滃滃翳翳
词语释义
词语解释
云烟笼罩、昏暗晦冥貌。
清 张岱 《陶庵梦忆·筠芝亭》:“亭前后, 太僕公 手植树皆合抱,清樾轻嵐,滃滃翳翳,如在秋水。”
引证解释
⒈ 云烟笼罩、昏暗晦冥貌。
引清张岱《陶庵梦忆·筠芝亭》:“亭前后, 太僕公手植树皆合抱,清樾轻嵐,滃滃翳翳,如在秋水。”
滃滃翳翳的网络释义
滃滃翳翳
汉字详情
详细解释
wēng
名词
滃江 ,水名。在广东
wēng
动词
(1) 浓染 。如:难滃(纸面油光,难以染上颜色)
(2) 另见
其它字义
wěng
形容词
(1) 云气腾涌的样子;青烟弥漫的样子 。如:滃然(云气腾涌、烟雾弥漫的样子);滃渤(滃浡、滃勃。云蒸雾涌的样子);滃滃(滃滃澹澹云气腾涌的样子);滃滃翳翳(云烟笼罩、昏暗晦冥的样子);滃溶(云气飘浮貌);滃郁(云烟弥漫)
(2) 大水沸涌的样子
水耗初而釜治,火增壮而力均,滃嘈杂而廉清,信净美而甘分。——宋· 苏轼《菜羹赋》
(3) 浓 。如:滃染(中国绘画技法一种,即用水墨淡彩润画面,不露或少露笔痕);滃泱(水弥漫)
(4) 另见
英文翻译
方言集汇
◎ 客家话:[海陆丰腔] wung3 [客语拼音字汇] vung1 [台湾四县腔] wung3 [客英字典] vung3 [梅县腔] wung3
宋本广韵
小韻 | 反切 | 聲母 | 韻母 | 聲調 | 平水韻 | 等呼 | 韻攝 | 韻部 | 国际音标 | 罗马字 |
蓊 | 烏孔 | 影 | 東一 | 上聲 | 董 | 開口一等 | 通 | 東 | ʔuŋ | qungx/unk |
详细解释
wēng
名词
滃江 ,水名。在广东
wēng
动词
(1) 浓染 。如:难滃(纸面油光,难以染上颜色)
(2) 另见
其它字义
wěng
形容词
(1) 云气腾涌的样子;青烟弥漫的样子 。如:滃然(云气腾涌、烟雾弥漫的样子);滃渤(滃浡、滃勃。云蒸雾涌的样子);滃滃(滃滃澹澹云气腾涌的样子);滃滃翳翳(云烟笼罩、昏暗晦冥的样子);滃溶(云气飘浮貌);滃郁(云烟弥漫)
(2) 大水沸涌的样子
水耗初而釜治,火增壮而力均,滃嘈杂而廉清,信净美而甘分。——宋· 苏轼《菜羹赋》
(3) 浓 。如:滃染(中国绘画技法一种,即用水墨淡彩润画面,不露或少露笔痕);滃泱(水弥漫)
(4) 另见
英文翻译
方言集汇
◎ 客家话:[海陆丰腔] wung3 [客语拼音字汇] vung1 [台湾四县腔] wung3 [客英字典] vung3 [梅县腔] wung3
宋本广韵
小韻 | 反切 | 聲母 | 韻母 | 聲調 | 平水韻 | 等呼 | 韻攝 | 韻部 | 国际音标 | 罗马字 |
蓊 | 烏孔 | 影 | 東一 | 上聲 | 董 | 開口一等 | 通 | 東 | ʔuŋ | qungx/unk |
详细解释
名词
(1) (形声。从羽,嫛(
)声。本义:用羽毛做的华盖,舞具)(2) 同本义
翳,华盖也。——《说文》。朱骏声通训定声:“以羽覆车盖,所谓羽葆幢也。”
(3) 病证名
(4) 指引起黑睛(角膜)混浊或溃陷的外障眼病以及病变愈后遗留于黑睛的疤痕
(5) 凡眼内、外障眼病所生遮蔽视线影响视力的症状皆可称翳
(6) 起障蔽作用的东西 。如:云翳;氛翳
(7) 鸟名 。如:翳鸟(五彩神鸟。相传飞行时其翼可蔽一乡)
动词
(1) 遮蔽,掩盖
翳,障也。——《广雅》
百神翳其备降兮。——《楚辞·离骚》。注:“翳,蔽也。”
石嵯以翳日。——刘向《九叹·远逝》。注:’翳,蔽也。”
翳,掩也。——《方言十三》
一蝉方得美荫而忘其身,螳裔执翳而搏之。——《庄子·山水》。司马注:“执翳,执草以自翳也。”
树林阴翳。——宋· 欧阳修《醉翁亭记》
阴翳蔽日。——清· 徐珂《清稗类钞·战事类》
(2) 又如:翳景(障蔽日月之光)
(3) 隐藏,藏匿
意者堂下其有翳憎臣者乎?——《韩非子》
英文翻译
方言集汇
◎ 客家话:[台湾四县腔] ji5 [客英字典] ji5 [海陆丰腔] ri5 [梅县腔] j5 [宝安腔] ji3 [客语拼音字汇] ngi4
宋本广韵
小韻 | 反切 | 聲母 | 韻母 | 聲調 | 平水韻 | 等呼 | 韻攝 | 韻部 | 国际音标 | 罗马字 |
鷖 | 烏奚 | 影 | 齊開 | 平聲 | 齊 | 開口四等 | 蟹 | 齊 | ʔiei | qe/ei |
详细解释
名词
(1) (形声。从羽,嫛(
)声。本义:用羽毛做的华盖,舞具)(2) 同本义
翳,华盖也。——《说文》。朱骏声通训定声:“以羽覆车盖,所谓羽葆幢也。”
(3) 病证名
(4) 指引起黑睛(角膜)混浊或溃陷的外障眼病以及病变愈后遗留于黑睛的疤痕
(5) 凡眼内、外障眼病所生遮蔽视线影响视力的症状皆可称翳
(6) 起障蔽作用的东西 。如:云翳;氛翳
(7) 鸟名 。如:翳鸟(五彩神鸟。相传飞行时其翼可蔽一乡)
动词
(1) 遮蔽,掩盖
翳,障也。——《广雅》
百神翳其备降兮。——《楚辞·离骚》。注:“翳,蔽也。”
石嵯以翳日。——刘向《九叹·远逝》。注:’翳,蔽也。”
翳,掩也。——《方言十三》
一蝉方得美荫而忘其身,螳裔执翳而搏之。——《庄子·山水》。司马注:“执翳,执草以自翳也。”
树林阴翳。——宋· 欧阳修《醉翁亭记》
阴翳蔽日。——清· 徐珂《清稗类钞·战事类》
(2) 又如:翳景(障蔽日月之光)
(3) 隐藏,藏匿
意者堂下其有翳憎臣者乎?——《韩非子》
英文翻译
方言集汇
◎ 客家话:[台湾四县腔] ji5 [客英字典] ji5 [海陆丰腔] ri5 [梅县腔] j5 [宝安腔] ji3 [客语拼音字汇] ngi4
宋本广韵
小韻 | 反切 | 聲母 | 韻母 | 聲調 | 平水韻 | 等呼 | 韻攝 | 韻部 | 国际音标 | 罗马字 |
鷖 | 烏奚 | 影 | 齊開 | 平聲 | 齊 | 開口四等 | 蟹 | 齊 | ʔiei | qe/ei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