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楚

qīng chu [qing chu]
注音 ㄑ一ㄥ ㄔㄨˇ
词性 形容词

词语释义

清楚 qīngchǔ

(1) 清晰;明白;有条理

言词清楚
clear;distinct

(2) 清朗

不随红紫争妍媚,清楚精神自一家。——《醉翁谈录》
cool and bright

(3) 清峻严整

道院清楚
quiet and severe

词语解释

  1. 清晰;明白;有条理。

    后蜀 何光远 《鉴戒录·蜀门讽》:“ 蒋貽恭 本 江 淮 人,无媚世之諂,有咏人之才。全 蜀 士流,莫不畏惧。初见则言词清楚,不称是非,后来则脣吻张皇,便分丑美。”《儒林外史》第四五回:“等我把这件事料理清楚了,来接大哥。” 夏丏尊 叶圣陶 《文心》五:“ 大文 ,先把你的案头整理清楚。” 浩然 《艳阳天》第十一章:“ 马连福 说:‘分麦子的事儿不是早就说清楚了,你们怎么一个劲地穷嘀咕!’”

  2. 清朗。

    宋 罗烨 《醉翁谈录·烟花品藻》:“不随红紫争妍媚,清楚精神自一家。”

  3. 清峻严整。

    宋 林逋 《台城寺水亭》诗:“清楚曾经 晋 ,荒唐直到 隋 。” 明 汤显祖 《紫箫记·心香》:“ 善才姐 ,你做了仙娥,消瘦甚的?俺説道院清楚,胜却人间多少。”

  4. 整理。

    《英烈传》第六回:“只见这些和尚走来埋怨説:‘你把这些柴乱堆乱塞,到要我们替你清楚,你独自在此耍子。’”

  5. 犹齐楚。清洁整齐。

    《清平山堂话本·五戒禅师私红莲记》:“虽然女子,却只打扮如男子,衣服、鞋袜,头上头髮,前齐眉,后齐项,一似个小头陀,且是生得清楚,在房内茶饭针线。”《警世通言·玉堂春落难逢夫》:“公子看那女子,人物清楚,比门前站的,更胜几分。”

  6. 了解。

    吉学霈 《洛阳桥上》:“当然啦,我清楚咱们的干部不会打人,也不会骂人。”

引证解释

⒈ 清晰;明白;有条理。

后蜀何光远《鉴戒录·蜀门讽》:“蒋貽恭本江淮人,无媚世之諂,有咏人之才。全蜀士流,莫不畏惧。初见则言词清楚,不称是非,后来则脣吻张皇,便分丑美。”
《儒林外史》第四五回:“等我把这件事料理清楚了,来接大哥。”
夏丏尊叶圣陶《文心》五:“大文,先把你的案头整理清楚。”
浩然《艳阳天》第十一章:“马连福说:‘分麦子的事儿不是早就说清楚了,你们怎么一个劲地穷嘀咕!’”

⒉ 清朗。

宋罗烨《醉翁谈录·烟花品藻》:“不随红紫争妍媚,清楚精神自一家。”

⒊ 清峻严整。

宋林逋《台城寺水亭》诗:“清楚曾经晋,荒唐直到隋。”
明汤显祖《紫箫记·心香》:“善才姐,你做了仙娥,消瘦甚的?俺説道院清楚,胜却人间多少。”

⒋ 整理。

《英烈传》第六回:“只见这些和尚走来埋怨説:‘你把这些柴乱堆乱塞,到要我们替你清楚,你独自在此耍子。’”

⒌ 犹齐楚。清洁整齐。

《清平山堂话本·五戒禅师私红莲记》:“虽然女子,却只打扮如男子,衣服、鞋袜,头上头髮,前齐眉,后齐项,一似个小头陀,且是生得清楚,在房内茶饭针线。”
《警世通言·玉堂春落难逢夫》:“公子看那女子,人物清楚,比门前站的,更胜几分。”

⒍ 了解。

吉学霈《洛阳桥上》:“当然啦,我清楚咱们的干部不会打人,也不会骂人。”

清楚的国语词典

清晰明白。

清楚的网络释义

清楚 (汉语词语)

  • 清楚,指清晰;明白;有条理。见后蜀 何光远 《鉴戒录·蜀门讽》:“ 初见则言词清楚,不称是非,后来则脣吻张皇,便分丑美。”
  • 清楚的翻译

    英语: clear, distinct, to understand thoroughly, to be clear about
    德语: klar, deutlich, im Klaren sein (Adj)​
    法语: comprendre, savoir, clair, net, explicite

    清楚造句

    由于地址没写清楚,致使信件无法投递。
    文章写得很好,层次清楚,前后呼应。
    这件事很复杂,不是三言两语能说清楚的。
    叙述一件事要把它的前因后果交代清楚。
    一个人做事出于好心,还是出于歹意,大家看得很清楚,用不着自己表白。
    事情还没有调查清楚,不能急于下结论。
    为了叫大家看清楚,老师又重新演示了一遍。
    老师夸奖我作文层次清楚,语言通顺。
    叙述一件事,要把它的来龙去脉说清楚。
    对这件事,你是局内人,应该很清楚。
    这个问题涉及面很广,几句话说不清楚。
    你要把缺课的原因向老师说清楚,要不老师会以为你无故旷课。
    他竭力要把自己的意思说清楚。
    这篇作文的缺点是条理不够清楚。
    这件事还没有调查清楚,暂时不能公开。
    老师把学杂费查点清楚,交到财务室。
    他经历坎坷,三言两语说不清楚。
    记一件事,一定要把事情的起因、经过和结果交代清楚。
    写记事的文章,要把事情的来龙去脉交代清楚。
    你把情况说清楚,大家会谅解你的。

    汉字详情

    qīng [qing]
    部首: 331
    笔画: 11
    五笔: IGEG
    五行:
    吉凶:
    姓名学: 姓,常用字
    仓颉: EQMB
    四角: 35127

    详细解释

    形容词

    (1) (形声。从水,青声。“青”,碧绿透彻,也有表意作用。本义:水清)

    (2) 同本义。与“浊”相对

    沧浪之水清兮。——《孟子》

    河水清且涟猗。——《诗·魏风·伐檀》

    举身赴清池。——《玉台新咏·古诗为焦仲卿妻作》

    临清流而赋诗。——晋· 陶渊明《归去来兮辞》

    发之欲其清。——唐· 柳宗元《柳河东集》

    水尤清冽。——唐· 柳宗元《至小丘西小石潭记》

    (3) 又如:清直(河水清澈顺流貌);清波(清澈的水流);清泚(清清的河水);清涟(清澈的细水波);清活活(水清澈而流动貌);清照(清澈明亮);清悠悠(清澈明亮貌);清深(水色清澈);清酤(清圣。清酒);清雨(清净的雨);清英(清酒);清茗(清茶)

    (4) 清洁;洁净;纯洁

    京室密清。——张衡《东京赋》

    圣人守清道而抱雌节。——《淮南子·原道》

    身中清。——《书·微子》

    太清之始也。——《淮南子·本经》

    伏清白以死直兮。——《楚辞·离骚》

    (5) 又如:清人(纯洁的人);清交(纯洁的交情);清休(纯洁美善);清行(纯洁的品行)

    (6) 清明

    视若清明。——《礼记·玉藻》

    中心不定,则外物不清。——《荀子·解蔽》。注:“明审也。”

    (7) 又如:清化(清明的教化);清治(清明的治绩)

    (8) 清凉

    清有余也。——《吕氏春秋·有度》

    其候清切。——《素问·五常正大论》。注:“大凉也。”

    清风半夜鸣蝉。——宋· 辛弃疾《西江月》

    清风徐来。——明· 魏学洢《核舟记》

    (9) 又如:清快(清凉爽快);清风明月(清凉的风,明亮的月);清宫(清凉的宫室);清室(清凉的屋室);清软(清凉柔和)

    (10) 清冷,凄清

    渌水荡漾清猿啼。——唐· 李白《梦游天姥吟留别》

    清角吹寒。——宋· 姜夔《扬州慢》

    更那堪冷落清秋节。——宋· 柳永《雨霖铃》

    (11) 清平;太平

    当纣之时,居 北海之滨,以待天下之清也。——《孟子·万章下》

    (12) 又如:清世(清平盛世);清夷(清平安定)

    (13) 寂静

    以其境过清,不可久居。——柳宗元《至小丘西小石潭记》

    (14) 清雅高尚

    举世皆浊我独清,众人皆醉我独醒。——《楚辞·渔父》

    (15) 又如:清修如鹤(指人品高洁);清立(清高特立);清抗(清高超拔)

    (16) 清白

    正直清廉而谦者,宜歌风。——《史记·乐书》

    (17) 又如:清廉(清白廉洁);清心涂胆(心地清白,肝胆可照);清洁(贞洁);清操(清白的操守);清臣(志行清白的人)

    (18) 清静;恬静

    太清之始也,和顺以寂漠。——《淮南子》

    (19) 又如:清淡天和(清净淡泊,远离尘世);清冲(恬静淡泊);清佚(清静安逸)

    (20) 清正

    清徽雅量,众议攸归。——《晋书·殷浩等传论》

    吴郡张融,清抗绝俗,虽王公贵人,视之傲如也。——《南史》

    (21) 又如:清耿耿(清正耿直);清抗(清高正直);清良(清正贤良);清忠(清正忠诚);清徽(清正的风操。高雅的谈吐);清劲(清正刚直)

    (22) 清廉

    夙夜惟寅,直哉惟清。——《书·舜典》

    少嗜学,履尚清鲠。——《新唐书·赵宗儒传》

    (23) 又如:清鲠(清廉鲠直):清俭(清廉俭朴);清头(清廉);清己(以清廉之德要求自己);清公(清廉公正)

    (24) 清香、清馨、清醇

    香远益清。——宋· 周敦颐《爱莲说》

    (25) 无余

    六月之内交清。——《广东军务记》

    (26) 清雅 。如:清微淡远(清雅深远;雅静悠远);清而不寒(清雅而不寒怆);清古(清雅古朴);清吟(清雅吟诵);清旨(清雅美好);清坐(清雅的席位)

    (27) 通“精”。纯粹

    清神生心,心生规,规生矩。——《管子·轻重己》

    其气不清则欲瞑。——《灵枢·大惑论》

    名词

    (1) 朝代名 。公元1616—1911年,满族人爱新觉罗·努尔哈赤所建。初名后金,1636年改为清。1644年入关,定都北京

    视清季有加。——孙文《黄花冈七十二烈士事略序》

    (2) 滤去酒糟的甜酒

    (3) 又如:清酌庶羞(祭祀用酒和众多佳肴)

    (4) 通“圊”。粪槽,厕所

    修採清,易道路。——《荀子·王制》

    (5) 姓

    动词

    (1) 清理 。如:清定(清理考核);清宫(清理宫室);清剔(清理除去);清仓(清理仓库);清产核资(清理财产,核定资金)

    (2) 清除

    请诛晁错,以清君侧。——《汉书·晁错传》

    (3) 又如:清跸(帝王出行时清除道路,禁止行人;也作属某人管辖,不受别人侵扰的地盘,含敬意);清革(清除);清烟道

    (4) 付款结 。 如: 帐清了吗

    (5) 数 。如:清一清行李的件数

    英文翻译

    clear, pure, clean; peaceful

    方言集汇

    ◎ 粤语:ceng1 cing1
    ◎ 客家话:[陆丰腔] cin1 ciang1 [梅县腔] ciang1 cin1 [宝安腔] cin1 [东莞腔] cin1 [沙头角腔] cin1 [客语拼音字汇] qiang1 qin1

    宋本广韵

    廣韻目次:下平十四清
    小韻反切聲母韻母聲調平水韻等呼韻攝韻部罗马字
    七情清開平聲開口三等chieng/cieng
    chǔ [chu]
    部首: 420
    笔画: 13
    五笔: SSNH
    五行:
    吉凶:
    姓名学: 姓,常用字,多用男性
    仓颉: DDNYO
    四角: 44801

    详细解释

    名词

    (1) (形声。从林,疋( shū)声。本义:灌木名。又名荆,牡荆)

    (2) 同本义 。落叶灌木,开青色或紫色的穗状小花,鲜叶可入药,或小乔木,枝干坚韧,可做杖

    楚,丛木也。一名荆。——《说文》

    言刈其楚。——《诗·周南·汉广》

    不流束楚。——《诗·王风·扬之水》

    夏楚二物。——《礼记·学记》

    楚扑长如笴。——《仪礼·乡射礼》

    民无箠楚之忧。——《汉书·汉延寿传》

    (3) 又如:楚棘(荆棘);楚焞(古时占卜用以灼龟的木棒。以荆木制成);楚藿(用荆条做的捕鱼笼);楚楚(丛生的样子;鲜明的样子);楚木(丛生之木);楚林(丛林)

    (4) 周朝时国名

    (5) 周代诸侯国,战国时七雄之一。熊绎受封于周成王,立国于荆山一带,都丹阳(今湖北秭归东南)。周人称为荆蛮。后建都于郢(今湖北江陵西北纪王城)。春秋战国时国势强盛,疆域由湖北、湖南扩展到今河南、安徽、江苏、浙江、江西和四川。战国末,屡败于秦,公元前223年为秦所灭

    (6) 秦楚之际,陈胜在陈县(今河南淮阳)建立张楚政权,自号楚王;汉元年,项羽自立为西楚霸王,都下邳(今江苏睢宁西北),汉六年,国除

    (7) 五代十国之一。马殷据今湖南,都长沙,称楚王。后为南唐所灭

    (8) 姓

    形容词

    (1) 酸辛痛苦

    慷慨含辛楚。——陆机诗

    妇始楚而谢,终泣而对曰…——李朝威《柳毅传》

    (2) 又如:楚辱(苦痛与耻辱);楚痛(痛苦);楚酷(痛楚)

    (3) 齐整;清晰

    笾豆有楚。——《诗·小雅·宾之初筵》

    (4) 又如:一清二楚;楚洁(整洁);楚楚可爱(形容陈设整齐,令人喜爱)

    (5) 鲜艳,华丽

    不韦使楚服而见。——《战国策·秦策》

    衣裳楚楚。——《诗·曹风·蜉蝣》

    (6) 又如:楚服(美盛的服饰);楚丽(华美绚丽)

    (7) 伧俗,粗俗 。如:楚鞋(粗糙的鞋,草鞋);楚剌(粗莽乖戾)

    动词

    (1) 拷打

    入狱楚掠。——《新唐书·严郢传》

    (2) 又如:楚挞(笞打,拷打);楚拷(拷打)

    英文翻译

    name of feudal state; clear

    方言集汇

    ◎ 粤语:co2
    ◎ 客家话:[海陆丰腔] cu3 co3 [客英字典] cih3 [台湾四县腔] cu3 co3 [梅县腔] ze3 co3 chui3 [陆丰腔] cih3 [东莞腔] co3 [宝安腔] co3 [客语拼音字汇] co3 cu3 [沙头角腔] co3
    ◎ 潮州话:co2

    宋本广韵

    廣韻目次:上八語
    小韻反切聲母韻母聲調平水韻等呼韻部韻攝罗马字国际音标
    創舉上聲開口三等chriox/chvvʧʰĭo

    清楚的同拼音词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