偶像

ǒu xiàng [ ou xiang]
注音 ㄡˇ ㄒ一ㄤˋ
词性 名词

词语释义

偶像 ǒuxiàng

(1) 一种为人所崇拜、供奉的雕塑品,比喻人心目中具有某种神秘力量的象征物

idol

(2) 一种不加批判而盲目加以崇拜的对象。特指一种传统的信仰或理想

当局对博士学位这个偶像的热心
icon

词语解释

  1. 用土木等雕塑的神像。

    太平天囯 杨秀清 萧朝贵 《救一切天生天养中国人民谕》:“魔鬼者何?就是尔等所拜祭各菩萨偶像也。” 冰心 《寄小读者》二三:“我当然不是提倡迷信;偶像崇拜和小孩子扮演神仙故事,截然是两件事!”

  2. 比喻盲目崇拜的对象。

    鲁迅 《两地书·致许广平一○五》:“我好象也已经成了偶像了。” 续范亭 《国难严重中纪念国庆》:“当时国民党认为造成一种 希特勒 式的偶像领袖,就可以统一全国,镇压一切。”

引证解释

⒈ 用土木等雕塑的神像。

太平天囯杨秀清萧朝贵《救一切天生天养中国人民谕》:“魔鬼者何?就是尔等所拜祭各菩萨偶像也。”
冰心《寄小读者》二三:“我当然不是提倡迷信;偶像崇拜和小孩子扮演神仙故事,截然是两件事!”

⒉ 比喻盲目崇拜的对象。

鲁迅《两地书·致许广平一〇五》:“我好象也已经成了偶像了。”
续范亭《国难严重中纪念国庆》:“当时国民党认为造成一种希特勒式的偶像领袖,就可以统一全国,镇压一切。”

偶像的国语词典

以土木金属或其他材料所制的神佛塑像。

如:「基督教是禁止祭拜偶像的。」

偶像的网络释义

偶像 (汉语词语)

  • 偶像,谓一种为人所崇拜、供奉的雕塑品,比喻人心目中具有某种神秘力量的象征物。也指一种不加批判而盲目加以崇拜的对象。特指一种传统的信仰或理想。语出太平天囯 杨秀清 萧朝贵 。” 冰心 《寄小读者》二三:“我当然不是提倡迷信;偶像崇拜和小孩子扮演神话故事,截然是两件事!”鲁迅 《两地书·致许广平一○五》:“我好象也已经成了偶像了。”
  • 偶像的翻译

    英语: idol
    德语: Abgott, Götze (S, Rel)​, Idol, Idealbild (S)​
    法语: idole, dieu, fétiche, coqueluche

    偶像造句

    小明写信给自己的偶像,向偶像表达了自己的景仰之情。
    上天给我的最好的礼物是让我沉浸在自己的激情中为自己深爱的东西而奋斗,你可以吧这想成一个梯子慢慢往上爬,接近偶像们的水准。
    现在的人们盲目的崇拜和模仿自己的偶像,真是东施效颦,可笑之极。
    他们宣扬偶像神异,诱惑愚民,和道教同样不足为训。
    歌迷们正争先恐后请自己的偶像歌星签名。
    崇拜偶像是人的一大特点。特别是青少年,有时候甚至认为东施效颦也是理所当然的。
    慢慢地,我看到了更多的你。耍帅的你,努力的你,爱护家人的你,和朋友混在一起的你。我并没有把你当成偶像,你是我生活中的朋友,一个有很多优点,值得我学习的朋友。
    我亲爱的偶像,我爱你,我人生中的每一个瞬间里,都在爱着你。
    我的偶像,你也是我生命中,最珍贵的礼物啊。
    在大家追逐偶像的今天,好的偶像能起到榜样的作用,能给人精神上的鼓舞和奋斗的勇气。
    偶像若塑造自己正面的形象,可以对歌迷产生积极地影响。一味批判追星,不如因势利导,让他们团结起来,把对偶像的喜爱化作对社会的大爱,帮助更多的人。
    年轻的王警官平易近人,智勇双全是同学们争相崇拜的偶像。
    为了与自己的偶像见上一面,许多歌迷挤在电视臺门口望穿秋水地等待着,毫无怨言。
    兼具偶像与实力才是神起成功的关键。
    能从一个眼神中读出你的歉意才是你的真命天子,能从一个拥抱中感受你的不舍才是你的知己。虽然我们都不是偶像演员,但是爱你的人,是会代替镜头捕捉你所有的一举一动一矫一情的。而那些需要你浪费时间去向他解释一切的人,必定是上帝派过来收你的人,撤吧。
    听说他的偶像要来开演唱会,他忘乎所以得跳起来,完全忘记了自己腿上的伤疤还在隐隐作痛。
    他一直是我崇拜的偶像。
    这部贺岁片的男主角是无数影迷心中的偶像。
    父母认为偶像们故意隐藏了某些不好的东西使他们散发不一样的光彩让事态顺利发展下去,让学生们无法判断。
    我亲爱的偶像,直到现在,我都不敢相信,上辈子我到底是做了什么好事,才能如此幸运,在此生遇见你。

    汉字详情

    ǒu [ou]
    部首: 221
    笔画: 11
    五笔: WJMY
    五行:
    吉凶:
    姓名学: 多用男性
    仓颉: OWLB
    四角: 26227

    详细解释

    名词

    (1) (形声。从人,禺声。禺,通常读 ,又音 ǒu。本义:仿人形制成的木偶)

    (2) 同本义

    偶,相人也。——《说文》。按,相人者,像人也。一名俑。

    鲁以偶人,而 孔子叹。——《淮南子·缪称》

    见偶人与偶人相与语。——《史记·孟尝君列传》

    (3) 又如:头偶;偶戏(木偶戏)

    (4) 伙伴;同伴;与人共处

    乃率其曹偶,亡之江中。——《史记·黥布列传》

    (5) 又如:偶行(结伴同行);偶攻(结伙攻击);偶耕(两人并耕);偶影(与影为偶,形容孤独);偶寝(同睡)

    (6) 对偶 。如:偶句(对偶的句子);偶对(指诗文的对偶);偶辞(对偶的词语);偶俪(骈体;对偶);偶属(连缀句子使成对偶);偶章(指偶句形式为主的诗章);偶倡(可以比并的歌词)

    (7) ∶偶方(中药方剂名称,七方之一。指药味合于双数或两味药合成的方剂。亦指两方相合而成的复方)

    动词

    (1) 配合

    汝明勗偶王,在亶,乘兹大命。——《书·君奭》

    (2) 匹对;配偶

    汝幸而偶我,又何不幸而生今日之中国。(偶,动词。与…为配偶,这里作“嫁”字解释。)——清· 林觉民《与妻书》

    (3) 又如:良偶;丧偶;偶成(配成婚姻);偶配(结成配偶);偶婚(即对偶婚)

    (4) 迎合;投合;适应 。如:偶世(投合时世);偶俗(迎合世俗);偶时(适应时势);偶变投隙(投机取巧)

    (5) 假借为“遇”。遇合,得到赏识

    然士亦有遇合,贤者多如此二子,不得尽意,岂可胜道哉!——《史记·范雎蔡泽列传赞》

    形容词

    通“耦”。双数。与“奇”相对 。如:奇偶检查;偶年(逢双的年纪)

    副词

    (1) 相对

    偶视也先俯。——《荀子·脩身》

    有敢偶言《诗》《书》者弃市。—— 司马迁《史记·秦始皇本纪》

    (2) 又如:偶视(相对而视);偶坐(相对而坐;同坐;陪坐);偶言(相聚议论)

    (3) 偶然;偶尔

    偶命厨者。——清· 周容《芋老人传》

    偶陈戏乐。——清· 张廷玉《明史》

    天子偶用一物,未必不过此已忘;而奉行者即为定例。——《聊斋志异·促织》

    (4) 又如:偶兴(偶然产生的意趣);偶一(偶或;偶然);偶成(偶然成功);偶发(偶然发生);偶题(偶然而题)

    英文翻译

    accidentally, coincidently; an idol

    方言集汇

    ◎ 粤语:ngau5
    ◎ 客家话:[梅县腔] ngeu3 [台湾四县腔] ngieu3 ngeu3 [客语拼音字汇] ngiau3 ngieu3 [东莞腔] ngeu3 [客英字典] ngieu3 ngiau3 [宝安腔] ngiu3 [海陆丰腔] ngieu3 ngeu3 [陆丰腔] ngeu3

    宋本广韵

    廣韻目次:上四十五厚
    小韻反切聲母韻母聲調平水韻等呼韻部韻攝罗马字国际音标
    五口上聲開口一等ngux/ngovŋəu
    xiàng [xiang]
    部首: 221
    笔画: 13
    五笔: WQJE
    五行:
    仓颉: ONAO
    四角: 27232

    详细解释

    动词

    (1) (形声。从人,从象,象亦声。本义:相貌相似)

    (2) 同本义

    像,似也。——《说文》。段注:“然 韩非之前只有象字,无像字。 韩非以后小篆即作像。 许断不以象释似,复以象释像矣。系辞曰,爻也者,效此者也。象也者,像此者也。又曰,象也者,像也。…盖象为古文,圣人以像释之。虽他本像亦作象。然 郑康成、 王辅本非不可信也。凡形像、图像、想像字皆当从人,而学者多作象,象行而像废矣。”

    影之像形也。——《荀子·富国》

    女必像汝,我心甚慰。——林觉民《与妻书》

    以情乃一人之情,说张三要像 张三,难通融于 李四。—— 清· 李渔《闲情偶寄》

    脸上处处像他哥哥,可是那种神气又不完全像他的哥哥。——老舍《黑白李》

    (3) 又如:像形(与某事物形状相似);像似(好像);像形奇名(比拟其形状而讹易本名);像煞(活像,好像);像姑(男妓)

    (4) 模拟

    于是民人被发文身以像鳞虫。——《淮南子·原道训》

    (5) 仿效

    中立君树,前植群树,以像朝班。——《辽史》

    行比伯夷,置以为像兮。——《楚辞·九章》

    (6) 依随,顺遂

    像了他意,再无妒忌。——《古今小说》

    (7) 又如:像心如意(顺心如意);像心称意(称心满意);像心适意(随心所欲);像心像意(顺遂心愿)

    (8) 立像,或比照人物形象绘画或雕塑图像

    邑先大夫皆像于两傍。——宋· 叶适文

    遂合塑工像之。——《茶香室续钞》

    名词

    (1) 形象;容貌 。如:像生儿(模样);像表(指人的容貌、恣态、风度);像赞(为人物画像或人的相貌所作的赞辞);像貌(长相,容貌姿态);像胎(像态。模样儿)

    (2) 雕像

    有彭郎像。—— 宋· 陆游《过小孤山大孤山》

    有小姑像

    想古宗庙,既无像主,又藏于寝,盖不禁人游观。——清· 王夫之《读四书大全说》

    (3) 又如:像主(图绘或塑刻的神主像);像座;像塔(佛像与佛塔);像铭(石刻的画像铭文)

    (4) 图像 。如:像素;像点

    (5) 法式

    行比伯夷,置以为像兮。——《楚辞》

    (6) 照片 。如:像片(照片);像夹

    英文翻译

    a picture, image, figure; to resemble

    方言集汇

    ◎ 粤语:zoeng6
    ◎ 客家话:[梅县腔] siong5 cam5 ciong5 [宝安腔] siong5 | ciong5 [客英字典] siong5 [台湾四县腔] ciong5 siong5 cam5 [沙头角腔] siong5 ciong5 [客语拼音字汇] qiong4 xiong4 [海陆丰腔] ciong5 siong5 cam5 [东莞腔] ziong5 [陆丰腔] siong5
    ◎ 潮州话:siên3/sion3(sìeⁿ) ciên6/cion6(chhĩeⁿ)

    宋本广韵

    廣韻目次:上三十六養
    小韻反切聲母韻母聲調平水韻等呼韻攝韻部国际音标罗马字
    徐兩陽開上聲開口三等zĭaŋzsiangx/sziank

    偶像的同拼音词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