渭城

wèi chéng [ wei cheng]
注音 ㄨㄟˋ ㄔㄥˊ

词语释义

1.地名。本秦都咸阳,汉高祖元年改名新城,后废。武帝元鼎三年复置,改名渭城。东汉并入长安县。治所在今陕西咸阳东北二十里。 2.乐府曲名。亦名《阳关》。 3.后来谱入乐府﹐便以诗中"渭城"名曲。

词语解释

引用解释

1.地名。本 秦 都 咸阳 , 汉高祖 元年改名 新城 ,后废。 武帝 元鼎 三年复置,改名 渭城 。 东汉 并入 长安县 。治所在今 陕西 咸阳 东北二十里。 唐 王维 《观猎》诗:“风劲角弓鸣,将军猎 渭城 。” 元 王士熙 《送巨德新》诗:“ 渭城 秋水汎红莲,白雪 梁园 作赋年。”

引证解释

⒈ 地名。本秦都咸阳,汉高祖元年改名新城,后废。 武帝元鼎三年复置,改名渭城。东汉并入长安县。治所在今陕西咸阳东北二十里。

唐王维《观猎》诗:“风劲角弓鸣,将军猎渭城。”
元王士熙《送巨德新》诗:“渭城秋水汎红莲,白雪梁园作赋年。”

⒉ 乐府曲名。亦名《阳关》。

唐王维《送人使安西》诗:“渭城朝雨浥轻尘,客舍青青柳色新。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

⒊ 后来谱入乐府,便以诗中“渭城”名曲。

唐刘禹锡《与歌者何戡》诗:“旧人唯有何戡在,更与殷勤唱《渭城》。”
清袁于令《西楼记·之任》:“一朝打散如浪萍,几句楚江情,分明唱《渭城》。”
郁达夫《湖上杂咏》之一:“如今刼后河山改,来听何戡唱《渭城》。”

渭城的国语词典

地名。位于渭水北岸,本秦都咸阳,汉武帝时复置,改称为「渭城」,约今陕西咸阳东北。

渭城的翻译

英语: Weicheng District in Xianyang City

渭城造句

渭城朝雨浥轻尘,客舍青青柳色新。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
待得到了北城演武场,这里已经是人山人海,演武场内部几乎聚集了渭城所有名门富商,外部则是大群前来凑热闹的平民。
六万禁军现下都已是入城,分别扎在渭城东门,南门,北门。
是啊,这里距离荆州第二大城市渭城只有二三十里路,繁荣一点是应该的。
茂陵刘郎秋风客,夜闻马嘶晓无迹;画栏桂树悬秋香,三十六宫土花碧。魏官牵车指千里,东关酸风射眸子;空将汉月出宫门,忆君清泪如铅水。衰兰送客咸阳道,天若有情天亦老;携盘独出月荒凉,渭城已远波声小。
所以,咸阳有“渭城曲”,灞桥有“柳枝词”。
因为诗中有‘渭城’,‘阳关’等地名,所以又名‘渭城曲’,‘阳关曲’。
渭城朝雨浥轻尘,早起真是没精神。
渭城朝雨浥轻尘,雨水大了淋杀人。两岸猿声啼不住,没事你就走两步。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小蜜对你情。
渭城区南阳街的陈女士告诉华商报记者,女儿家曾发生过入室盗窃。
渭城朝雨浥轻尘,辞别好友天下雨;客舍青青柳色新,心中惆怅柳絮飞。劝君更尽一杯酒,且把祝福作美酒;西出阳关无故人,原君一路平安走。亲爱的朋友,祝你一路好走,一生幸福!
后有乐人谱曲为“阳关三叠”或“渭城曲”。
渭城西二十里,一座矮山之颠,帅旗之下,一名身着黄金甲,满脸络腮胡的中年魁梧大汉,在无数亲卫的团团护卫下,正悠闲地看着山下两军的激战。
土地利用程度变化最大的是渭城区,最小的是彬县。
负案逃九年到头终被捉,渭城区。
木叶下君山。空水漫漫。十分斟酒敛芳颜。不是渭城西去客,休唱阳关。醉袖抚危栏。天淡云闲。何人此路得生还。回首夕阳红尽处,应是长安。
“渭城曲”演唱时至末句反复歌之,是谓“阳关三叠”。
但此刻,他们早已忘记了恐惧,他们只是单纯的希望他们年轻的王赢,他们只是期待着,他们的王的传奇,在渭城,在陇国,永不衰竭。
风劲角弓鸣,将军猎渭城。

汉字详情

wèi [wei]
部首: 331
笔画: 12
五笔: ILEG
五行:
吉凶:
姓名学: 多用男性
仓颉: EWB
四角: 36127

详细解释

名词

(1) 水名 。源出甘肃省渭源县鸟鼠山,流经陕西省与泾河、北洛河会合,至潼关县入黄河,长810公里。流域为关中平原。如:渭川(即渭水。亦泛指渭水流域);渭川千亩(言竹之繁茂);渭阳(指舅父)

(2) 古州名

(3) 北魏庄帝置。清代为巩昌府,治所在今甘肃省陇西县西南

(4) 辽置,在今辽宁省黑山县境

英文翻译

name of a river in Shanxi

方言集汇

◎ 粤语:wai6
◎ 客家话:[海陆丰腔] wui6 [客英字典] vui5 [台湾四县腔] wi5 [宝安腔] wui3 [梅县腔] wi5 wui5 [客语拼音字汇] vui4
◎ 潮州话:威2(委)

宋本广韵

廣韻目次:去八未
小韻反切聲母韻母聲調平水韻等呼韻攝韻部国际音标罗马字
于貴微合去聲合口三等ĭwəiyoih/hvoy
chéng [cheng]
部首: 334
笔画: 9
五笔: FDNT
五行:
吉凶:
姓名学: 姓,常用字,多用男性
仓颉: GIHS
四角: 43150

详细解释

名词

(1) (会意。从土,从成,成亦声。本义:城墙)

(2) 同本义 。都邑四周用作防御的高墙。一般分两重,里面的叫城,外面的叫郭,城字单用时,多包含城与郭。城郭对举时,只指城

城,所以盛民也。——《说文》

城郭沟池以为固。——《礼记·礼运》

使老弱女子乘城。——《史记·田单列传》

百雉而城。——《公羊传·定公十二年》。注:“天子周城,诸侯轩城。”

城为保民为之也。——《谷梁传·隐公七年》

城者,可以自守也。——《墨子·七患》

青山横北郭,白水绕东城。——唐· 李白《送友人》

(3) 又如:城内;城外;万里长城;城守(据城守御);城曲(城墙角落的地方);城铺(城上巡查的岗位);城堵(城墙)

(4) 古代王朝国都、诸侯封地、卿大夫采邑,都以有城垣的都邑为中心。皆可称城

邑曰筑,都曰城。——《左传·庄公二十八年》

(5) 又如:城大(一城的长官。即城主);城主(一城之主);城辇(帝王所居的都市。也泛指京城);城禁(城市的警戒防卫)

(6) 城市

今日割五城,明日割十城,然后得一夕安寝——宋· 苏洵《六国论》

(7) 又如:东城,西城;城雕(城市雕塑)

(8) 国

土国城漕。——《诗·邶风·击鼓》

动词

(1) 筑城

今吴是惧而城于 郢。——《左传·昭公二十三年》

(2) 又如:城郭国(古时谓西域筑城定居的国家);城干(筑城时埋置土中的木柱)

(3) 守城

县距刺史治所四十里,城嘉陵江南。——唐· 孙樵《书何易于》

(4) 又如:城寨(防守用的围墙或栅栏);城操(备边;备边士卒)

英文翻译

castle; city, town; municipality

方言集汇

◎ 粤语:seng4 sing4
◎ 客家话:[梅县腔] shang2 [东莞腔] sang2 [客英字典] sang2 [海陆丰腔] sang2 [客语拼音字汇] sang2 [陆丰腔] sang3 [沙头角腔] sang2 [台湾四县腔] sang2 [宝安腔] sang2

宋本广韵

廣韻目次:下平十四清
小韻反切聲母韻母聲調平水韻等呼韻部韻攝罗马字国际音标
是征清開平聲開口三等zjengʑĭɛ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