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丽
词语释义
词语解释
温婉典雅。
《后汉书·周荣传》:“臣伏惟古者帝王有所号令,言必弘雅,辞必温丽。” 晋 张华 《答何劭》诗之二:“发篇虽温丽,无乃违其情。” 宋 陈鹄 《耆旧续闻》卷十:“ 退之 豪放奇险则过之,而温丽清深则不及也。”
温和美丽。
清 蒲松龄 《聊斋志异·胡氏》:“新妇见姑嫜,温丽异常。”
引证解释
⒈ 温婉典雅。
引《后汉书·周荣传》:“臣伏惟古者帝王有所号令,言必弘雅,辞必温丽。”
晋张华《答何劭》诗之二:“发篇虽温丽,无乃违其情。”
宋陈鹄《耆旧续闻》卷十:“退之豪放奇险则过之,而温丽清深则不及也。”
⒉ 温和美丽。
引清蒲松龄《聊斋志异·胡氏》:“新妇见姑嫜,温丽异常。”
温丽的网络释义
温丽
汉字详情
详细解释
名词
(1) (形声。从水,昷声。本义:水名)
(2) 古水名
(3) 即今贵州省遵义市东的洪江
(4) 即今南盘江上游
(5) 温江,岷江支流,在今四川省温江县
(6) 温度 。如:温暾(不冷不热);室温
(7) ∶热病
人有寒温之病,非操行之所及也。——《论衡·寒温》
(8) 古州名 。唐置,治所在今浙江省温州市,辖今永嘉、乐清、瑞安、平阳、文成、泰顺等县地
上无元年,始置温州…。——《读史方舆纪要》
(9) 姓
形容词
(1) 温暖,暖和
阴气温,故温气应之。——《论衡·寒温》
衣皮带茭,冬则不轻而温,夏则不轻而清。——《墨子·辞过》
温风始至。——《礼记·月令·季夏》
覆温之躯。——明· 刘基《诚意伯刘文成公文集》
四支犹温。——清· 袁枚《祭妹文》
(2) 又如:温清(冬温夏清);温谷(温暖的山谷);温房(温暖的房屋);温奥(温湿和暖);温煦(和暖);温庐(温馨和暖的房舍);温暾(煖而不热);温郁(温暖)
(3) 温和,温厚;和气
终温且惠,淑慎其身。——《诗·邶风·燕燕》
(4) 又如:温克(温和恭敬并有克制力);温念(亲切的思念);温仁(温和仁爱);温言(温和的言辞);温好(柔和优美);温实(温厚诚实);温愿(温厚恭谨);温诚(温厚诚朴);温富(温厚富足);温敏(温厚聪敏);温顾(温存);温柔乡(喻美色迷人之境);温栗(温和而严谨)
(5) 富足
其温厚矣。——《荀子·荣辱》。注:“足也。”
居皆温厚。——《汉书·张敝传》
(6) 又如:温厚(富足);温户(富裕人家)
(7) 用于敬称和祝颂之辞 。如:温犀秦镜(用以称颂官吏精明,善于断狱);温树不言(居官谨慎的赞语);温居暖房(庆贺乔迁新居);温旨(对皇帝旨意的敬称)
动词
(1) 加热;使暖和 。如:温毛了(用水温酒,使酒扑出来了);温炕(暖炕,暖床);把酒温一下
(2) 复习
温故而知新。——《礼记·中庸》
温《缁衣》一章。——清· 袁枚《祭妹文》
(3) 又如:温故知新;温故(复习学过的知识);温旧稿(比喻操旧业;干老营生);温课
(4) ∶补养
劳者温之…损者温之。——《素问》
(5) 通“蕴”。蕴藏,蕴积
饮酒温克。——《诗·小雅·小宛》。《笺》云:虽醉犹能温藉自持以胜。
柔色以温之。——《礼记·内则》。郑玄注:温藉也。
视其温辞,可以知其塞怨。——《春秋繁露·楚庄王》
治敢往,少温藉。——《汉书·酷吏义纵传》
英文翻译
方言集汇
◎ 客家话:[沙头角腔] wun1 [客英字典] vun1 [海陆丰腔] wun1 [梅县腔] wun1 [宝安腔] wun1 [东莞腔] wun1 [台湾四县腔] wun1
宋本广韵
小韻 | 反切 | 聲母 | 韻母 | 聲調 | 平水韻 | 等呼 | 韻攝 | 韻部 | 国际音标 | 罗马字 | ||||||||||||
详细解释lí动词 (1) 通“罹”。遭遇;落入 鱼丽于罶。——《诗·小雅·鱼丽》 (2) 另见 lì形容词 (1) (形声。从鹿,丽声。其字本作“丽”,后加“鹿”,成为形声字。鹿形丽声,鹿成对,并驾。本义:成群;结伴;成对) (2) 成对。后作“俪” 丽,两也。——《小尔雅·广言》 丽钩芒与骖蓐收兮。——《汉书·扬雄传上》。师古曰:“丽,并驾也。” 丽马一圉。——《周礼·夏官·校人》 良马五之。——《诗·鄘风·干旄》。孔颖达疏引 三国魏· 王肃曰:“ 夏后氏驾两谓之丽。” 自扬、 马、 张、 蔡,崇盛丽辞。—— 刘勰《文心雕龙》 (3) 又如:丽限(指期限的上限与下限);丽偶(对偶);丽辞(对偶的辞句);丽泽(两个沼泽相连) (4) 美丽,漂亮 状貌甚丽。——《史记·平津侯主父列传》 妻子衣服丽都。——《战国策·齐策》 天生丽质难自弃。——白居易《长恨歌》 长安水边多丽人。——杜甫《丽人行》 (5) 又如:壮丽(雄壮而美丽);秀丽(清秀美丽);丽象(美丽的景象);丽姝(亦称姝丽。美女);丽春园(又叫丽春院。相传是名妓苏卿的住处,后因以称妓院或艺妓、歌女的住处) (6) 华丽,华靡 恶丽靡而不近,斥芬芳而不御。——《汉书·扬雄传下》 绮丽之艳说。——刘勰《文心雕龙》 (7) 又如:丽句(绮靡的文句);丽则(佳美而失法度);丽尔(华丽);丽谯(壮丽的高楼);丽靡(奢靡华丽) (8) 通“厉”。猛烈 西北曰厉风。——《淮南子·地形》 动词 (1) 结伴而行 若其五县游丽辩论之士,街谈巷议,弹射臧否。——汉· 张衡《西京赋》 (2) 依附;附着 日月丽乎天,百谷草木丽乎土。——《易·离》 丽土之毛。——徐光启《甘薯疏序》 (3) 又如:丽水(附着于水中);丽霄(附着在天空);丽紫(着上紫色) (4) 施;加 越兹丽刑。——《书·吕刑》 (5) 又如:丽兵(将武器施加于人) (6) 依法执行 。如:丽法(施行法律);丽徒(服刑的犯人) (7) 射中 射麋丽龟。——《左传·宣公十二年》 (8) 又如:丽龟(射中禽兽中心脊椎) (9) 依托 人无所丽。——《后汉书·张衡传》 (10) 系;拴 君牵牲,…既入庙门,丽于碑。——《礼记·祭义》 (11) 通“罹”。遭遇 鱼丽于罶。——《诗·小雅·鱼丽》 名词 (1) 数,数目 商之孙子,其丽不亿。(不止十万。)——《诗·大雅·文王》 (2) 另见 英文翻译beautiful, magnificent, elegant
方言集汇◎ 粤语:lai6
◎ 潮州话:li6 宋本广韵廣韻目次:去十二霽
意思相近分类信息词性分类字数分类含数字词语含十二生肖词语描写人物的词语描写颜色的词语描写月份的词语描写季节的词语描写二十四节气的词语拼音首字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