泮奂
词语释义
词语解释
伴奂。闲适自在。
清 陈康祺 《郎潜纪闻》卷六:“盖我先皇绥辑外藩,於游歌泮奂之场,不忘武备也。”参见“ 伴2奂 ”。
引证解释
⒈ 伴奂。闲适自在。参见“伴2奂”。
引清陈康祺《郎潜纪闻》卷六:“盖我先皇绥辑外藩,於游歌泮奂之场,不忘武备也。”
泮奂的网络释义
泮奂
汉字详情
详细解释
名词
(1) (形声。从水,半声。本义:古代天子诸侯举行宴会或作为学宫的宫殿 。也称泮宫)
(2) 同本义 。西南为水,东北为墙,一半有水,一半无水
泮,诸侯饷射之宫。西南为水,东北为墙。——《说文》
泮宫,周学也。——《礼记·明堂位》
(3) 又如:泮宫(泮宇。西周诸侯所设大学);泮乡(学宫);泮池(泮水。学宫前的水池)
(4) 通“畔”。岸;水边
隰则有泮。——《诗·卫风·氓》
(5) 又如:泮岸(畔岸,边际)
(6) 河名。泮水 。发源于泰山西北谷,东南流经泰安县,又东南流入大汶河。如:泮林(泮水边的林木)
动词
(1) 冰雪融解
迨冰未泮。——《诗·邶风·匏有苦叶》
(2) 又如:泮涣(融解;涣散);泮冻(解冻)
(3) 通“判”。分离
其脆易泮。——《老子·六十四章》
(4) 又如:泮合(判合。配合;两半相合);泮坼(碎裂)
英文翻译
方言集汇
◎ 客家话:[梅县腔] pan5 [海陆丰腔] pan5 [客英字典] pan5 [台湾四县腔] pan5 [客语拼音字汇] pan4 [宝安腔] pan3
◎ 潮州话:颇冤3(判)
宋本广韵
小韻 | 反切 | 聲母 | 韻母 | 聲調 | 平水韻 | 等呼 | 韻部 | 韻攝 | 罗马字 | 国际音标 |
判 | 普半 | 滂 | 桓 | 去聲 | 翰 | 合口一等 | 桓 | 山 | phuanh/phuann | pʰuɑn |
详细解释
动词
(1) 互易。后作“换”
奂,取奂也。——《说文》
(2) 呼唤。后作“唤”
唤,呼也。古通作“奂”——《说文新附》
形容词
(1) 盛大;众多
奂,众多也。——《玉篇》
可以知古,可以察今,奂然而与民壹始。——《大戴礼记·四代》
奂,盛也。——《汉书·韦元成传》注
(2) 又如:奂然(盛大的样子);奂衍(众多散布的样子);奂烂(繁盛的样子)
(3) 文彩鲜明的。后作“焕”
美哉奂焉。——《礼记·檀弓》
(4) 又如:奂奂(文彩灿烂的样子);奂若(色彩鲜明的样子)
(5) 悠闲的,涣散的。后作“涣”
伴奂尔游矣。——《诗·大雅·卷阿》
君臣上下之际,奂然有离德者也。——《韩诗外传·卷三》
业集累积,奂衍于其侧。——《文选·嵇康·琴赋》
(6) 又如:奂衍(满布的样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