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zi]
部首 --
笔画 12画
结构 半包围结构
部首为--,总笔画12画

基本信息

繁体
叠字 --
五行
部外笔画 6
统一码 80FE
仓颉 JIOBO
郑码 EHOO
四角号码 43250
电码 5175
区位码
姓名学
五笔 FAMW
注音 ㄗˋ,
吉凶寓意
起名建议
部首内容
笔顺编号 121253434534
笔顺读写

起名工具

常见搭配

该字在姓名中的常见搭配:

胾羹、羹胾、狗胾、酒胾、枯胾

字义解释

基本释义

〈名〉

  1. 切成的大块肉

    胾,大脔也。从肉。——《说文》

    毛炰胾羹,笾豆大房。——《诗·鲁颂·閟宫》

    左殽右胾。——《礼记·曲礼》。注:“殽,骨体也;胾,切肉也。殽在俎,胾在豆。”

    羹胾中别。——《管子·弟子职》

    胾四豆。——《仪礼·士虞礼》

    召条侯,赐食,独置大胾。——《史记·绛侯周勃世家》

详细解释

名词

切成的大块肉

胾,大脔也。从肉。——《说文》

毛炰胾羹,笾豆大房。——《诗·鲁颂·閟宫》

左殽右胾。——《礼记·曲礼》。注:“殽,骨体也;胾,切肉也。殽在俎,胾在豆。”

羹胾中别。——《管子·弟子职》

胾四豆。——《仪礼·士虞礼》

召条侯,赐食,独置大胾。——《史记·绛侯周勃世家》

英语翻译

minced meat; to cut meat into pieces

方言集汇

◎ 粤语:zi3
◎ 客家话:[海陆丰腔] chi6 [客英字典] zih5 ci5 [台湾四县腔] ci5
◎ 潮州话:zi3

宋本廣韻

廣韻目次:去七志
小韻反切聲母韻母聲調平水韻等呼韻部韻攝罗马字国际音标
側吏去聲開口三等crih/triohʧĭə

百度释义

(名)〈文〉切成大块的肉。

现代汉语词典

胾zì
(名)〈文〉切成大块的肉。

康熙字典

胾【未集下】【肉部】 康熙筆画:12画,部外筆画:6画

《唐韻》《集韻》《韻會》側吏切《正韻》資四切,𠀤音剚。《說文》大臠也。《正字通》切肉曰胾。《博雅》胾,臠也。《詩·魯頌》毛炰胾羹。《傳》胾,肉也。《儀禮·士虞禮》胾四豆,設于左。《註》胾,切肉也。《前漢·周勃傳》獨置大胾。《註》師古曰:胾,大臠也。

说文解字

说文解字

胾【卷四】【肉部】

大臠也。从肉𢦔聲。側吏切

说文解字注

(胾)大臠也。切肉之大者也。从肉。𢦒聲。側吏切。一部。按鄉射禮古文樴爲胾。戠聲?聲同也。脯脡字本作梃、從木。從手、從肉皆誤也。梃、一枚也。樴猶梃也。樴作胾則同聲而不同義。凡禮古文髀作脾、榦作肝、骼作胳等皆同聲而不同義。

相似汉字

最近查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