炙胾

zhì zì [ zhi zi]
注音 ㄓˋ ㄗˋ

词语释义

1.烤肉。

词语解释

  1. 烤肉。

    《礼记·曲礼上》“殽之序,徧祭之” 唐 孔颖达 疏:“徧,匝也。炙胾之属,虽同出於牲,今祭之,故种种次序,徧匝祭之。”《急就篇》卷三:“膹膾炙胾各有形。” 颜师古 注:“炙,谓炙之於火上也。胾,大臠也。”

引证解释

⒈ 烤肉。

《礼记·曲礼上》“殽之序,徧祭之” 唐孔颖达疏:“徧,匝也。炙胾之属,虽同出於牲,今祭之,故种种次序,徧匝祭之。”
《急就篇》卷三:“膹膾炙胾各有形。”
颜师古注:“炙,谓炙之於火上也。胾,大臠也。”

炙胾的网络释义

炙胾

  • zhì zìㄓㄧˋ ㄗㄧˋ
  • 炙胾
  • 烤肉。《礼记·曲礼上》“肴之序,徧祭之” 唐 孔颖达 疏:“徧,匝也。炙胾之属,虽同出於牲,今祭之,故种种次序,徧匝祭之。”《急就篇》卷三:“膹脍炙胾各有形。” 颜师古 注:“炙,谓炙之於火上也。胾,大臠也。”
  • 汉字详情

    部首: 414
    笔画: 8
    五笔: QOU

    英文翻译

    roast, broil; toast; cauterize
    [zi]
    部首: 612
    笔画: 12
    五笔: FAMW
    仓颉: JIOBO
    四角: 43250

    详细解释

    名词

    切成的大块肉

    胾,大脔也。从肉。——《说文》

    毛炰胾羹,笾豆大房。——《诗·鲁颂·閟宫》

    左殽右胾。——《礼记·曲礼》。注:“殽,骨体也;胾,切肉也。殽在俎,胾在豆。”

    羹胾中别。——《管子·弟子职》

    胾四豆。——《仪礼·士虞礼》

    召条侯,赐食,独置大胾。——《史记·绛侯周勃世家》

    英文翻译

    minced meat; to cut meat into pieces

    方言集汇

    ◎ 粤语:zi3
    ◎ 客家话:[海陆丰腔] chi6 [客英字典] zih5 ci5 [台湾四县腔] ci5
    ◎ 潮州话:zi3

    宋本广韵

    廣韻目次:去七志
    小韻反切聲母韻母聲調平水韻等呼韻部韻攝罗马字国际音标
    側吏去聲開口三等crih/triohʧĭ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