烂纸

làn zhǐ [ lan zhi]
繁体 爛紙
注音 ㄌㄢˋ ㄓˇ

词语释义

废纸;破纸。

词语解释

  1. 废纸;破纸。

    《醒世姻缘传》第七七回:“ 狄员外 的神主在烂纸篓里, 狄婆子 的神主在一个箱底下垫着架箱的腿。”

引证解释

⒈ 废纸;破纸。

《醒世姻缘传》第七七回:“狄员外的神主在烂纸篓里, 狄婆子的神主在一个箱底下垫着架箱的腿。”

烂纸的网络释义

烂纸

  • 废纸;破纸
  • 《醒世姻缘传》第七七回:“ 狄员外 的神主在烂纸篓里, 狄婆子 的神主在一个箱底下垫着架箱的腿。”
  • 烂纸造句

    明天考试我只能交一堆烂纸上去了。
    旧车轮儿、猴皮筋儿,铆钉儿、镙丝、大头针儿,破布头儿、烂纸块儿,碎铁、废钢、麻袋片儿,一件儿一件儿又一件儿,没好东西净破烂儿!……
    我嫌她的废旧衣物存放太多,她嫌我的“破书烂纸”占地方,这里也有个“萝卜白菜,各有所爱”问题。
    什么是旧?我每天捡烂纸是不是在捡旧?可我回去把他们分门别类,卖了钱,养活自己,不是新?阿城。
    河边风大,破塑料袋烂纸随风起舞,飘到树梢上,飘到河面上,时不时还飘到桥上。
    北京人管以低等废纸、烂纸为原料的,颜色像豆汁儿,豆青色带点黢黑的粗纸叫豆儿纸。
    他屋里的书倒也有好大的一堆,其实总共没几种,都是些手抄的卷子,好些都生霉了、虫蛀了,守着这堆烂纸,有他烦恼的呢。
    那个少年一边燃起打火机照着地面一边说道,借着微弱的火光,山泉看到地面上狼藉一片,仿佛经过地震,空水泥袋、烂纸箱片、碎砖头扔得到处都是。
    嘉东纸业副厂长汪元现告诉记者,除此之外,更多的投诉认为,“天女花”牌卫生纸,其质量与往日不同,存在大量的“洞眼”和“烂纸”。
    有些废物,如剩饭、破烂纸和烂铁器,时间一久就烂掉了。
    我觉得我是一张枯叶,一张烂纸,在这个大时代里。
    然而,在这堆“烂纸”当中,不乏国宝级的收藏。
    辛辛苦苦挣来的血汗钱变成烂纸渣,够让人心疼的。
    然而,大清王朝就如同这纸扎的太和门一样,看上去威严、气派、恢弘,内里却是朽木、烂纸。

    汉字详情

    làn [lan]
    部首: 414
    笔画: 9
    五笔: OUFG
    五行:
    仓颉: FTMM
    四角: 98811

    详细解释

    动词

    (1) (形声。从火,阑声。本义:煮烂)

    (2) 同本义

    孏,孰也。——《说文》。字亦作爛。

    熟而不烂。——《吕氏春秋·本味》

    三日三夕不烂。——晋· 干宝《搜神记》

    (3) 又

    此儿头不烂。

    是必烂也。

    三首俱烂。

    (4) 又如:烂饭(加水较多而煮成的又软又烂的饭);烂煮(煮至熟烂);烂蒸(蒸至烂熟);烂椹(熟透的桑椹)

    (5) 火烧伤

    焦头烂额为上客。——《汉书·霍光传》

    (6) 头绪乱 。如:烂子(乱子);烂事(方言。犹言麻烦事或办糟了的事)

    (7) 零碎,断片 。如:烂纸片;衣服穿烂了

    形容词

    (1) 腐烂,腐败

    烂灰生蝇。——《淮南子·说山》。注:“腐也。”

    愿凭三寸不烂之舌,往江东说此人来降。——《三国演义》

    (2) 又如:一场大雨使麦子烂了;烂黄齑(烂腌菜,比喻爱情不专的人);烂败(腐烂);烂损(腐烂败坏);烂碎(腐烂破碎);烂溃(溃烂)

    (3) 明亮、光明;色彩绚丽

    明星有烂。——《诗·郑风·女曰鸡鸣》

    烂昭昭兮未央。——《楚辞·云中君》。注:“光貌。”

    登降炤烂。——班固《西都赋》。注:“明也。”

    功德烂然。——《汉书·王莽传》

    (4) 又如:灿烂(光彩显明耀眼);烂灼(灿粒闪灼);烂熳(坦率自然,不做作);烂目(耀眼)

    (5) 形容物体呈稀糊状态 。如:烂浆(形容物成稀糊状);烂酱(形容物体呈稀烂的糊状)

    (6) 放荡 。如:烂污(人行为放荡不端);烂料(败家子);烂仔(流氓);烂靡(靡烂);烂货(称好吃懒做、不务正业的人)

    副词

    程度深;极、盛 。如:烂火(烈火);粒红(深红)

    英文翻译

    rotten, spoiled, decayed

    方言集汇

    ◎ 粤语:laan6
    ◎ 潮州话:nuan7(nuāⁿ) lang6(lăng)

    宋本广韵

    zhǐ [zhi]
    部首: 332
    笔画: 7
    五笔: XQAN
    五行:
    姓名学:
    仓颉: VMHVP
    四角: 22140

    详细解释

    名词

    (1) (形声。从糸( ),氏声。纸的原料本是破旧的丝绵,故从糸。本义:纸张)

    (2) 同本义

    纸,絮也,一曰苫也。——《说文》。按,潎絮一苫也。造纸昉于漂絮以苫荐而成之,后汉蔡伦造。意用树肤麻头及敝巾魚网为之。今亦用竹质木皮,其细者,有致密竹帘荐焉。

    令逵自选《公羊》 严、 颜诸生高才者二十人,教以《左传》,与简纸经传各一通。——《后汉书·贾逵传》

    (3) 又如:纸撚儿(用易燃纸搓成的点火纸卷儿);纸标儿(纸做的出售标志);纸筋(用于做纸浆的废纸);纸阄(带有标记的纸片,用于拈韵);纸衣(以纸制成的衣服)

    (4) 冥钱,旧俗为祭奠鬼神而焚化的纸钱

    弄得我们少香没纸,血食全无。——《西游记》

    (5) 又如:纸劄(纸糊的冥器);纸锞(纸钱);纸扎(纸糊的冥器);纸元宝(有金色或银色纸糊制的元宝形冥钱。迷信用品)

    (6) 文契,字据

    把小的驴和米同稍袋都叫人短了家去,还不发出纸来。——《儒林外史》

    量词

    (1) 书信、文件的张;件

    邺下谚云:“博士买驴,书卷三纸,未有驴字。”——《颜氏家训》

    (2) 又如:一纸空文;纸半张(即半张纸。比喻微不足道);太宗真迹六百纸

    英文翻译

    paper

    方言集汇

    ◎ 粤语:zi2

    宋本广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