烂柯

làn kē [ lan ke]
繁体 爛柯
注音 ㄌㄢˋ ㄎㄜ

词语释义

南朝··任昉《述异记》卷上:“信安郡·石室山王质伐木,至,见童子数人,棋而歌,因听之。童子以一物与,如枣核,含之,不觉饥。俄顷,童子谓曰:‘何不去?’起,视斧柯烂尽,既归,无复时人。”后以“烂柯”谓岁月流逝,人事变迁。

谓荒诞不可信。

作听琴的典故。

烂柯山

借指下棋。

词语解释

  1. 南朝 梁 任昉 《述异记》卷上:“ 信安郡 石室山 , 晋 时 王质 伐木,至,见童子数人,棋而歌, 质 因听之。童子以一物与 质 ,如枣核, 质 含之,不觉飢。俄顷,童子谓曰:‘何不去?’ 质 起,视斧柯烂尽,既归,无復时人。”后以“烂柯”谓岁月流逝,人事变迁。

    宋 陆游 《东轩花时将过感怀》诗:“还家常恐难全璧,閲世深疑已烂柯。”

  2. 谓荒诞不可信。

    宋 赵彦卫 《云麓漫钞》卷十:“况人一夕不寝必困,岂有两昼夜而不觉,朝廷为之废务?殆几於烂柯之説矣。所以 孟子 有‘尽信《书》’之嘆。”

  3. 借指下棋。

    唐 窦常 《哭张仓曹南史》诗:“丽藻尝专席,閒情欲烂柯。” 清 钱谦益 《<棋谱新局>序》:“安知夫烂柯之老,橘中之叟,不揶揄窃笑耶?”

  4. 作听琴的典故。

    清 俞樾 《茶香室丛钞·烂柯事有异说》:“ 宋 朱翌 《猗觉寮杂记》云:烂柯多用为棋事,听琴亦然。”

  5. 指 烂柯山 。

    清 魏源 《粤江舟行》诗之五:“隔江更 烂柯 ,趾麓闑棖值。”自注:“隔江 烂柯山 即 端溪 砚坑也,与 七星厓 对峙水口。”参见“ 烂柯山 ”。

引证解释

⒈ 后以“烂柯”谓岁月流逝,人事变迁。

南朝梁任昉《述异记》卷上:“信安郡石室山,晋时王质伐木,至,见童子数人,棋而歌, 质因听之。童子以一物与质,如枣核, 质含之,不觉飢。俄顷,童子谓曰:‘何不去?’ 质起,视斧柯烂尽,既归,无復时人。”
宋陆游《东轩花时将过感怀》诗:“还家常恐难全璧,閲世深疑已烂柯。”

⒉ 谓荒诞不可信。

宋赵彦卫《云麓漫钞》卷十:“况人一夕不寝必困,岂有两昼夜而不觉,朝廷为之废务?殆几於烂柯之説矣。所以孟子有‘尽信《书》’之嘆。”

⒊ 借指下棋。

唐窦常《哭张仓曹南史》诗:“丽藻尝专席,閒情欲烂柯。”
清钱谦益《<棋谱新局>序》:“安知夫烂柯之老,橘中之叟,不揶揄窃笑耶?”

⒋ 作听琴的典故。

清俞樾《茶香室丛钞·烂柯事有异说》:“宋朱翌《猗觉寮杂记》云:烂柯多用为棋事,听琴亦然。”

⒌ 指烂柯山。参见“烂柯山”。

清魏源《粤江舟行》诗之五:“隔江更烂柯,趾麓闑棖值。”
自注:“隔江烂柯山即端溪砚坑也,与七星厓对峙水口。”

烂柯的国语词典

晋代王质上山砍柴,遇仙人下棋,置斧而观,后见斧柄朽烂,回家时,已百岁,时人皆不识的故事。典出南朝梁.任昉《述异记.卷上。后比喻人世的变换转移》。

烂柯的网络释义

烂柯

  • 烂柯是汉语词语,读音làn kē,意思是指岁月流逝,人事变迁。出自围棋著名典故,语出南朝梁任昉《述异记》。从那时起,很多与围棋有关的故事都以烂柯指代,如《烂柯谱》等。出自宋赵彦卫《云麓漫钞》卷十:“况人一夕不寝必困,岂有两昼夜而不觉,朝廷为之废务?殆几於烂柯之说矣。所以孟子有‘尽信《书》’之叹。”。
  • 烂柯造句

    因此后人便把石室山称为烂柯山,并把烂柯作为围棋的别称。
    月下临风一刀斩,云意沉沉红花畔。烂柯亭前醉赊酒,腰束贼头上梁山!
    此书从王质烂柯山遇仙写起,这本是林中仙人的恶作剧,却因此从此造就了他。
    白蒙蒙的雾气一连数日不曾消散,雾气氤氲升腾,整个烂柯山都被包裹其中。
    晋朝时有一位叫王质的人,有一天他到信安郡的石室山去打柴。
    日本高段棋手还常将“烂柯”两字书于扇面,用以馈赠亲友。
    烂柯一梦欲何求,我或许不是孤品,穿越人物也可能从来就不仅是个传说。
    晋代樵夫王质在山中遇仙人树下对弈观之,出山后却已是千年,举目无亲在后山羽化登仙留下一段“王质烂柯”。
    一直为人所乐道;而烂柯山的传说,更是一种对神之技的向往。
    更新世末,羚羊峡断裂斜切烂柯尾山,破碎带一面受西江正面而来的河水冲击,一面在山区沿破碎带受支沟的底蚀作用。
    《浮生六梦》的另外四梦,分别为《烂柯山·痴梦》、《一文钱·罗梦》、《邯郸梦·醒梦》、《红楼梦·托梦》。
    最早记录在汉代典籍里的“烂柯山”型故事,至今仍然活在民众生活中。
    巴山楚水凄凉地,二十三年弃置身。怀旧空吟闻笛赋,到乡翻似烂柯人。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今日听君歌一曲,暂凭杯酒长精神。
    负薪高歌烂柯山,休书泪成白雪寒。
    ‘巴山蜀水凄凉地,二十三年弃置身,怀旧空吟闻笛赋,到乡翻似烂柯人。
    由此而来的戏曲版本不下十几种,杂剧《渔樵记》、昆曲《烂柯山》和京剧《马前泼水》则是最著名的版本。

    汉字详情

    làn [lan]
    部首: 414
    笔画: 9
    五笔: OUFG
    五行:
    仓颉: FTMM
    四角: 98811

    详细解释

    动词

    (1) (形声。从火,阑声。本义:煮烂)

    (2) 同本义

    孏,孰也。——《说文》。字亦作爛。

    熟而不烂。——《吕氏春秋·本味》

    三日三夕不烂。——晋· 干宝《搜神记》

    (3) 又

    此儿头不烂。

    是必烂也。

    三首俱烂。

    (4) 又如:烂饭(加水较多而煮成的又软又烂的饭);烂煮(煮至熟烂);烂蒸(蒸至烂熟);烂椹(熟透的桑椹)

    (5) 火烧伤

    焦头烂额为上客。——《汉书·霍光传》

    (6) 头绪乱 。如:烂子(乱子);烂事(方言。犹言麻烦事或办糟了的事)

    (7) 零碎,断片 。如:烂纸片;衣服穿烂了

    形容词

    (1) 腐烂,腐败

    烂灰生蝇。——《淮南子·说山》。注:“腐也。”

    愿凭三寸不烂之舌,往江东说此人来降。——《三国演义》

    (2) 又如:一场大雨使麦子烂了;烂黄齑(烂腌菜,比喻爱情不专的人);烂败(腐烂);烂损(腐烂败坏);烂碎(腐烂破碎);烂溃(溃烂)

    (3) 明亮、光明;色彩绚丽

    明星有烂。——《诗·郑风·女曰鸡鸣》

    烂昭昭兮未央。——《楚辞·云中君》。注:“光貌。”

    登降炤烂。——班固《西都赋》。注:“明也。”

    功德烂然。——《汉书·王莽传》

    (4) 又如:灿烂(光彩显明耀眼);烂灼(灿粒闪灼);烂熳(坦率自然,不做作);烂目(耀眼)

    (5) 形容物体呈稀糊状态 。如:烂浆(形容物成稀糊状);烂酱(形容物体呈稀烂的糊状)

    (6) 放荡 。如:烂污(人行为放荡不端);烂料(败家子);烂仔(流氓);烂靡(靡烂);烂货(称好吃懒做、不务正业的人)

    副词

    程度深;极、盛 。如:烂火(烈火);粒红(深红)

    英文翻译

    rotten, spoiled, decayed

    方言集汇

    ◎ 粤语:laan6
    ◎ 潮州话:nuan7(nuāⁿ) lang6(lăng)

    宋本广韵

    [ke]
    部首: 420
    笔画: 9
    五笔: SSKG
    五行:
    吉凶:
    姓名学: 姓,常用字
    仓颉: DMNR
    四角: 41920

    详细解释

    名词

    (1) (形声。从木,可声。本义:斧柄)

    (2) 同本义

    柯,斧柄也。——《说文》

    柯,柄也。——《广雅》

    今若大其柯。——《国语·晋语》

    伐柯如何?匪斧不克。——《诗·豳风·伐柯》。毛传:“柯,斧柄也。”

    (3) 又如:柯斧(喻法规);柯长三尺

    (4) 古长三尺之称。引申为法则

    柯,法也。——《尔雅》

    (5) 又如:柯亭(法则、法度)

    (6) 树枝

    横柯上蔽。——《艺文类聚·吴均·与朱元思书》

    (7) 又如:柯枝(枝条);柯条(枝条);柯叶(枝叶);柯干(枝干)

    (8) 柯属植物的泛称。常绿乔木,实为长卵形,外有硬壳

    英文翻译

    axe-handle; stalk, bough; surname

    方言集汇

    ◎ 粤语:o1
    ◎ 客家话:[梅县腔] ko1 [海陆丰腔] ko1 [客英字典] ko1 [沙头角腔] ho1 [客语拼音字汇] ko1 [台湾四县腔] ko1 [宝安腔] ko1
    ◎ 潮州话:ko1(kho) <姓>gua1(kua)

    宋本广韵

    廣韻目次:下平七歌
    小韻反切聲母韻母聲調平水韻等呼韻攝韻部国际音标罗马字
    古俄平聲開口一等ka

    烂柯的同拼音词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