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字详情
详细解释
名词
(1) (形声。从水,昷声。本义:水名)
(2) 古水名
(3) 即今贵州省遵义市东的洪江
(4) 即今南盘江上游
(5) 温江,岷江支流,在今四川省温江县
(6) 温度 。如:温暾(不冷不热);室温
(7) ∶热病
人有寒温之病,非操行之所及也。——《论衡·寒温》
(8) 古州名 。唐置,治所在今浙江省温州市,辖今永嘉、乐清、瑞安、平阳、文成、泰顺等县地
上无元年,始置温州…。——《读史方舆纪要》
(9) 姓
形容词
(1) 温暖,暖和
阴气温,故温气应之。——《论衡·寒温》
衣皮带茭,冬则不轻而温,夏则不轻而清。——《墨子·辞过》
温风始至。——《礼记·月令·季夏》
覆温之躯。——明· 刘基《诚意伯刘文成公文集》
四支犹温。——清· 袁枚《祭妹文》
(2) 又如:温清(冬温夏清);温谷(温暖的山谷);温房(温暖的房屋);温奥(温湿和暖);温煦(和暖);温庐(温馨和暖的房舍);温暾(煖而不热);温郁(温暖)
(3) 温和,温厚;和气
终温且惠,淑慎其身。——《诗·邶风·燕燕》
(4) 又如:温克(温和恭敬并有克制力);温念(亲切的思念);温仁(温和仁爱);温言(温和的言辞);温好(柔和优美);温实(温厚诚实);温愿(温厚恭谨);温诚(温厚诚朴);温富(温厚富足);温敏(温厚聪敏);温顾(温存);温柔乡(喻美色迷人之境);温栗(温和而严谨)
(5) 富足
其温厚矣。——《荀子·荣辱》。注:“足也。”
居皆温厚。——《汉书·张敝传》
(6) 又如:温厚(富足);温户(富裕人家)
(7) 用于敬称和祝颂之辞 。如:温犀秦镜(用以称颂官吏精明,善于断狱);温树不言(居官谨慎的赞语);温居暖房(庆贺乔迁新居);温旨(对皇帝旨意的敬称)
动词
(1) 加热;使暖和 。如:温毛了(用水温酒,使酒扑出来了);温炕(暖炕,暖床);把酒温一下
(2) 复习
温故而知新。——《礼记·中庸》
温《缁衣》一章。——清· 袁枚《祭妹文》
(3) 又如:温故知新;温故(复习学过的知识);温旧稿(比喻操旧业;干老营生);温课
(4) ∶补养
劳者温之…损者温之。——《素问》
(5) 通“蕴”。蕴藏,蕴积
饮酒温克。——《诗·小雅·小宛》。《笺》云:虽醉犹能温藉自持以胜。
柔色以温之。——《礼记·内则》。郑玄注:温藉也。
视其温辞,可以知其塞怨。——《春秋繁露·楚庄王》
治敢往,少温藉。——《汉书·酷吏义纵传》
英文翻译
方言集汇
◎ 客家话:[沙头角腔] wun1 [客英字典] vun1 [海陆丰腔] wun1 [梅县腔] wun1 [宝安腔] wun1 [东莞腔] wun1 [台湾四县腔] wun1
宋本广韵
小韻 | 反切 | 聲母 | 韻母 | 聲調 | 平水韻 | 等呼 | 韻攝 | 韻部 | 国际音标 | 罗马字 | ||||||||||||||||||||||||||||||||||||||||||||||||||||||||
详细解释形容词 (1) (形声。从日,爰( )声。“煗”,从火,耎( )声。本义:温度不冷也不热) 同本义煖,温也。——《说文》。字亦作煗、作暖。 海多大风,冬煗。——《国语·鲁语上》 孔席不煗。——《汉书·系传上》 七十非帛不煖。——《礼记·王制》 清暖寒热,不得不救。——《韩非子·有度》 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王安石《元日》 早莺争暖树。——唐· 白居易《钱塘湖春行》 狐裘不暖。——唐 · 岑参《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 歌台暖响。——唐· 杜牧《阿房宫赋》 春江水暖鸭先知。——宋· 苏轼《惠崇春江晚景》 (2) 又如:暖谷(冬温的山谷);暖阳阳(形容温暖宜人);暖景(春暖时的景色);暖丝(形容温暖的感觉);暖煦(温暖);暖意(温暖的意味;温暖的情味);暖炉(冬日御寒取暖的火炉);暖霁(雨止天气和暖) 动词 (1) 使温暖 到来日牵羊担酒,与叔父暖痛去。——李直夫《虎头牌》 (2) 又如:暖心话(使人心里感到温暖的话);暖耳(保暖耳朵的器物);暖酒(温酒);把手暖一暖;兄弟情谊暖胸怀 英文翻译warm, genial
方言集汇◎ 粤语:nyun5
◎ 客家话:[客语拼音字汇] non1 [海陆丰腔] non1 non3 nun2 [客英字典] non1 non3 [东莞腔] lon1 [梅县腔] non1 [沙头角腔] lon1 [陆丰腔] non1 [台湾四县腔] non1 non3 nun2 [宝安腔] lon1 宋本广韵廣韻目次:上二十四緩
详细解释动词 (1) (会意。从女,从口。本义:遵从,依照) (2) 同本义 如,从随也。——《说文》。按,此字疑从女,若省声。女子从人者也。 有律以如己也。——《左传·宣公十二年》。杜预注:“如,从也。” 所不与舅氏同心者,有如白水!——《左传·僖公二十三年》 犬皆如人意。——《柳宗元《三戒》 (3) 又如:如命(遵从命令);如志(随顺意愿;实现志愿);如令(从令,遵令) (4) 好像, 如同 日初出大如车盖。——《列子·汤问》 状貌如妇人女子。——《史记·留侯世家》 两狼之并驱如故。——《聊斋志异·狼三则》 (5) 又如:如皋雉(比喻男子以才华博得女子青睐);如许(似这般);如今晚儿(现在);如许豚犊(这样的不肖之子);如应如响(十分灵验) (6) 比得上,及 不如无生。——《诗·小雅·苕之华》 窥镜而自视,又弗如远甚。——《战国策·齐策》 臣之壮也,犹不如人。——《左传·僖公三十年》 (7) 又如:我不如他 (8) 去,往 如,往也。——《尔雅》 坐须臾,沛公起如厕。——《史记·项羽本纪》 以一仪而当汉中地,臣请往如 楚。——《史记·屈原贾生列传》 如扬州过 瓜洲扬子桥。—— 文天祥《指南录后序》 (9) 遭遇,际遇 淮阳叶生者,失其名字。文章词赋,冠绝当时;而所如不偶,因于名场。——《聊斋志异》 (10) 表示举例 。如:大文学家、大诗人,如李白、杜甫;工人都很勤劳,如挖土 (11) 相敌;抵挡 夫宋之不足如 梁也,寡人知之矣。——《战国策》 (12) 应当 君若爱司马,则如亡。——《左传》 介词 (1) 按照 王如其言,煮头,三日三夕不烂。——晋· 干宝《搜神记》 (2) 又如:如详缴(照报告中对原案处理的办法处理,并且准予销案);如律令(按照法令执行。是古代檄文、诏书结尾用语);如式(按照规矩) (1) 假如,如果 如,若也。——《广雅》 如用之,则吾从先进。——《论语·先进》 如有复我者,则吾必在坟上矣。——《论语·阳货》 如有地动,尊则振龙,机发吐丸,而蟾蜍衔之。——《后汉书·张衡传》 洛阳亲友如相问。——唐· 王昌龄《芙蓉楼送辛渐》诗 (2) 又如:如有不妥,请予指正;如不修改,未免粗糙;如使(假使;倘若) (3) 与,和 公如大夫入。——《仪礼》 (4) 或——表示选择关系 安见方六七十、如五六十,而非邦也者。——《论语·先进》 (5) 而——表示连接 如有隐忧。——《诗·邶风·柏舟》 夜中,星陨如雨。——《春秋》 (6) 则——表示结果 。如:如许;如是 助词 (1) 用于语末,相当于“然” 子之燕居,申申如也。——《论语·述而》 褎如充耳。——《诗·邶风·旄丘》 屯如,乘马班如。——《易·屯卦》 孔子三月如君,则皇皇如也。——《孟子·滕文公上》 (2) 用于语末,相当于“焉” 突如,其来如,焚如,死如,弃如。——《易·离》 (3) 相当于“乎” 善如尔之问也。——《礼记》 英文翻译if, supposing; as if; like, as
方言集汇◎ 粤语:jyu4
◎ 客家话:[梅县腔] j2 [海陆丰腔] ri2 [客英字典] ji2 [东莞腔] ji2 [客语拼音字汇] yi2 [宝安腔] ji2 [沙头角腔] ji2 [陆丰腔] ji3 [台湾四县腔] ji2 宋本广韵廣韻目次:上平九魚
详细解释名词 (1) (会意。从刀,从衣。合起来表示:用刀剪裁衣服是制衣服的起始。本义:起始,开端) (2) 同本义 初,始也。裁者衣之始也。——《说文》 初,舒也。——《广雅》。按,谓展帛以就裁。 初吉终乱。——《易·既济》 名曰初虑。——《易·书大传》 我生之初。——《诗·王风·兔爰》 初疾畏惊,见鬼之来。——《论衡·订鬼》 初极狭,才通人。复行数十步,豁然开朗。——陶渊明《桃花源记》 (3) 又如:初岁(年初);初枯(秋季里植物开始枯萎);初头(起初;开头);初化(变化之始);初末(始末) (4) 本原 欲知学之力,贤愚同一初。——唐· 韩愈《符读书城南》 (5) 姓 形容词 (1) 表示次序居第一 。如: 初度(生日);初鼓(一更);初入芦苇(比喻初入仕途);初民(上古时代的百姓) (2) 本,本来的 。如: 初愿;初志;初心(本意,最初的心意) 副词 (1) 往昔;当初 初,郑武公娶于 申。——《左传·隐公元年》 初,鲁肃闻 刘表卒,言于 孙权。——《资治通鉴·赤壁之战》 (2) 表示时间、频率,相当于“才”、“刚刚” 剑外忽传收蓟北,初闻涕泪满衣裳。—— 杜甫《闻官军收河南河北》 用叶者取叶初长足时。——李渔《芙蕖》 (3) 又如:初生(刚刚出生);初凉;初寒 (4) 全;本来就 受教三日,初不奉行。——《后汉书》 前缀 (1) 加在“一”至“十”的前面,表示农历一个月前十天的次序 八月初一日,上召见袁世凯,特赏侍郎。—— 梁启超《谭嗣同传》 (2) 又如:三月初一;五月初五;七月初十 英文翻译beginning, initial, primary
方言集汇◎ 粤语:co1
◎ 客家话:[台湾四县腔] cu1 co1 [客英字典] cih1 co1 [陆丰腔] co1 [梅县腔] ze1 co1 [东莞腔] co1 [客语拼音字汇] ci1 co1 [宝安腔] co1 [沙头角腔] co1 [海陆丰腔] cu1 co1 宋本广韵廣韻目次:上平九魚
意思相近分类信息词性分类字数分类含数字词语含十二生肖词语描写人物的词语描写颜色的词语描写月份的词语描写季节的词语描写二十四节气的词语拼音首字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