淹驻

yān zhù [ yan zhu]
繁体 淹駐
注音 一ㄢ ㄓㄨˋ

词语释义

居留;停留。

词语解释

  1. 居留;停留。

    唐 苏鹗 《杜阳杂编》卷下:“ 藏几 淹驻既久,忽思中国。”《太平广记》卷三四引 唐 裴铏 《传奇·崔炜》:“ 崔子 既来,皆是宿分,何必匆遽,幸且淹驻。” 宋 苏轼 《与程全父书》之十:“閤下才气秀发,当为时用久矣,遐荒安可淹驻,想益辅以学以昌其诗乎?”

引证解释

⒈ 居留;停留。

唐苏鹗《杜阳杂编》卷下:“藏几淹驻既久,忽思中国。”
《太平广记》卷三四引唐裴铏《传奇·崔炜》:“崔子既来,皆是宿分,何必匆遽,幸且淹驻。”
宋苏轼《与程全父书》之十:“閤下才气秀发,当为时用久矣,遐荒安可淹驻,想益辅以学以昌其诗乎?”

淹驻的网络释义

淹驻

  • 淹驻,读音是yān zhù ,汉语词语,是指居留;停留。出自《太平广记》
  • 汉字详情

    yān [yan]
    部首: 331
    笔画: 11
    五笔: IDJN
    五行:
    姓名学:
    仓颉: EKLU
    四角: 34116

    详细解释

    名词

    (形声。从水,奄声。本义:古水名,即今金沙江的一段) 同本义。在四川省南部。即今金沙江自发源地至四川省攀枝花市的一段

    淹水,一曰复水也,出今四川宁远府徼外,合金沙江入江。——《字林》

    英文翻译

    drown; cover with liquid, steep

    方言集汇

    ◎ 粤语:jim1
    ◎ 客家话:[客英字典] jam1 jam5 [海陆丰腔] ram1 [梅县腔] jam3 jam1 [台湾四县腔] jam1 [宝安腔] jam3 [客语拼音字汇] yam1 yam3 [东莞腔] jam1

    宋本广韵

    廣韻目次:下平二十四鹽
    小韻反切聲母韻母聲調平水韻等呼韻攝韻部国际音标罗马字
    央炎鹽B平聲開口三等鹽Bʔĭɛmqiem/yem
    zhù [zhu]
    部首: 320
    笔画: 8
    五笔: CYGG
    五行:
    吉凶:
    姓名学: 多用男性
    仓颉: NMYG
    四角: 70114

    详细解释

    动词

    (1) (形声。从马,主声。本义:马立止)

    (2) 同本义

    驻,马立也。——《说文》

    驻驾。——《后汉书·灵帝纪》。注:“停车处也。”

    驻,止也。——《苍颉篇》

    怅容与而久驻兮。——《文选·班昭·东征赋》

    主称未醉,惟见马驻。——宋之问《上巳泛舟昆明池宴宗主簿席序》

    (3) 又如:驻马(驻鞍、驻勒。都指使马停下不走)

    (4) 古时特指车驾停立

    今旦明府早驾,久驻未出。——《汉书》

    (5) 又如:驻罕(古代帝王在外停驻);驻盖(驻轸、驻轴、驻轮、驻轩等,都指停车);驻驾庑(停车棚);驻辇(帝王外出,停在某处)

    (6) 停留;止住

    行人驻足听。——《玉台新咏·古诗为焦仲卿妻作》

    解鞍少驻初程。——宋· 姜夔《扬州慢》

    (7) 又如:驻步(停步,止步;停留而不前进或离去);驻气(静气,屏息);驻蹇(使驴停下不走);驻敌(止住敌人的攻势);驻云(止住云动);驻水(拦水)

    (8) 驻扎

    瑜请得精兵数万人,进住 夏口。(住,通“驻”。)——《资治通鉴》

    (9) 又如:进驻(军队开进某一地区驻扎下来);驻泊(停船逗留;宋代屯驻各州的军队);二连驻在河边;驻宿(驻扎过夜);驻屯(驻扎);驻止(驻扎);驻戍(驻扎防守)

    (10) 居留其地

    五年,率诸军北驻汉中。——《三国志·诸葛亮传》

    (11) 又如:驻使(驻留外国的大使及公使);驻锡(指僧人之居住寺庙);驻所(机构驻在地)

    (12) 留住

    莎深苔滑地无尘,竹冷花迟剩驻春。——唐· 雍陶《访友人幽居》

    (13) 又如:驻春(留住春天);驻年(留住年华);驻颜(留住容貌使不衰老);驻色(留住年华)

    英文翻译

    to be stationed at, reside at; to stop

    方言集汇

    ◎ 粤语:zyu3

    宋本广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