派势

pài shì [ pai shi]
繁体 派勢
注音 ㄆㄞˋ ㄕˋ

词语释义

派头;气派。

词语解释

  1. 派头;气派。

    鲁迅 《书信集·致萧军、萧红》:“﹝《东方杂志》﹞不久却就给我一封官式的信,今附上,可以看看大书店的派势。” 克非 《春潮急》二三:“﹝ 柳永凤 ﹞一走上大殿便笑道:‘哟!你们搞得好派势。’” 康濯 《春种秋收·三面宝镜》:“有些干部实在看不惯他那股派势, 老来旺 更气的胡子飘飘像刮风。”

引证解释

⒈ 派头;气派。

鲁迅《书信集·致萧军、萧红》:“﹝《东方杂志》﹞不久却就给我一封官式的信,今附上,可以看看大书店的派势。”
克非《春潮急》二三:“﹝柳永凤﹞一走上大殿便笑道:‘哟!你们搞得好派势。’”
康濯《春种秋收·三面宝镜》:“有些干部实在看不惯他那股派势, 老来旺更气的胡子飘飘像刮风。”

派势的网络释义

派势

  • 派势:词汇
  • 派势:品牌
  • 派势 (词汇)

  • 派势是一个汉语词语,读音为pài shì,指派头;气派。
  • 派势造句

    后来,该派势力逐步扩大,修建了以哲蚌寺、色拉寺、扎什伦布寺等为代表的寺院。
    多派势力的权力角逐,不是为了改进社会问题,而是为了把对手整垮,“出一口鸟气”。
    最近帮派势力似有死灰复燃的迹象,警方正全力注意中。
    一个没有门派势力庇荫的后起之秀能修炼到元婴境界,不得不让人感叹。
    人类少女贝拉,搬到了西北太平洋地区居住。该地区雨水充足,到处都是蕨类植物和红杉林,在那儿她遇到了敌对的两派势力:吸血鬼和狼人。
    最近帮派势力似有死灰复燃的跡象,警方正全力注意中。
    支持与反对两派势均力敌之势,使我国个案监督的理论与实践陷入困境。
    虽然在决议过程中,左派势力有被保守政团逼着吠影吠声的味道。
    以往对清末立宪派的研究大多集中在京外各省及海外的立宪派士绅,实际上当时在北京政坛上也活跃着一股京城立宪派势力。
    最终在外国势力和印尼右派势力的合谋下,他被逼下台,并在幽禁中抑郁而终。
    他包藏祸心在两派势力中左右讨好,培养自己的势力。
    作为长期盘据在舞阳城中的帮派势力,平日里相互之间争夺地盘、锱铢必较,但一旦出现了外敌,则必然会立即团结起来一致对外。
    是役宋军初捷而终败,于是以汤思退为主的主和派势力又复抬头,一时朝论汹汹,横议纷起,翕翕然以为危亡之立至,力主与金议和。
    明正德年间,江湖风波再起,宁王准备起兵造反,着意笼络江湖落魄之士,暗中又有神秘人物倾力相助,一时之间贪权恋势的小人如蚁附膻,与江湖正派势难两立。
    因为这个玉质牌子大有来头,乃是亿万人欲求而不得的宝物,拥有它就可以名正言顺地成立一个完全属于自己的门派势力。

    汉字详情

    pài [pai]
    部首: 331
    笔画: 9
    五笔: IREY
    五行:
    吉凶:
    姓名学: 常用字
    仓颉: EHHV
    四角: 32132

    详细解释

    名词

    (1) (形声。本义:水的支流)

    (2) 同本义

    派,别水也。——《说文》

    百川派别。——左思《吴都赋》

    九派乎浔阳。—— 郭璞《江赋》

    茫茫九派流中国,沉沉一线穿南北。——毛泽东《菩萨蛮·黄鹤楼》

    (3) 又如:九派(一般指长江的很多支流);派流(水的支流)

    (4) 泛指江河的流水 。如:派合(水流汇合)

    (5) 人物、事物的系统、流别 。如:派演天潢(宗族的支派。天潢:皇族);党派;左派;新派;旧派;宗派;死硬派;保守派;宫廷派;派衍(宗教支派,繁衍)

    (6) 气派;风度 。如:派势(派头,气派);派式(派头,模样);派阔(派头);文艺复兴派的油画;正派;官僚派

    (7) 由牛奶、奶油、面粉和不同馅料做成的饼。多作为甜食在饭后吃 。如:苹果派;巧克力派

    动词

    (1) 派遣;差遣 。如:派散(分派散发);派人去办;派拨(调遣);选派(挑选派遣)

    (2) 分配;分摊 。如:派粮;派款;摊派;派索(摊派索取);派开(分配开来);派征(摊派征收);派取(分摊收取);派赏(分配赏给)

    (3) 安排 。如:派拨(安排)

    (4) 指责 。如:派不是(指责;数落)

    量词

    (1) 用于景色、气象、声音、语言等,前面用“一”字 。如:一派新气象;一派胡言

    英文翻译

    school of thought, sect, branch

    方言集汇

    ◎ 粤语:paai1 paai3
    ◎ 客家话:[台湾四县腔] pai5 [东莞腔] pai5 [海陆丰腔] pai5 [梅县腔] pai5 [沙头角腔] pai5 [客英字典] pai5 [宝安腔] pai5 [客语拼音字汇] pai4 [陆丰腔] pai5
    ◎ 潮州话:pai3

    宋本广韵

    廣韻目次:去十五卦
    小韻反切聲母韻母聲調平水韻等呼韻部韻攝罗马字国际音标
    匹卦佳開去聲開口二等phreh/phaehpʰai
    shì [shi]
    部首: 217
    笔画: 8
    五笔: RVYL
    五行:
    吉凶:
    姓名学: 常用字,多用男性
    仓颉: QIKS
    四角: 55427

    详细解释

    名词

    (1) (形声。从力,埶( )声。本义:权力;权势)

    (2) 同本义

    富者得势益彰,失势则客无所之。——《史记·货殖列传序》

    有势家朱丹其门,闻瑞至,黝之。——《明史·海瑞传》

    (3) 又如:势家(有权势的豪家大族);失势(失去权势);权势(权柄和势力);势子(趋炎附势的人);势利(权势和利益);势任(掌握权势的重要职位);势利场(争权夺利的地方)

    (4) 力量;威力

    夫六国与秦皆诸侯,其势弱于 秦。—— 宋· 苏洵《六国论》

    如此则荆吴之势强,鼎足之形成矣。——《资治通鉴》

    (5) 又如:声势(声威和气势);势耀(势力威望);势倾人主(威风势力压倒了皇帝);势派(气势;气派)

    (6) 形势;情势

    仁义不施,攻守之势异也。——汉· 贾谊《过秦论》

    今两虎共斗,其势不俱生。——《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

    (7) 又如:势促(形势所迫);势面(世面);势穷力屈(形势窘迫,力量衰竭);大势所趋;守势;势胜(形势优越)

    (8) 姿态

    因摸地上刑械作投击势。——清· 方苞《左忠毅公逸事》

    (9) 又如:装腔作势

    (10) 形状;样式;架式

    罔不因势象形各具情态。——《虞初新志·魏学洢·核舟记》

    (11) 又如:势相

    模样(样子);势况(样子,模样);势沙(势杀、势煞、势霎。样子;模样);势样(样子;姿势)

    (12) 自然界或物体的形貌

    其岸势犬牙差互,不可知其源。——唐· 柳宗元《至小丘西小石潭记》

    (13) 人及动物的睾丸

    淫者割其势。——《晋书·刑法志》

    (14) 又如:势不知有无(忘乎所以;由于过度兴奋而忘记了一切。势:指男子生殖器)

    (15) 物理学名词 。亦称“位”。根据它可以算出在某范围内任一点的强度或速度的不同函数中的任一函数

    (16) 势头;趋势;时机

    三保见敌势可乘,急挥帜。——《清稗类钞·战事类》

    然羽非有尺寸,乘势起陇庙之中。——《史记·项羽纪赞》

    (17) 又如:势如破竹

    (18) 姓

    英文翻译

    power, force; tendency

    方言集汇

    ◎ 粤语:sai3
    ◎ 潮州话:si3

    宋本广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