涵浸

hán jìn [ han jin]
注音 ㄏㄢˊ ㄐ一ㄣˋ

词语释义

浸渍,滋润。 指水利灌溉。 谓潮浪盖没海滩。

词语解释

  1. 浸渍,滋润。

    《新唐书·韩愈传赞》:“讨究儒术,以兴典宪,薰醲涵浸,殆百餘年,其后文章稍稍可述。”

  2. 指水利灌溉。

    宋 叶适 《陈叔向墓志铭》:“今果行此,则 真 、 滁 、 和 涵浸失业, 濠 、 光 、 安丰 怨不保护。”

  3. 谓潮浪盖没海滩。

    明 方孝孺 《观海楼记》:“於其摩盪涵浸之势,可以作吾气。”

引证解释

⒈ 浸渍,滋润。

《新唐书·韩愈传赞》:“讨究儒术,以兴典宪,薰醲涵浸,殆百餘年,其后文章稍稍可述。”

⒉ 指水利灌溉。

宋叶适《陈叔向墓志铭》:“今果行此,则真、滁、和涵浸失业, 濠、光、安丰怨不保护。”

⒊ 谓潮浪盖没海滩。

明方孝孺《观海楼记》:“於其摩盪涵浸之势,可以作吾气。”

涵浸的网络释义

涵浸

  • 涵浸
  • (1).浸渍,滋润。《新唐书·韩愈传赞》:“讨究儒术,以兴典宪,薰醲涵浸,殆百馀年,其后文章稍稍可述。”
  • (2).指水利灌溉。 宋 叶适 《陈叔向墓志铭》:“今果行此,则 真 、 滁 、 和 涵浸失业, 濠 、 光 、 安丰 怨不保护。”
  • (3).谓潮浪盖没海滩。 明 方孝孺 《观海楼记》:“於其摩汤涵浸之势,可以作吾气。”
  • 汉字详情

    hán [han]
    部首: 331
    笔画: 11
    五笔: IBIB
    五行:
    吉凶:
    姓名学: 常用字,多用男性
    仓颉: EUNE
    四角: 37172

    详细解释

    形容词

    (1) (形声。从水,圅声。本义:水泽众多) 同本义

    涵,水泽多也。——《说文》

    涵泳乎其中。——左思《吴都赋》

    涵,沉也。——《方言》十

    (2) 又如:涵碧(形容水色碧绿深沉)

    动词

    (1) 浸润;滋润

    僭始既涵。——《诗·小雅·巧言》。按,谓浸润渐渍也。传训容,谓借为含

    (2) 又如:涵煦(滋润覆照);涵濡(滋润,浸渍);涵浸(浸渍,滋润);涵畅(滋润化育,使之发扬);涵润(滋润)

    (3) 包含,包容 。如:涵容(包容;包涵);涵沈(含藏);涵映(包含映照)

    (4) 包涵,宽容 。如:涵忍(包涵容忍);涵谅(包涵原谅);涵容(包涵;宽容)

    (5) 沉浸 。如:涵泳(在水中潜行。即游泳,沉浸,薰陶);涵浸(浸渍,滋润)

    名词

    涵洞 。如:桥涵

    英文翻译

    soak, wet; tolerate, be lenient

    方言集汇

    ◎ 粤语:haam4
    ◎ 客家话:[宝安腔] ham2 [客语拼音字汇] ham2 [台湾四县腔] ham2 [梅县腔] ham2 [海陆丰腔] ham2 [客英字典] ham2

    宋本广韵

    廣韻目次:下平二十二覃
    小韻反切聲母韻母聲調平水韻等呼韻攝韻部国际音标罗马字
    胡男平聲開口一等ɣɒmghom/hom
    jìn [jin]
    部首: 331
    笔画: 10
    五笔: IVPC
    五行:
    仓颉: ESME
    四角: 37147

    详细解释

    名词

    (1) (形声。从水,籀文寝声。本义:古水名。浸水) 同本义

    浸,浸水也。出 魏郡 武安东北,入 呼沱水。——《说文》。 朱骏声按,出今 河南彰德府武安县,入 虖沱河。

    (2) 又如:巨浸(大湖)

    英文翻译

    soak, immerse, dip, percolate

    方言集汇

    ◎ 粤语:zam3
    ◎ 客家话:[台湾四县腔] zim5 [东莞腔] zim5 [沙头角腔] zim5 [梅县腔] zim5 [海陆丰腔] zim5 [客语拼音字汇] jim4 [陆丰腔] zim5 [客英字典] zim5 [宝安腔] zim5

    宋本广韵

    廣韻目次:下平二十一侵
    小韻反切聲母韻母聲調平水韻等呼韻部韻攝罗马字国际音标
    七林侵A平聲開口三等侵Achim/cimtsʰĭĕ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