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语释义
温带
(1) 南半球和北半球的极圈和回归线之间的地带,气候比较温和
引证解释
⒈ 自然地理学名词。指南北半球回归线和极圏之间的纬度带,分别称为南温带和北温带。这里没有太阳的垂直照射光线,气候比较温和。
温带的国语词典
地球上界于热带及寒带间的地区。约在南北回归线各自延伸四十三度至极圈,即南、北纬六十六度半附近区域。气候温和,四季分明,故称为「温带」。有北温带、南温带之分。
温带的网络释义
温带
温带造句
汉字详情
详细解释
名词
(1) (形声。从水,昷声。本义:水名)
(2) 古水名
(3) 即今贵州省遵义市东的洪江
(4) 即今南盘江上游
(5) 温江,岷江支流,在今四川省温江县
(6) 温度 。如:温暾(不冷不热);室温
(7) ∶热病
人有寒温之病,非操行之所及也。——《论衡·寒温》
(8) 古州名 。唐置,治所在今浙江省温州市,辖今永嘉、乐清、瑞安、平阳、文成、泰顺等县地
上无元年,始置温州…。——《读史方舆纪要》
(9) 姓
形容词
(1) 温暖,暖和
阴气温,故温气应之。——《论衡·寒温》
衣皮带茭,冬则不轻而温,夏则不轻而清。——《墨子·辞过》
温风始至。——《礼记·月令·季夏》
覆温之躯。——明· 刘基《诚意伯刘文成公文集》
四支犹温。——清· 袁枚《祭妹文》
(2) 又如:温清(冬温夏清);温谷(温暖的山谷);温房(温暖的房屋);温奥(温湿和暖);温煦(和暖);温庐(温馨和暖的房舍);温暾(煖而不热);温郁(温暖)
(3) 温和,温厚;和气
终温且惠,淑慎其身。——《诗·邶风·燕燕》
(4) 又如:温克(温和恭敬并有克制力);温念(亲切的思念);温仁(温和仁爱);温言(温和的言辞);温好(柔和优美);温实(温厚诚实);温愿(温厚恭谨);温诚(温厚诚朴);温富(温厚富足);温敏(温厚聪敏);温顾(温存);温柔乡(喻美色迷人之境);温栗(温和而严谨)
(5) 富足
其温厚矣。——《荀子·荣辱》。注:“足也。”
居皆温厚。——《汉书·张敝传》
(6) 又如:温厚(富足);温户(富裕人家)
(7) 用于敬称和祝颂之辞 。如:温犀秦镜(用以称颂官吏精明,善于断狱);温树不言(居官谨慎的赞语);温居暖房(庆贺乔迁新居);温旨(对皇帝旨意的敬称)
动词
(1) 加热;使暖和 。如:温毛了(用水温酒,使酒扑出来了);温炕(暖炕,暖床);把酒温一下
(2) 复习
温故而知新。——《礼记·中庸》
温《缁衣》一章。——清· 袁枚《祭妹文》
(3) 又如:温故知新;温故(复习学过的知识);温旧稿(比喻操旧业;干老营生);温课
(4) ∶补养
劳者温之…损者温之。——《素问》
(5) 通“蕴”。蕴藏,蕴积
饮酒温克。——《诗·小雅·小宛》。《笺》云:虽醉犹能温藉自持以胜。
柔色以温之。——《礼记·内则》。郑玄注:温藉也。
视其温辞,可以知其塞怨。——《春秋繁露·楚庄王》
治敢往,少温藉。——《汉书·酷吏义纵传》
英文翻译
方言集汇
◎ 客家话:[沙头角腔] wun1 [客英字典] vun1 [海陆丰腔] wun1 [梅县腔] wun1 [宝安腔] wun1 [东莞腔] wun1 [台湾四县腔] wun1
宋本广韵
小韻 | 反切 | 聲母 | 韻母 | 聲調 | 平水韻 | 等呼 | 韻攝 | 韻部 | 国际音标 | 罗马字 |
详细解释名词 (1) (象形。小篆字形,上面表示束在腰间的一根带子和用带的两端打成的结。下面象垂下的须子,有装饰作用。本义:大带,束衣的腰带) (2) 同本义 带,绅也。上象系佩之形。佩必有巾,从重巾。——《说文》 不说带。——《仪礼·士虞礼记》 之子无带。——《诗·卫风·有狐》 带裳幅舄。——《左传·桓公二年》 王遂披襟解带,留连不能已。——《世说新语·文学》 子墨子解带围城。——《墨子·公输》 (3) 又如:带冕(大带和冠冕);带围(腰围,腰带);带钩(皮革腰带上的金属钩。形状一端曲直,另一端为圆钮以承钩。有动物形的,也有铸花纹的);带头(旧时衣袍外腰带上的扣头,常镶以金、玉等装饰物) (4) 泛指狭长形条状物 而半山居雾若带然。——清· 姚鼐《登泰山记》 (5) 又如:裤带;鞋带 (6) 根据纬度和温度把地球表面分为5个大带的任一带 。如:温带 (7) 生物地理区的典型带状区。如:海洋滨岸带;南方生物带 (8) 以某种特殊性质、作用或成分为特征的地球物质(如岩石)的分带、分层或层系。如:饱和带 (9) 轮胎 。如:车带;里带;外带 (10) 妇科病名 。如:白带;赤带 动词 (1) 佩带 哙即带剑拥盾入军门。——《史记·项羽本纪》 带刀升座。——《隋书·礼仪志》 带长铗之陆离兮。——《楚辞·屈原·涉江》 (2) 又如:带甲(披戴盔甲的将士;又比喻战乱);带剑;带刀 (3) 携带 遗已聚敛得数斗焦饭,未展归家,遂带以从军。——《世说新语·德行》 应元带刀鞬出,跃马大呼于市曰。—— 清· 邵长蘅《青门剩稿》 (4) 又如:带了两本笨重的法律书去审判。又指具有…作为属性或特征。如:他把他的老习惯带进了新生活 (5) 抚养 。如:他是由一位农民大娘带大的 (6) 引导某人或某物 。如:带将(带,领);你带路,我们跟你走 (7) 兼管 谢为太傅长史被弹, 王即取作长史,带 晋陵郡。——《世说新语·言语》 (8) 具有某种标志或特征 。如:带叶子的橘子 (1) 表示两个动作同时进行,相当于“又” 。如:连说带比划的,就交上朋友了;带口(随口) (2) 表示附有较小的数量 你不是常常说,你才三十带点,日子还很长么?——沙汀《困兽记》 英文翻译belt, girdle, band, strap, zone
方言集汇◎ 粤语:daai2 daai3
◎ 潮州话:dua3 宋本广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