沤郁
词语释义
词语解释
香气浓郁。
《文选·司马相如<上林赋>》:“芬芳沤鬱,酷烈淑鬱。” 郭璞 注:“香气盛也。”
引证解释
⒈ 香气浓郁。
引《文选·司马相如<上林赋>》:“芬芳沤鬱,酷烈淑鬱。”
郭璞注:“香气盛也。”
沤郁的国语词典
浓郁的香气。
沤郁的网络释义
沤郁
汉字详情
详细解释
ōu
名词
(1) 水中浮泡
去年重阳不可说,南城夜半千沤发。——苏轼《九日黄楼作》
(2) 如:沤泊(水泡,浮沫);沤点(雨滴着水时泛起的水泡)。喻指虚空无常的世事。如:沤梦(泡影般的梦);沤珠槿艳(比喻短暂的幻景。沤珠,水泡。槿,木槿花,鲜艳而易凋谢)
(3) 水名 。耒水上源之一。发源于湖南省桂东县北,西南流入桂阳县(今汝城县)境后折而西流,至黄草坪与耒水南源会合
(4) 通“鸥”。水鸟名
海上之人有好沤鸟者,每旦之海上,从沤鸟游,沤鸟之至者百住而不止。——《列子·黄帝篇》
(5) 另见
òu
动词
(1) 长时间地浸泡
沤,久渍也。——《说文》
东门之池,可以沤麻。——《诗·陈风·东门之池》
(2) 又如:沤麻池(沤麻的水池);沤纻(亦作“沤苎”。沤麻);沤罨(长时间地浸泡并覆以泥,使之腐烂);沤营(水浸茅草使柔韧)
(3) 壅埋堆积 。如:沤凼(用来沤肥、蓄肥的小坑);沤粪(将人畜粪便沤制发酵)
(4) 〈方〉∶憋闷在心里 。如:沤气(火气闷在心里);沤两天也不要紧,反正有我哩
(5) 用润肤的香蜜涂抹皮肤。香蜜即称“沤子” 。如:沤手香(一种润肤的香脂)
(6) 另见
英文翻译
方言集汇
◎ 潮州话:au1
宋本广韵
详细解释
名词
(1) 郁夷
郁,右扶风郁夷也。从邑,有声。——《说文》
(2) 古地名。汉置县。在今陕西省陇县西
(3) 物实无中核者谓之郁
物实无中核者谓之郁,无刀斧之斫者谓之朴。——《论衡》
(4) 又如:郁朴(本指没有内核的果实或未加工的木料,借喻缺乏教养的人)
形容词
(1) 文采美盛
周监于二代,郁郁乎文哉!——《论语·八佾》
纷郁郁其远承兮。——《楚辞·九章·思美人》
(2) 又如:郁郁桓桓(文采明盛、勇武出众的样子)
(3) 丰盛
蜜房郁毓被其阜。——左思《蜀都赋》。注:“盛多也。”
(4) 又如:郁毓(丰盛的样子);郁霭(云彩盛多的样子)
(5) 美好 。如:郁穆(和穆美好的样子)
(6) 香气浓郁
践椒涂之郁烈。——曹植《洛神赋》
(7) 又如:郁芬(浓烈的香气);郁攸(火气;灼热之气);郁郁青青(香气馥郁,青葱繁茂的样子)
形容词
(1) (形声。从邑,有声。“郁”本是地名,又作姓。“鬱”为形声,从林,鬱(
)省声。本义:繁盛的样子)(2) 同本义
鬱,木丛生也。——《说文》
郁彼北林。——《诗·秦风·晨风》
郁郁园中柳。——《古诗》。注:“茂盛也。”
桑榆郁相望,邑里多鸡鸣。——唐· 王维《赠房卢氏琯》
(3) 又如:郁秀(茂密秀丽);郁茀(郁勃。茂盛的样子);郁茂(茂盛)
(4) 隆盛;繁多
洛阳云树郁崔嵬。——元· 杨果《洛阳怀古》
(5) 又如:郁盎(旺盛,引申为久长);郁绿(深绿);郁翠(苍翠,浓绿);郁雾(浓雾)
(6) 忧郁
故乐愈侈,而民愈郁,国愈乱。——《淮南子·泛论训》
(7) 又如:郁尼(郁悒不申);郁邑(郁悒);郁忡忡(忧虑不安的样子);郁沉(忧郁沉闷)
动词
(1) 积聚
郁浊困滞。——《管子·中匡》
(2) 又如:郁酿(积聚掺和);郁黑(因湿热郁积而变黑);郁伏(蕴藏隐伏);郁聿(蕴积);郁浃(蕴结满溢);郁云(积云)
(3) 怨恨;愤怒
或有宛足郁怒。——傅毅《舞赋》
(4) 又如:郁伊(忧愤郁结);郁怨(怨恨郁结)
(5) 郁积,阻滞
精气郁也。——《吕氏春秋》。注:“不通也。”
郁湮不育。——《左传·昭公二十九年》。注:“滞也。”
忠良切言皆郁于胸。——《汉书·路温舒传》
(6) 又如:郁陶(忧思郁积,思念的样子);郁噎(阻塞,郁积)
英文翻译
方言集汇
◎ 客家话:[海陆丰腔] ruk7 hiuk7 [客英字典] jut7 [梅县腔] juk7 [陆丰腔] juk8 [东莞腔] juk7 [宝安腔] juk7 [台湾四县腔] juk7 hiuk7 [客语拼音字汇] yug5
◎ 潮州话:hiog4(hiok) ug4(uk)
宋本广韵
小韻 | 反切 | 聲母 | 韻母 | 聲調 | 平水韻 | 等呼 | 韻攝 | 韻部 | 国际音标 | 罗马字 |
郁 | 於六 | 影 | 屋三 | 入聲 | 屋 | 開口三等 | 通 | 東 | ʔĭuk | qiuk/iuk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