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语释义
词语解释
和悦的样子。
《文选·王褒<圣主得贤臣颂>》:“贤人君子,亦圣王之所以易海内也,是以呕喻受之,开宽裕之路,以延天下之英俊也。” 李善 注引 应劭 曰:“呕喻,和悦貌。” 林纾 《感秋赋》:“极内冒猥而外呕喻兮,谬羽忠而翼国。”
引证解释
⒈ 和悦的样子。
引《文选·王褒<圣主得贤臣颂>》:“贤人君子,亦圣王之所以易海内也,是以呕喻受之,开宽裕之路,以延天下之英俊也。”
李善注引应劭曰:“呕喻,和悦貌。”
林纾《感秋赋》:“极内冒猥而外呕喻兮,谬羽忠而翼国。”
呕喻的国语词典
温和喜悦的样子。
呕喻的网络释义
呕喻
汉字详情
详细解释
动词
(1) (形声。从口,区(
)声。本义:东西在胃喉中上涌,从口中出来)(2) 同本义
欧,吐也。——《说文》。字亦作呕。
吾伏嘔呕血。——《左传·哀公二年》
其音如呕。——《山海经·东山经》
有女子方跪,据树而呕丝北海外也。——《博物志·异人》
老夫情怀恶,呕泄卧数日。——唐· 杜甫《北征》
(3) 又如:呕逆(恶心想吐);呕泄(吐泻);呕家(平素患有恶心、呕吐的病人)
(4) 古通“讴”。唱歌
其妻亦负戴相随,数止买臣毋歌呕道中。——《汉书·朱买臣传》
(5) 如:呕吟(歌吟);呕唱(唱歌)
(6) 逗弄;故意惹人生怒
你不要呕我。——《水浒传》
象声词 。如:呕呀(象声词);呕吼(象声词。野兽嗥叫声);呕轧(象声词。摇橹声);呕呢(象声词。幼儿语声);呕哇(象声词。歌声);呕哑(象声词。小儿说话声、车行声、摇橹声、鸟鸣声等);呕嘎(象声词。燕雀鸣叫声)
英文翻译
方言集汇
◎ 潮州话:au2
宋本广韵
详细解释
动词
(1) (形声。从口,俞声。本义:告知,把情况通知某人。同“谕”)
(2) 同本义
喻,告也。——《广雅》
教之以利,而喻诸德者也。——《礼记·文王世子》
乃留兵屯 荥阳,使使喻 齐王及诸侯与连和,以待 吕氏之变而诛之。——《史记》
(3) 晓喻;开导
前后告喻,曾无悛改。——《三国志》
(4) 又如:喻勉(开导勉励);喻教(开导教育)
(5) 知晓;明白
君子喻于义。——《论语·里仁》。皇疏:“喻,晓也。”
单足以喻则单。——《荀子·正名》。注:“喻,晓也。”
以喻客意。——《后汉书·杜笃传》
征于色,发于声,而后喻。——《孟子·告子下》
(6) 又如:家喻户晓;喻旨(知晓旨意);喻愿(对某事明白并乐于为之);喻以利害;劝喻;不可以理喻
(7) 比喻
罕譬而喻。——《礼记·学记》
在于早谕教。——《汉书·贾谊传》
不足以喻其美。——《警世通言》
(8) 又如:喻名(比称;形容);喻为“生物树”
英文翻译
方言集汇
◎ 客家话:[陆丰腔] ji5 [梅县腔] ji5 [宝安腔] ji3 [客语拼音字汇] yi4
宋本广韵
小韻 | 反切 | 聲母 | 韻母 | 聲調 | 平水韻 | 等呼 | 韻攝 | 韻部 | 国际音标 | 罗马字 |
裕 | 羊戍 | 以 | 虞 | 去聲 | 遇 | 合口三等 | 遇 | 虞 | jĭu | jyoh/juh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