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润

wēn rùn [wen run]
繁体 溫潤
注音 ㄨㄣ ㄖㄨㄣˋ

词语释义

温润 wēnrùn

(1) 指人的性情、言语温和

性情温润
gentle;kindly

(2) 温暖湿润

气候温润
warm and humid

词语解释

  1. 温和柔润。本指玉色,后用以形容人或事物的品性。

    《礼记·聘义》:“夫昔者君子比德於玉焉,温润而泽仁也。” 孔颖达 疏:“温润而泽仁也者,言玉色温和柔润而光泽,仁者亦温和润泽,故云仁也。” 战国 楚 宋玉 《神女赋》:“貌丰盈以庄姝兮,苞温润之玉颜。” 唐 潘炎 《清如玉壶冰》诗:“温润资天质,清贞稟自然。” 明 陆深 《停骖录摘抄》:“予观 唐 之盛,莫过於 贞观 、 开元 ,其时文章则 燕 、 许 、 沉 、 宋 ,字画则 欧 、 虞 、 褚 、 薛 ,皆温润藻丽,有太平气象。” 茅盾 《追求》三:“ 章秋柳 摇头,很娇慵地歪在自己床上,温润的眼光在 曼青 脸上掠过。”

  2. 湿润。

    《人民文学》1977年第12期:“那时,我干涩疼痛的眼睛,才觉得有了生气,有了喜悦的温润的眼泪。”

引证解释

⒈ 温和柔润。本指玉色,后用以形容人或事物的品性。

《礼记·聘义》:“夫昔者君子比德於玉焉,温润而泽仁也。”
孔颖达疏:“温润而泽仁也者,言玉色温和柔润而光泽,仁者亦温和润泽,故云仁也。”
战国楚宋玉《神女赋》:“貌丰盈以庄姝兮,苞温润之玉颜。”
唐潘炎《清如玉壶冰》诗:“温润资天质,清贞稟自然。”
明陆深《停骖录摘抄》:“予观唐之盛,莫过於贞观、开元,其时文章则燕、许、沉、宋,字画则欧、虞、褚、薛,皆温润藻丽,有太平气象。”
茅盾《追求》三:“章秋柳摇头,很娇慵地歪在自己床上,温润的眼光在曼青脸上掠过。”

⒉ 湿润。

《人民文学》1977年第12期:“那时,我干涩疼痛的眼睛,才觉得有了生气,有了喜悦的温润的眼泪。”

温润的国语词典

温柔润泽。

如:「春天气候温润,十分宜人。」

温润的网络释义

温润

  • 温润:汉语词语

  • 温润:东华大学纺织学院讲师

  • 温润 (汉语词语)

  • 温润,汉语词汇。

  • 拼音:wēn rùn

  • 常用来形容玉,并进一步引申为对温和美好的性格的赞美。

温润造句

那块白玉晶莹剔透,有如少女羊脂般的肌肤温润圆滑。
父爱是森林,有温润的情趣。
小草喜爱春天温润的呼吸,喜爱土地温柔的怀抱,喜爱雨点稀疏的轻抚。
不嚣张,不奢华,发间盈盈一点,质朴典雅,温润如君。
没有你,我的灵魂再踏实不下来。你一定不知道,我怎样刻骨蚀心地想你。凄风苦雨里怎样在炉火中找寻你的温润,午夜梦回时怎样将窗棂间的树影读成你。
无数次,你眸波的婉转,温润了我独自绽放的凉,一次次,掌心划落过地轻触,把这一季的相思着暖。
他时而冷酷无情,时而温润如歌。
我在南极经受了孤单与严寒的洗礼,却受不起,温润如你,断了音讯。
一瓣韵白,悠然飘落窗台,撩拨了温润花事轻漾的心眸。
成都是个气质温润懒散的城市,深厚的历史积累,香辣油重的各种美食,直爽泼辣的四川美眉…都令这个巴蜀之都活色生香,流连忘返。
阳春下,微风里,白玉兰树斜斜的伸展着枝干,无叶无绿,只是朵朵优雅宁静的绽放。那白的有些温润的花瓣,隐隐的带着些香气,虽不浓郁却也清新自然。
众人忍不住惊叹一声,那无疑就是荣耀帝盟皇室的寒蝉玉棺了,不想竟是这样的壮观,百米大小,宛如一块温润的玉石,静静的躺在草坪上。
映弦勉力抬头,微启眼帘,晕眩中见到一个青莲色长衫男子立于门前,身形甚是潇洒,轻袍缓带,腰间系着一块温润白玉。
却见那团白光温润柔和,里面竟然伏卧着一头银白色的麒麟,毛发耸峙,神威奕奕。
宝珠入手,温润无比,显然是非同一般的宝贝,可以凝神定气,辅助修行。
1、漱口,洗除口腔异味;2、冲胃肠,早晨喝杯温开水,清理体内残留物;3、刷牙,保护牙龈以及牙口神经;4、温润通喉道,大口吞咽,冲下残留物;5、解醉酒,冲淡稀释酒精,保护人体肝脏,补偿因为醉酒呕吐失去的大量水分。愿健康!
龙浔,总是以一副谦谦君子,温润如玉的形象示人,实则总是在暗地里算计着,属性为隐性腹黑。
若说芝兰玉树也不过如此吧!如此温润的姿态,宛若仙人,不沾尘埃。
黄花梨木质坚硬,手感温润,不会有粗涩的感觉,有如萤火虫般的磷光、木屑经浸泡后水是绿色的。
唇红齿白,温润如玉,俊逸非凡,好一个翩翩浊世之佳公子。

汉字详情

wēn [wen]
部首: 331
笔画: 12
五笔: IJLG
五行:
吉凶:
姓名学: 姓,常用字
仓颉: EABT
四角: 36112

详细解释

名词

(1) (形声。从水,昷声。本义:水名)

(2) 古水名

(3) 即今贵州省遵义市东的洪江

(4) 即今南盘江上游

(5) 温江,岷江支流,在今四川省温江县

(6) 温度 。如:温暾(不冷不热);室温

(7) ∶热病

人有寒温之病,非操行之所及也。——《论衡·寒温》

(8) 古州名 。唐置,治所在今浙江省温州市,辖今永嘉、乐清、瑞安、平阳、文成、泰顺等县地

上无元年,始置温州…。——《读史方舆纪要》

(9) 姓

形容词

(1) 温暖,暖和

阴气温,故温气应之。——《论衡·寒温》

衣皮带茭,冬则不轻而温,夏则不轻而清。——《墨子·辞过》

温风始至。——《礼记·月令·季夏》

覆温之躯。——明· 刘基《诚意伯刘文成公文集》

四支犹温。——清· 袁枚《祭妹文》

(2) 又如:温清(冬温夏清);温谷(温暖的山谷);温房(温暖的房屋);温奥(温湿和暖);温煦(和暖);温庐(温馨和暖的房舍);温暾(煖而不热);温郁(温暖)

(3) 温和,温厚;和气

终温且惠,淑慎其身。——《诗·邶风·燕燕》

(4) 又如:温克(温和恭敬并有克制力);温念(亲切的思念);温仁(温和仁爱);温言(温和的言辞);温好(柔和优美);温实(温厚诚实);温愿(温厚恭谨);温诚(温厚诚朴);温富(温厚富足);温敏(温厚聪敏);温顾(温存);温柔乡(喻美色迷人之境);温栗(温和而严谨)

(5) 富足

其温厚矣。——《荀子·荣辱》。注:“足也。”

居皆温厚。——《汉书·张敝传》

(6) 又如:温厚(富足);温户(富裕人家)

(7) 用于敬称和祝颂之辞 。如:温犀秦镜(用以称颂官吏精明,善于断狱);温树不言(居官谨慎的赞语);温居暖房(庆贺乔迁新居);温旨(对皇帝旨意的敬称)

动词

(1) 加热;使暖和 。如:温毛了(用水温酒,使酒扑出来了);温炕(暖炕,暖床);把酒温一下

(2) 复习

温故而知新。——《礼记·中庸》

温《缁衣》一章。——清· 袁枚《祭妹文》

(3) 又如:温故知新;温故(复习学过的知识);温旧稿(比喻操旧业;干老营生);温课

(4) ∶补养

劳者温之…损者温之。——《素问》

(5) 通“蕴”。蕴藏,蕴积

饮酒温克。——《诗·小雅·小宛》。《笺》云:虽醉犹能温藉自持以胜。

柔色以温之。——《礼记·内则》。郑玄注:温藉也。

视其温辞,可以知其塞怨。——《春秋繁露·楚庄王》

治敢往,少温藉。——《汉书·酷吏义纵传》

英文翻译

lukewarm

方言集汇

◎ 粤语:wan1
◎ 客家话:[沙头角腔] wun1 [客英字典] vun1 [海陆丰腔] wun1 [梅县腔] wun1 [宝安腔] wun1 [东莞腔] wun1 [台湾四县腔] wun1

宋本广韵

廣韻目次:上平二十三魂
小韻反切聲母韻母聲調平水韻等呼韻攝韻部国际音标罗马字
rùn [run]
部首: 331
笔画: 10
五笔: IUGG
五行:
吉凶:
仓颉: ELSG
四角: 37120

详细解释

动词

(1) (形声。从水, 闰( rùn)声。本义:雨水下流,滋润万物)

(2) 同本义

润,水曰润下。——《说文》

润,渍也。——《广雅》

润之以风雨。——《易·系辞》

雨润万物。——《论衡·雷虚》

温润而泽。——《礼记·聘义》

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唐· 杜甫《春夜喜雨》

(3) 又如:润一润喉咙;润下(雨水下以滋润万物);润雨(受雨水滋润);润改(滋润涵养);润滋(滋润)

(4) 修饰,使有光彩

润,饰也。——《广雅》

必待明圣润色。——《汉书·终军传》

(5) 又如:润屋(装饰房屋);润正(润色纠正);润笔之绢(为人作诗文书画所得的报酬);润改(润色修改)

(6) 使得到好处,扶助

泽加百姓,功润诸侯。——《汉书》

形容词

(1) 潮湿

衣润费垆烟。——宋· 周邦彦《满庭芳·风老莺雏》

(2) 又如:润肺爽口(痛快;酣畅);润浸(浸湿;浸透);润溽(湿润);润滋滋(润湿的样子)

(3) 细腻光滑

嵌岩窦穴,怪奇万状,色泽莹润,亦与它石迥异。——宋· 陆游《过小孤山大孤山》

(4) 又如:润气(光泽);润腻(光滑细腻;润泽细腻)

名词

(1) 雨 。如:润气(水气)

(2) 恩惠 。如:润泽(恩泽)

(3) 沾益,利益;财物 。如:外润;利润;润利(犹获利);润槖(丰润口袋。谓收受贿赂)

(4) 润水 。淮河支流。在今安徽省西北部。发源于临泉县,东南流至润河集入淮,今称润河

(5) 古州名

(6) 隋置。治所在今江苏省镇江市

(7) 辽置。治海阳,故城在今秦皇岛市西北部

英文翻译

soft, moist; sleek; freshen

方言集汇

◎ 粤语:jeon6

宋本广韵

温润的同拼音词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