烟柱
词语释义
烟柱
(1) 直向上升的浓烟
词语解释
基本解释
烈火燃烧直上的烟。
词语来源
该词语来源于人们的生产生活。
词语造句
1、几个星期前的一个早晨,烟柱突然消失了,烟囱也哑了。
2、这张天然色的卫星图片显示了苍白色的烟柱吹向可以有效排放的东北部。
3、但是如果一个星球的边缘大得超乎想象,那么由爆炸产生的火光和烟柱就有可能高达太空——在那儿,物质会得到极大的冷却。
4、现在,这位利比亚领袖官邸周围地区产生许多烟柱。
5、这张图片可以看到曼哈顿地区上升中的烟柱。
6、科学家将那些喷发的烟柱描述成令人惊奇的有机混合物,有些类似于充入了天然气的苏打水。
7、科学家说,烟柱看上去主要是由水蒸汽组成的,其中含有的火山灰很可能是80年代火山爆发的残余物。
8、卡扎菲的阿齐齐亚(Badal-Aziziya)住所遭受了最严重的破坏,一些建筑物被推毁,空中升起了大烟柱。
9、一个新的黄色气泡(与在KawaIjen“冷酸海水”火山湖中的元素硫是同一类)是由热烟柱带出湖面,并推向岩壁。
10、黑色烟柱从燃烧的工厂升腾而去。
11、很快我们就行驶到破烂不堪的郊外,柴油烟柱从火车头吹来。在坦赞尼亚尚未开发的心脏地带,阳光被我们乘坐的工业时代交通工具所遮蔽。
12、在达到其高度的极限时,烟柱维持了一段时间才开始被风吹散。
13、大火从建筑里窜出,窗户震裂,一股巨大的黑色烟柱直达城市上空,慌乱的公务员争先恐后的寻找安全的地方。
14、用红线圈出的是大火燃烧所产生的烟柱。
15、当火车穿过新泽西北边的牧场时,我看到两道高耸的灰色烟柱从曼哈顿下城区升腾而起,那里正是双塔所在的位置,这一幕给我留下了尤为深刻的印象。
16、邪恶像火焚烧,烧灭荆棘和蒺藜。在稠密的树林中着起来,就成为烟柱,旋转上腾。
17、英国广播公司记者看到,从该地区烟柱上升。
18、星期三发生在中央火车站附近的爆炸在下午交通高峰时刻将巨大的蒸汽烟柱和碎片抛向空中。
19、程序采用了修正的高斯烟柱方程和美国核管会管理导则1.109的食物链模式。
20、出自岩石的溶解的硫化氢突然冷却,导致矿物质浓缩并形成“烟柱”。
21、一个由蒸汽和黑灰组成的烟柱冲天而起,笼罩在法亚尔的亚速尔群岛上的卡佩罗村上空。
22、部分科学家认为深海排气口(即大家熟知的海底烟柱)孵育了第一批生命。
23、我们看见有烟柱从树林中升起。
24、那层厚厚的烟带下,是正从各家房顶匆忙升起的稠密的烟往,所有的烟柱都是直的,都有种迫切升高的内在欲望。
25、由于烟柱根宽,我猜它就是重七千公斤、长二十五米、用巨型C-130运输机运送、用降落伞减速投下的超级震荡炸弹。
26、公元2006年5月13日,梅拉比火山喷出一道灰色的硫磺烟柱,好似一群绵羊从火山口冒出来。
27、这些人一见自己的军队已败退,兵营亦被焚烧,又见烟柱四起,即知发生了事故。
烟柱的国语词典
烟雾凝聚,形如气柱。
如:「工厂从烟囱中排出一条条的烟柱。」
烟柱造句
汉字详情
详细解释
名词
(1) (形声。从火,因声。本义:物质因燃烧而产生的气体)
(2) 同本义
火壮则煙微。——陆机《连珠》
煙炎之毁熸。——《后汉书·蔡邕传》
日照香炉生紫烟。——李白《望庐山瀑布》
烟焰迷漫。——清· 薛福成《观巴黎油画记》
烟扑口鼻。——明· 刘基《卖柑者言》
烟炎张天。——宋· 司马光《资治通鉴》
烟焰雾雨。——清· 邵长蘅《青门剩稿》
烟斜雾横(互文,表烟雾斜横。斜 横:升腾缭绕)。——唐· 杜牧《阿房宫赋》
(3) 又如:烟火邻居(指紧邻);烟扛扛(形容烟雾腾腾的样子);烟爨(炊烟);烟蓬(小火轮客舱顶上的散座);烟祀(香烟与祭祀。引申为后代);烟尘(比喻战乱;借指参与战乱的部队);烟井(住户;人家);烟火(火警,火灾);烟焰(烟和火焰);夕烟(黄昏时的烟雾);风烟(随风吹散的烟);油烟;炊烟
(4) 烟状物;云气;雾气
草树浮煙。——《素问·六元正纪大论》。注:“燥气也。”
煙埃朦郁。——《素问·五常正大论》。注:“土气也。”
烟涛微茫。——唐· 李白《梦游天姥吟留别》
向来之烟霞。
红烟蔽其左。——唐· 李朝威《柳毅传》
荒烟蔓草。——孙文《黄花冈七十二烈士事略·序》
(5) 又如:烟霞成癖(有游山玩水的癖好);烟雾尘天(乌烟瘴气;乱七八糟);烟霞帐(绘有山水图画的帐帘帏幕);烟缠(缠绵无力);烟锁(烟雾笼罩);烟娇(美女);烟塍(雾气弥漫田塍);烟蓑雨笠(蓑衣和斗笠);烟月(云雾笼罩的月亮)
(6) 专指鸦片 。如:烟册(吸食鸦片烟者的名册);烟犯(栽种、贩售和吸食鸦片烟的罪犯);烟民(旧时指吸食鸦片烟成瘾的老百姓;泛指吸烟者);烟匣(装鸦片膏的盒子);烟毒(吸鸦片烟对人的毒害);烟室(供吸食鸦片烟的房间);烟枪(吸鸦片用的工具)
动词
(1) 由于烟的刺激使眼睛流泪或睁不开 。如:烟眼睛
(2) 通“堙(
)”。堵塞凡待烟冲云梯临之法,必应城以御之。——《墨子·杂守》
春秋行礼,以共烟祀。——汉《鲁相史晨祠孔庙奏铭》。
名词
(1) 烟草
菸,草名,别名淡巴菰,一曰菸草。产自吕宋, 明时始入 中国。……采叶干之,切为细丝,可制各种之菸。……字俗借“烟”。——《中华大字典》
(2) 又如:烟窝(烟斗);烟萝(藤萝一类的植物);烟荷包(装烟丝用的小袋子)
英文翻译
方言集汇
◎ 客家话:[客英字典] jen1 [台湾四县腔] jen1 [东莞腔] jen1 [沙头角腔] jen1 [梅县腔] jan1 [海陆丰腔] ren1 [宝安腔] jen1 [陆丰腔] jan1
◎ 潮州话:ing1(ing) [揭阳]êng1(eng) ,hung1(hung)
宋本广韵
小韻 | 反切 | 聲母 | 韻母 | 聲調 | 平水韻 | 等呼 | 韻攝 | 韻部 | 国际音标 | 罗马字 |
因 | 於眞 | 影 | 眞A | 平聲 | 眞 | 開口三等 | 臻 | 眞A | ʔĭĕn | qjin/in |
详细解释
名词
(1) (形声。从木,主声。本义:屋柱)
(2) 同本义
柱,楹也。——《说文》
剪屏柱楣。——《仪礼·丧服》。注:“所谓梁闇。”
东至于底柱。——《书·禹贡》
散木也,…以为柱则蠹。——《庄子·人间世》
荆轲废,乃引其匕首以掷 秦王,不中,中柱。——《战国策·燕策》
柱以白璧。——唐· 李朝威《柳毅传》
(3) 又如:柱磉石(支撑柱子的基石);铜柱;楣柱;柱桷(屋柱和椽子);柱梁(柱和梁);柱栋(屋柱与栋梁);柱极(殿柱和正梁);柱楣(茅庐的立柱和前檐;柱和梁)
(4) 像柱子的东西
王以名使括(赵括),若胶柱鼓瑟耳。——《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
(5) 又如:水柱;冰柱;花柱
英文翻译
方言集汇
◎ 客家话:[客语拼音字汇] cu1 [台湾四县腔] cu1 cu3 [梅县腔] chu1 [沙头角腔] cu1 [东莞腔] zu3 [海陆丰腔] chu1 chu3 [客英字典] chu5 [陆丰腔] chu1 [宝安腔] cu1
宋本广韵
小韻 | 反切 | 聲母 | 韻母 | 聲調 | 平水韻 | 等呼 | 韻攝 | 韻部 | 国际音标 | 罗马字 |
柱 | 直主 | 澄 | 虞 | 上聲 | 麌 | 合口三等 | 遇 | 虞 | ɖʰĭu | dryox/diuu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