派遣

pài qiǎn [ pai qian]
注音 ㄆㄞˋ ㄑ一ㄢˇ
词性 动词

词语释义

派遣 pàiqiǎn

(1) 以赋予或给予正式证件或授权的证明文件的方式委派

派遣至外国的全权大使、公使、领事
accredit

(2) 派往某特定目的地

要求派遣两个连队到前线
dispatch

(3) 命令地位低的人去干某事

派遣她的仆人们去把每个旮旯儿都擦亮
mission

词语解释

  1. 差使人到某处做某事。

    老舍 《四世同堂》六:“ 日本 人一时绝难派遣成千成万的官吏来,而必然要用些不抗 日 的人们去办事。” 刘白羽 《火光在前》第一章:“他一九三三年奉党的派遣,在这 洪湖区 湖沼地带打过一年游击。”

引证解释

⒈ 差使人到某处做某事。

老舍《四世同堂》六:“日本人一时绝难派遣成千成万的官吏来,而必然要用些不抗日的人们去办事。”
刘白羽《火光在前》第一章:“他一九三三年奉党的派遣,在这洪湖区湖沼地带打过一年游击。”

派遣的国语词典

差遣、派任。

如:「他长期派遣在外,最近要轮调回国了。」

派遣的网络释义

派遣

  • 派遣,是指劳动力输出,也可称为劳务派遣。派遣是由派遣公司作为员工的法定雇主,用工单位同派遣公司签订劳务派遣协议,用工单位负责派遣员工的工作管理,派遣公司负责派遣员工的人事管理,即用工单位人事行政管理的大部分工作,通常包括为派遣员工办理录用退工手续、工资发放、各类社会保险、住房公积金、代扣代缴个人所得税、福利发放、档案接转、户口落实等双方约定好的工作。为用工单位实现“用人不管人,用人不养人,增效不增支”的最大人力资源管理效益。
  • 派遣的翻译

    英语: to send (on a mission)​, to dispatch
    德语: entsenden, schicken (V)​
    法语: envoyer

    派遣造句

    我们准备派遣代表团去各友好城市访问。
    我国常派遣代表团出国访问。
    受上级派遣,他去了西藏。
    他刚毕业,就被派遣到西北搞地矿调查去了。
    战士们严阵以待时刻听候派遣。
    据说有很多的派遣员工都遭受到了类似于正式员工不把工作交接给自己做之类的不平等待遇,从而患上了抑郁症,而且来自于这些患上了抑郁症的派遣员工的求助咨询在逐渐增加。
    微笑是生命中的一个航标;微笑是派遣苦闷的一方良药;微笑是迷惘徘徊是的催醒剂。
    世界各国乐此不疲的寻找着全球贸易路线并且不断派遣船只探路,这次他们看到了希望。
    我只派遣你为报喜者和警告者。
    将军派遣一支大部队去包围机场。
    先知啊!我确已派遣你为见证,为报喜者,为警告者。
    然而通过向周围的高地派遣步兵,军队得以迅速包抄这队伏兵。
    我询问了大公司,大学和政府派遣特派团这类向中国输入外来人口的机构。
    在一些地方,像是第十九世纪的法国中,城市婴儿被派遣去在国家中变湿护士。
    年,南非与博茨瓦纳也派遣了军队到莱索托以维持秩序。
    我们已经收到原诉后正在准备派遣这块邮件的通知。
    米勒先生被作为特使派遣去参加和平谈判。
    派遣无资格的球员上场比赛,其后果可见下文第3点。
    人类玩家完成建造兵营,并派遣工程兵去侦察敌方阵营。
    我们派遣了一个团去执行特殊任务。

    汉字详情

    pài [pai]
    部首: 331
    笔画: 9
    五笔: IREY
    五行:
    吉凶:
    姓名学: 常用字
    仓颉: EHHV
    四角: 32132

    详细解释

    名词

    (1) (形声。本义:水的支流)

    (2) 同本义

    派,别水也。——《说文》

    百川派别。——左思《吴都赋》

    九派乎浔阳。—— 郭璞《江赋》

    茫茫九派流中国,沉沉一线穿南北。——毛泽东《菩萨蛮·黄鹤楼》

    (3) 又如:九派(一般指长江的很多支流);派流(水的支流)

    (4) 泛指江河的流水 。如:派合(水流汇合)

    (5) 人物、事物的系统、流别 。如:派演天潢(宗族的支派。天潢:皇族);党派;左派;新派;旧派;宗派;死硬派;保守派;宫廷派;派衍(宗教支派,繁衍)

    (6) 气派;风度 。如:派势(派头,气派);派式(派头,模样);派阔(派头);文艺复兴派的油画;正派;官僚派

    (7) 由牛奶、奶油、面粉和不同馅料做成的饼。多作为甜食在饭后吃 。如:苹果派;巧克力派

    动词

    (1) 派遣;差遣 。如:派散(分派散发);派人去办;派拨(调遣);选派(挑选派遣)

    (2) 分配;分摊 。如:派粮;派款;摊派;派索(摊派索取);派开(分配开来);派征(摊派征收);派取(分摊收取);派赏(分配赏给)

    (3) 安排 。如:派拨(安排)

    (4) 指责 。如:派不是(指责;数落)

    量词

    (1) 用于景色、气象、声音、语言等,前面用“一”字 。如:一派新气象;一派胡言

    英文翻译

    school of thought, sect, branch

    方言集汇

    ◎ 粤语:paai1 paai3
    ◎ 客家话:[台湾四县腔] pai5 [东莞腔] pai5 [海陆丰腔] pai5 [梅县腔] pai5 [沙头角腔] pai5 [客英字典] pai5 [宝安腔] pai5 [客语拼音字汇] pai4 [陆丰腔] pai5
    ◎ 潮州话:pai3

    宋本广韵

    廣韻目次:去十五卦
    小韻反切聲母韻母聲調平水韻等呼韻部韻攝罗马字国际音标
    匹卦佳開去聲開口二等phreh/phaehpʰai
    qiǎn [qian]
    部首: 306
    笔画: 13
    五笔: KHGP
    五行:
    仓颉: YLMR
    四角: 35307

    详细解释

    动词

    (1) (形声。从辵( chuò)。本义:释放)

    (2) 同本义

    遣,纵也。——《说文》

    遣之日读诔。——《周礼·太史》。注:“谓祖庙之庭,大奠将行时也。”

    大丧饰遣车。——《周礼·巾车》

    书遣于策。——《仪礼·既夕礼》

    遣车视牢具。——《礼记·杂记》。“送葬载牲体之车也。”

    遣车一乘。——《礼记·檀弓》。注:“人臣赐车马者,乃得有遣车”。按,此字古专于用凶礼。

    (3) 又如:遣俘(遣还俘虏);遣还(犹遣返)

    (4) 派。派去

    赵王于是遂遣 相如奉璧西入 秦。——《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

    权意不欲遣质。——《三国志·周瑜传》注

    乃遣张良往立 信为 齐王,征其兵击 楚。——《史记·淮阴侯列传》

    愿勿遣。——汉· 刘向《列女传》

    王终遣之。

    太守即遣人随其往,寻向所志。——《桃花源记》

    遣李进诚。——《资治通鉴·唐纪》

    (5) 又如:调遣(调派;差遣);差遣(分派到外面去工作);遣使(派遣使者);遣人去请医生;遣价(差遣仆人);遣官(派遣官员);遣员(差遣人员);遣军(派遣军队)

    (6) 贬谪;放逐

    姜氏与 子犯谋醉而遣之。——《左传·僖公二十三年》

    遣归故郡。——《汉书·孔光传》

    帝不悦而遣太子。——《潜夫论》

    (7) 又如:遣归(贬谪、释放或休弃而令归);遣谪(流放边远地区);遣刑(清代放逐犯人到极边远的地方去服苦役的刑罚);遣斥(斥逐);遣犯(指放逐在边地服刑的囚犯);遣流(发配,流放)

    (8) 发送;打发

    笑而遣之。——宋· 欧阳修《归田录》

    婿固不遣。——明· 崔铣《洹词·记王忠肃公翱三事》

    厚资而遣之。——清· 周容《芋老人传》

    时方冬停遣。——清· 方苞《狱中杂记》

    (9) 又如:遣日(打发时光,消遣);遣书(发信);遣发(打发,排遣);遣闲(打发闲暇);遣嫁(出嫁);自遣(排遣愁闷,安慰自己)

    (10) 古时指丈夫休弃妻子 。如:遣行(谓妻子被丈夫休弃离去)

    (11) 抒发

    奈何天,伤怀日,寂寥时,试遣愚衷。——《红楼梦》

    (12) 又如:遣哀(抒发哀思);遣欲(排除欲念);遣除(犹排除);遣恶(除恶)

    (13) 运用 。如:遣用(使用,运用)

    (14) 白天雨止放晴 。如:遣昼(久雨至午稍停)

    (15) 使,让 。如:遣令(犹指使);遣唤(犹传唤)

    英文翻译

    send, dispatch; send off, exile

    方言集汇

    ◎ 粤语:hin2
    ◎ 客家话:[沙头角腔] kien3 [客英字典] ken3 kien3 [海陆丰腔] kien3 [台湾四县腔] kien3 [客语拼音字汇] hian3 [宝安腔] ken3 [梅县腔] kian3 [东莞腔] ken3

    宋本广韵

    廣韻目次:上二十八獮
    小韻反切聲母韻母聲調平水韻等呼韻攝韻部国际音标罗马字
    去演仙A開上聲開口三等仙Akʰĭɛnkhjenx/qiee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