派势
词语释义
词语解释
派头;气派。
鲁迅 《书信集·致萧军、萧红》:“﹝《东方杂志》﹞不久却就给我一封官式的信,今附上,可以看看大书店的派势。” 克非 《春潮急》二三:“﹝ 柳永凤 ﹞一走上大殿便笑道:‘哟!你们搞得好派势。’” 康濯 《春种秋收·三面宝镜》:“有些干部实在看不惯他那股派势, 老来旺 更气的胡子飘飘像刮风。”
引证解释
⒈ 派头;气派。
引鲁迅《书信集·致萧军、萧红》:“﹝《东方杂志》﹞不久却就给我一封官式的信,今附上,可以看看大书店的派势。”
克非《春潮急》二三:“﹝柳永凤﹞一走上大殿便笑道:‘哟!你们搞得好派势。’”
康濯《春种秋收·三面宝镜》:“有些干部实在看不惯他那股派势, 老来旺更气的胡子飘飘像刮风。”
派势的网络释义
派势
派势 (词汇)
派势造句
汉字详情
详细解释
名词
(1) (形声。本义:水的支流)
(2) 同本义
派,别水也。——《说文》
百川派别。——左思《吴都赋》
九派乎浔阳。—— 郭璞《江赋》
茫茫九派流中国,沉沉一线穿南北。——毛泽东《菩萨蛮·黄鹤楼》
(3) 又如:九派(一般指长江的很多支流);派流(水的支流)
(4) 泛指江河的流水 。如:派合(水流汇合)
(5) 人物、事物的系统、流别 。如:派演天潢(宗族的支派。天潢:皇族);党派;左派;新派;旧派;宗派;死硬派;保守派;宫廷派;派衍(宗教支派,繁衍)
(6) 气派;风度 。如:派势(派头,气派);派式(派头,模样);派阔(派头);文艺复兴派的油画;正派;官僚派
(7) 由牛奶、奶油、面粉和不同馅料做成的饼。多作为甜食在饭后吃 。如:苹果派;巧克力派
动词
(1) 派遣;差遣 。如:派散(分派散发);派人去办;派拨(调遣);选派(挑选派遣)
(2) 分配;分摊 。如:派粮;派款;摊派;派索(摊派索取);派开(分配开来);派征(摊派征收);派取(分摊收取);派赏(分配赏给)
(3) 安排 。如:派拨(安排)
(4) 指责 。如:派不是(指责;数落)
量词
(1) 用于景色、气象、声音、语言等,前面用“一”字 。如:一派新气象;一派胡言
英文翻译
方言集汇
◎ 客家话:[台湾四县腔] pai5 [东莞腔] pai5 [海陆丰腔] pai5 [梅县腔] pai5 [沙头角腔] pai5 [客英字典] pai5 [宝安腔] pai5 [客语拼音字汇] pai4 [陆丰腔] pai5
◎ 潮州话:pai3
宋本广韵
小韻 | 反切 | 聲母 | 韻母 | 聲調 | 平水韻 | 等呼 | 韻部 | 韻攝 | 罗马字 | 国际音标 |
派 | 匹卦 | 滂 | 佳開 | 去聲 | 卦 | 開口二等 | 佳 | 蟹 | phreh/phaeh | pʰai |
详细解释
名词
(1) (形声。从力,埶(
)声。本义:权力;权势)(2) 同本义
富者得势益彰,失势则客无所之。——《史记·货殖列传序》
有势家朱丹其门,闻瑞至,黝之。——《明史·海瑞传》
(3) 又如:势家(有权势的豪家大族);失势(失去权势);权势(权柄和势力);势子(趋炎附势的人);势利(权势和利益);势任(掌握权势的重要职位);势利场(争权夺利的地方)
(4) 力量;威力
夫六国与秦皆诸侯,其势弱于 秦。—— 宋· 苏洵《六国论》
如此则荆吴之势强,鼎足之形成矣。——《资治通鉴》
(5) 又如:声势(声威和气势);势耀(势力威望);势倾人主(威风势力压倒了皇帝);势派(气势;气派)
(6) 形势;情势
仁义不施,攻守之势异也。——汉· 贾谊《过秦论》
今两虎共斗,其势不俱生。——《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
(7) 又如:势促(形势所迫);势面(世面);势穷力屈(形势窘迫,力量衰竭);大势所趋;守势;势胜(形势优越)
(8) 姿态
因摸地上刑械作投击势。——清· 方苞《左忠毅公逸事》
(9) 又如:装腔作势
(10) 形状;样式;架式
罔不因势象形各具情态。——《虞初新志·魏学洢·核舟记》
(11) 又如:势相
模样(样子);势况(样子,模样);势沙(势杀、势煞、势霎。样子;模样);势样(样子;姿势)
(12) 自然界或物体的形貌
其岸势犬牙差互,不可知其源。——唐· 柳宗元《至小丘西小石潭记》
(13) 人及动物的睾丸
淫者割其势。——《晋书·刑法志》
(14) 又如:势不知有无(忘乎所以;由于过度兴奋而忘记了一切。势:指男子生殖器)
(15) 物理学名词 。亦称“位”。根据它可以算出在某范围内任一点的强度或速度的不同函数中的任一函数
(16) 势头;趋势;时机
三保见敌势可乘,急挥帜。——《清稗类钞·战事类》
然羽非有尺寸,乘势起陇庙之中。——《史记·项羽纪赞》
(17) 又如:势如破竹
(18) 姓
英文翻译
方言集汇
◎ 潮州话:si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