涝灾

lào zāi [ lao zai]
繁体 澇災
注音 ㄌㄠˋ ㄗㄞ

词语释义

涝灾 làozāi

(1) 因雨水过多而造成庄稼被淹没的灾害

damage or crop failure caused by waterlogging

词语解释

引用解释

因雨水过多而造成庄稼被淹没的自然灾害。如:他们靠群众的力量,战胜了涝灾,夺得了丰收。

引证解释

⒈ 因雨水过多而造成庄稼被淹没的自然灾害。

如:他们靠群众的力量,战胜了涝灾,夺得了丰收。

涝灾的国语词典

因大雨而造成农作物大量减产的灾害。

如:「这次华南涝灾造成上百万人流离失所。」

涝灾的网络释义

涝灾

  • 涝灾:由于地表积水,地面径流不能及时排除,农田积水超过作物耐淹能力,造成农业减产的灾害。造成农作物减产的原因是,积水深度过大,时间过长,使土壤中的空气相继排出,造成作物根部氧气不足,根系部呼吸困难,并产生乙醇等有毒有害物质,从而影响作物生长,甚至造成作物死亡。
  • 涝灾造句

    今年有些地方发生了涝灾。
    亚洲、非洲、美洲和大洋洲都发生过巨大的洪涝灾害。
    这一年祖国长江流域发生历年罕见的洪涝灾害,江帆耳闻目睹了一些媒体报道后,深为忧虑!他为此专门召开董事会。
    八一军歌嘹亮,人民生活安康。地震洪涝灾害,战士冲到前方,为国为民守卫,为爱为美护航。向最可爱的人致敬,祝建军节快乐!
    渭河下游洪泛区由于频繁的洪涝灾害和不合理的土地利用方式,使得土地风险问题日益突出,直接制约了渭河流域下游洪泛区的经济发展。
    农田灌排能力明显提高,抗御干旱、洪涝灾害能力得到加强。
    解放前,我的家乡一遇到洪涝灾害,村民们便扶老携幼,四处逃荒。
    此外,水利不足,防涝抗旱技术落后也加剧了旱涝灾害的严重性。
    研究结果为制定苏州河沿岸排水系统改造方案,控制上海市区雨涝灾害提供了可靠依据。
    植树造林功万代,造福子孙千千万。今日栽下小树苗,明日长成栋梁材。防风固沙守土地,美化环境空气鲜。绿树成荫心情好,再无洪涝灾害年。植树节到了,快快行动,建设美好家园!
    这些措施都是为了预防暴雨或山洪造成的涝灾。
    二是江苏、安徽要利用降水过程及时移栽一季稻,完成夏播工作;在做好蓄水的同时,注意防范强降水可能引发的洪涝、渍涝灾害。
    南亚东部、中南半岛湄公河三角洲雨季降水频繁,引发严重洪涝灾害。
    本文对青海省洪涝灾害的严重情况作了分析,针对产生洪涝灾害的主要原因,提出各项防治对策。
    去年,我的家乡遭受了特大的洪涝灾害。
    我们要大力兴修水利,免除旱涝灾害。
    沿主河道的城镇将遭受更多的洪涝灾害。
    吴晓颖)连日来,四川省川东北地区持续降雨造成巴中、广元、德阳等地发生暴雨洪涝灾害,当地群众生命财产受到重大损失。
    由于联绵不断的阴雨,导致洪涝灾害频发,德国东部和南部遭遇了百年不遇的洪水,灾区的直接损失非常严重。
    平原地区一般河网密度高,河道比降小,水流流泄不畅,极易造成内涝灾害。

    汉字详情

    lào [lao]
    部首: 331
    笔画: 10
    五笔: IAPL
    五行:
    姓名学:
    仓颉: ETBS
    四角: 34127

    详细解释

    动词

    (1) 水淹没;雨多成灾

    雨久成水,故其域恒涝也。——《晋书·袁甫传》

    (2) 又如:涝漉(浸润其中);涝疏旱溉(指庄稼受涝应排水,受旱应灌溉);沥涝(沥水淹了庄稼);内涝(地势低洼,积水不能及时排水而造成的涝灾);涝洼地(低洼易淹的田地)

    (3) 浇水,灌溉

    公今早晚班春去,强劝涝田补岁饥。——宋· 王安石《和钱学士喜雪》

    名词

    (1) 大水;淹没田地的积水 。如:排涝(排除田地里过多的积水,使农作物免受涝灾);旱涝无常

    (2) 奶酪

    什么叫做涝?…原来是牛奶。——清· 蘧园《负曝闲谈》

    英文翻译

    inundate, flood; torrent

    方言集汇

    ◎ 粤语:lou6
    ◎ 潮州话:lau3

    宋本广韵

    zāi [zai]
    部首: 414
    笔画: 7
    五笔: POU
    五行:
    仓颉: JF
    四角: 30809

    详细解释

    名词

    (1) (会意。甲骨文字形,象火焚屋的形状。小篆从川,表水;从火。水火都是灾祸之源。本义:火灾)

    (2) 同本义

    天火曰烖,从火,哉声。古文从才,籀文从巛声。——《说文》。或体灾。

    大者曰灾,小者火。——《公羊传·襄公九年》

    国曰灾,邑曰火。——《谷梁传·昭公九年》

    火所烧灭之余曰烖,言其余物如是也。——《释名》

    凡火,人火曰火,天火曰灾。——《左传·宣公十六年》

    夏四月,陈灾。(陈地发生火灾。)——《左传·昭公九年》

    (3) 又如:灾火(火灾);灾燀(火灾)

    (4) 灾害,祸患

    大烖。——《周礼·司服》。注:“水火为害。”

    祸烖杀礼。——《周礼·掌客》。注:“新有兵寇水火也。”

    国有大故天烖。——《周礼·大祝》。注:“疫疠水旱也。”

    灾及其身。——《荀子·臣道》

    天灾降戾。(戾:猛,凶)——《国语·周语》

    (5) 又如:灾晦(灾祸;恶运);灾燀(灾祸;灾难);天灾(自然灾害);受灾(遭受灾害);灾殃(灾难);灾兵(战争的灾难);灾疫(指疫疠这种灾祸);灾时(灾变的时间);灾疚(祸患疾苦);灾毒(祸患);灾故(灾患);灾魔(祸患;灾难)

    (6) 罪恶

    灾,纪也。——《谷梁传》。范宁注:“灾,谓罪恶;纪,治理也。”

    动词

    (1) 伤害,使受灾害

    人君失政,天为异;不改,灾其人民;不改,乃灾其身也。——《论衡》

    (2) 焚烧

    滥炎妄起,灾宗庙,烧宫馆。——《汉书》

    英文翻译

    calamity, disaster, catastrophe

    方言集汇

    ◎ 粤语:zoi1
    ◎ 客家话:[海陆丰腔] zai1 [东莞腔] zai1 [台湾四县腔] zai1 [客英字典] zai1 [宝安腔] zai1
    ◎ 潮州话:zai1

    宋本广韵

    廣韻目次:上平十六咍
    小韻反切聲母韻母聲調平水韻等呼韻部韻攝罗马字国际音标
    祖才平聲開口一等cai/zoitsɒ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