚热的物体
亏之若月,靡之若热。——《韩非子·扬权》
谁能持热,逝不以濯。——《诗·大雅·桑柔》
(2) 热气
天收其声,地藏其热。——汉· 扬雄《解嘲》
(3) 中医学亦泛指因外感而引起的热性疾病
能已(治)积热。——明· 刘基《苦斋记》
(4) 又如:热入血室(热邪进入下焦、胞宫);热风(由风邪挟热所致病症);产褥热;回归热;鹦鹉热;鼠咬热
(5) 反常的人体高温;发烧 。如:先给他退热再说
(6) 一时激起的极度热情 。如:乒乓热
动词
(1) 加温;使之热 。如:热化(受热而熔化);热饭(给饭或饭菜加热)
(2) 烧,烧灼 。如:热灼(灼热;火烫);热焰(火焰)
(3) 烦躁 。如:热呼辣(焦灼;发烫);热忽刺(匆急;急躁);热躁(焦躁;焦急);热恼(谓焦灼、苦恼)
(4) 激动
英文翻译
方言集汇
宋本广韵
详细解释
动词
(1) (形声。从土,朔(
)声。本义:用泥土抟成人物形象)(2) 同本义
明道先生(程颢)坐如泥塑人。——《二程全书·传闻杂记》
——宋· 苏轼《凤翔八观维摩像唐杨惠之塑在天柱寺》
(3) 又如:塑人;塑像;泥塑;面塑
(4) 呆愣
把个公子如同泥塑一般,塑在那里。——《儿女英雄传》
(5) 垒砌
但奇妙的是在那堂屋的天井边上塑着一个一连有三口锅的长灶头。——郭沫若《革命春秋》
英文翻译
方言集汇
◎ 客家话:[梅县腔] zok7 sok7 [陆丰腔] sok8 [客英字典] sii5 sok7 zok7 [海陆丰腔] zok7 sok7 su5 [客语拼音字汇] sog5 [东莞腔] sok7 [台湾四县腔] zok7 sok7 su5 [宝安腔] sok7
宋本广韵
小韻 | 反切 | 聲母 | 韻母 | 聲調 | 平水韻 | 等呼 | 韻攝 | 韻部 | 国际音标 | 罗马字 |
訴 | 桑故 | 心 | 模 | 去聲 | 遇 | 開口一等 | 遇 | 模 | su | soh/suh |
详细解释
名词
(1) (形声。从心,生声。本义:人的本性)
(2) 同本义
性,人之阳气性善者也。——《说文》
性,质也。——《广雅》
天命之谓性。——《礼记·中庸》
自诚明谓之性。
不可学,不可事,而在人者谓之性。——《荀子·性恶篇》
五性者何?仁义礼智信也。——《白虎通》
性相近也,习相远也。——《论语·阳货》
生之所以然者谓之性。——《荀子·正名篇》
(3) 又如:性根(根性;本性);性行(人的禀性和行为);性气(人的个性和脾气);个性(人的本性;人所具有的正常的感情或理性);禀性(本性);性尚(本性的爱好和崇尚)
(4) 事物的性质或性能
则天之明,因地之性。——《左传·昭公二十五年》
物性之苦。——明· 刘基《诚意伯刘文成公文集》
物性之不同。——宋· 沈括《梦溪笔谈》
(5) 又如:性力(指药性和药力);性状;共性(共同具有的性质)
(6) 通“生”(
生命;生机莫保其性。——《左传·昭公八年》
民乐其性,而无寇雠。——《左传·昭公十九年》
为炮烙以伤民性。——《韩非子·难势》
性命寿长,终其天年而不夭伤。——《史记·范雎蔡泽列传》
以治气养性,则身后彭祖。——《韩诗外传·卷一》
(7) 又如:性理(谓生命之原理);性类(犹生类,指有生命的物类)
(8) 性情;脾气
动心忍性。——《孟子·告子下》
少无适俗韵,性本爱丘山。——晋· 陶潜《归园田居》
吾性不喜华靡。——宋· 司马光《训俭示康》
性悖妄。——清· 纪昀《阅微草堂笔记》
尊德性。——清· 刘开《问说》
(9) 又如:性行淑均(性格和善,品行端正);性耽隐癖(秉性迟钝,甘子寂寞);性起(发脾气);性理(性情和理智)
(10) 性别 。如:男性;女性;雄性;雌性
(11) 语法中词的属性 。如:阳性、阴性、中性
(12) 指与生殖、性欲有关的 。如:性感;性欲
(13) 佛教语。指事物的本质 。与“相”相对。如:性心(佛教语。真心。即自性清净心);性火(佛教语。谓遍布于一切物质现象的火性);性宗(道家的一宗派,主张以修性为本);性相(性指事物的本性;相指事物的表相)
(14) 内心 。如:性地(聪慧;修养);性窦(心窍);性识(天分,悟性)
英文翻译
方言集汇
◎ 客家话:[客语拼音字汇] xiang4 xin4 [宝安腔] sin5 [客英字典] siang5 sin5 [陆丰腔] sin5 [梅县腔] siang5 sin5 [台湾四县腔] sin5 siang5 [沙头角腔] sin5 [海陆丰腔] sin5 siang5 [东莞腔] sin5
宋本广韵
小韻 | 反切 | 聲母 | 韻母 | 聲調 | 平水韻 | 等呼 | 韻攝 | 韻部 | 国际音标 | 罗马字 |
性 | 息正 | 心 | 清開 | 去聲 | 敬 | 開口三等 | 梗 | 清 | sĭɛŋ | siengh/sienq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