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慎
词语释义
词语解释
温和谨慎。
《北齐书·段韶传》:“又雅性温慎,有宰相之风。” 唐 杜牧 《上池州李使君书》:“足下性俊达圣明,心正而气和,饰以温慎,故处世显明无罪悔。” 明 唐顺之 《萧孺人墓志铭》:“而孺人济以和柔温慎,其所匡助为多。” 清 陈维崧 《刘逸民隐如》诗:“君也性温慎,十步必繾綣。”
引证解释
⒈ 温和谨慎。
引《北齐书·段韶传》:“又雅性温慎,有宰相之风。”
唐杜牧《上池州李使君书》:“足下性俊达圣明,心正而气和,饰以温慎,故处世显明无罪悔。”
明唐顺之《萧孺人墓志铭》:“而孺人济以和柔温慎,其所匡助为多。”
清陈维崧《刘逸民隐如》诗:“君也性温慎,十步必繾綣。”
温慎的网络释义
温慎
汉字详情
详细解释
名词
(1) (形声。从水,昷声。本义:水名)
(2) 古水名
(3) 即今贵州省遵义市东的洪江
(4) 即今南盘江上游
(5) 温江,岷江支流,在今四川省温江县
(6) 温度 。如:温暾(不冷不热);室温
(7) ∶热病
人有寒温之病,非操行之所及也。——《论衡·寒温》
(8) 古州名 。唐置,治所在今浙江省温州市,辖今永嘉、乐清、瑞安、平阳、文成、泰顺等县地
上无元年,始置温州…。——《读史方舆纪要》
(9) 姓
形容词
(1) 温暖,暖和
阴气温,故温气应之。——《论衡·寒温》
衣皮带茭,冬则不轻而温,夏则不轻而清。——《墨子·辞过》
温风始至。——《礼记·月令·季夏》
覆温之躯。——明· 刘基《诚意伯刘文成公文集》
四支犹温。——清· 袁枚《祭妹文》
(2) 又如:温清(冬温夏清);温谷(温暖的山谷);温房(温暖的房屋);温奥(温湿和暖);温煦(和暖);温庐(温馨和暖的房舍);温暾(煖而不热);温郁(温暖)
(3) 温和,温厚;和气
终温且惠,淑慎其身。——《诗·邶风·燕燕》
(4) 又如:温克(温和恭敬并有克制力);温念(亲切的思念);温仁(温和仁爱);温言(温和的言辞);温好(柔和优美);温实(温厚诚实);温愿(温厚恭谨);温诚(温厚诚朴);温富(温厚富足);温敏(温厚聪敏);温顾(温存);温柔乡(喻美色迷人之境);温栗(温和而严谨)
(5) 富足
其温厚矣。——《荀子·荣辱》。注:“足也。”
居皆温厚。——《汉书·张敝传》
(6) 又如:温厚(富足);温户(富裕人家)
(7) 用于敬称和祝颂之辞 。如:温犀秦镜(用以称颂官吏精明,善于断狱);温树不言(居官谨慎的赞语);温居暖房(庆贺乔迁新居);温旨(对皇帝旨意的敬称)
动词
(1) 加热;使暖和 。如:温毛了(用水温酒,使酒扑出来了);温炕(暖炕,暖床);把酒温一下
(2) 复习
温故而知新。——《礼记·中庸》
温《缁衣》一章。——清· 袁枚《祭妹文》
(3) 又如:温故知新;温故(复习学过的知识);温旧稿(比喻操旧业;干老营生);温课
(4) ∶补养
劳者温之…损者温之。——《素问》
(5) 通“蕴”。蕴藏,蕴积
饮酒温克。——《诗·小雅·小宛》。《笺》云:虽醉犹能温藉自持以胜。
柔色以温之。——《礼记·内则》。郑玄注:温藉也。
视其温辞,可以知其塞怨。——《春秋繁露·楚庄王》
治敢往,少温藉。——《汉书·酷吏义纵传》
英文翻译
方言集汇
◎ 客家话:[沙头角腔] wun1 [客英字典] vun1 [海陆丰腔] wun1 [梅县腔] wun1 [宝安腔] wun1 [东莞腔] wun1 [台湾四县腔] wun1
宋本广韵
小韻 | 反切 | 聲母 | 韻母 | 聲調 | 平水韻 | 等呼 | 韻攝 | 韻部 | 国际音标 | 罗马字 | ||||||||||||
详细解释形容词 (1) (形声。从心,真声。本义:谨慎;慎重) (2) 同本义 慎,谨也。——《说文》 慎,诚也。——《尔雅》 慎,德之守也。——《国语·周语》 僶勉就善谓之慎。——《贾子道术》 慎尔优游。——《诗·小雅·白驹》 予慎无罪。——《诗·小雅·巧言》 入门主敬,升堂主慎。——《仪礼·聘礼记》 此所以学者不可以不深思而慎取之也。——宋· 王安石《游褒禅山记》 忧懈怠则思慎始而敬终。——唐· 魏征《谏太宗十思疏》 (3) 又如:审慎(周密而谨慎);失慎(疏忽);慎独(个人闲居独处时,也要小心谨慎,不可有越礼非分的念头);慎刑(谨于用刑);慎行(行为谨慎);慎言慎行(言行都十分小心注意);慎小事微(谨慎对待微小的事情);慎缄(小心谨慎,不说或少说话);慎小谨微(对细小的事也小心对待) (4) 警惕 载舟覆舟,所宜深慎。——唐· 魏征《谏太宗十思疏》 (5) 又如:慎微(警惕于事物细微之处) 副词 与“勿”、“毋”、“莫”等连用表示禁戒,相当于“务必”、“千万”等 慎勿学哥舒。——杜甫《潼关吏》 多谢后世人,戒之慎勿忘!——《玉台新咏·古诗为焦仲卿妻作》 动词 (1) 通“顺”( )。顺从,顺应;遵循,依顺本察仁义之本,天之意,不可不慎也。——《墨子·天志中》 夫侵主而产怨,此失君之所慎也。——《管子·任法》 主安近之,则慎比而不邪。——《荀子·仲尼》 百官慎职,而莫敢愉綖。——《吕氏春秋·勿躬》 不足,此皆所以慎产也。——《韩非子·外储说右上》 媚兹一人,应侯慎德。——《淮南子·缪称》 (2) 又如:慎比(顺从亲近);慎产(顺其求生的欲望) 英文翻译act with care, be cautious
方言集汇◎ 粤语:san6
◎ 客家话:[梅县腔] sem3 [宝安腔] sim3 [客语拼音字汇] sim3 [东莞腔] sin3 [陆丰腔] shim6 ◎ 潮州话:sim2(sím) [澄海、饶平、潮阳]sing2(síng) [揭阳]sêng2(séng) 宋本广韵廣韻目次:去二十一震
意思相近分类信息词性分类字数分类含数字词语含十二生肖词语描写人物的词语描写颜色的词语描写月份的词语描写季节的词语描写二十四节气的词语拼音首字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