渭滨
词语释义
词语解释
《韩非子·喻老》:“ 文王 举 太公 於 渭 滨者,贵之也。”后因以“渭滨”指 太公望 吕尚 。
《宋书·周续之传》:“是以 渭 滨佐 周 ,圣德广运; 商洛 匡 汉 ,英业乃昌。” 太平天囯 洪仁玕 《四十千秋自咏》:“宠遇偏嗤 莘野 薄,奇逢半笑 渭 滨迟。”
引证解释
⒈ 后因以“渭滨”指太公望吕尚。
引《韩非子·喻老》:“文王举太公於渭滨者,贵之也。”
《宋书·周续之传》:“是以渭滨佐周,圣德广运; 商洛匡汉,英业乃昌。”
太平天囯洪仁玕《四十千秋自咏》:“宠遇偏嗤莘野薄,奇逢半笑渭滨迟。”
渭滨的网络释义
渭滨
渭滨造句
汉字详情
详细解释
名词
(1) 水名 。源出甘肃省渭源县鸟鼠山,流经陕西省与泾河、北洛河会合,至潼关县入黄河,长810公里。流域为关中平原。如:渭川(即渭水。亦泛指渭水流域);渭川千亩(言竹之繁茂);渭阳(指舅父)
(2) 古州名
(3) 北魏庄帝置。清代为巩昌府,治所在今甘肃省陇西县西南
(4) 辽置,在今辽宁省黑山县境
英文翻译
方言集汇
◎ 客家话:[海陆丰腔] wui6 [客英字典] vui5 [台湾四县腔] wi5 [宝安腔] wui3 [梅县腔] wi5 wui5 [客语拼音字汇] vui4
◎ 潮州话:威2(委)
宋本广韵
小韻 | 反切 | 聲母 | 韻母 | 聲調 | 平水韻 | 等呼 | 韻攝 | 韻部 | 国际音标 | 罗马字 |
胃 | 于貴 | 云 | 微合 | 去聲 | 未 | 合口三等 | 止 | 微 | ĭwəi | yoih/hvoy |
详细解释
名词
(1) (形声。从水,宾声。本义:水边)
(2) 湖、河、海的水边陆地
南涧之滨。——《诗·召南·采蘋》
率土之滨。——《诗·小雅·北山》。传:“滨,涯也。”
海滨广斥。——《书·禹贡》
屈原至于江滨。——《史记·屈原贾生列传》
(3) 又如:湘江之滨;溪滨;滨涯(水边);湖滨;海滨
(4) 古州名 。五代周显德三年(公元956年)改赡国军置,治所在渤海(今滨县)。辖境相当于今山东省滨县、沾化、利津和博兴县的一部分
(5) 姓
动词
(1) 通“濒”。靠近;临近
夫管夷吾射寡人中钩,是以滨于死。——《国语·齐语》
至乎章和之初,降者十余万人,议者欲置之滨塞。——《后汉书·袁安传》
滨于殆,而有喜。——刘禹锡《鉴药》
而邹、 鲁滨 洙、 泗。——《史记》
有人滨河而居,习于水。——《列子·说符》
(2) 又如:滨海(靠近海边;沿海);滨近(临近,靠近);滨就(接近成功)
英文翻译
方言集汇
◎ 潮州话:bing1(ping) [揭阳、潮阳]biang1(pia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