沆砀

hàng dàng [ hang dang]
繁体 沆碭

词语释义

白气弥漫貌。

词语解释

  1. 白气弥漫貌。

    《汉书·礼乐志》:“西顥沆碭,秋气肃杀。” 颜师古 注:“沆碭,白气之貌也。” 宋 王安石 《江亭晚眺》诗:“日下 崦嵫 外,秋生沆碭间。”

引证解释

白汽弥漫貌。

《汉书·礼乐志》:“西顥沆碭,秋气肃杀。” 颜师古注:“沆碭,白汽之貌也。” 宋王安石《江亭晚眺》诗:“日下崦嵫外,秋生沆碭间。”

沆砀的网络释义

沆砀

  • 沆砀,白气弥漫貌。
  • 《汉书·礼乐志》载《郊祀歌》之《西颢》:“西颢沆砀,秋气肃杀。” 颜师古 注:“沆砀,白气之貌也。”
  • 汉字详情

    hàng [hang]
    部首: 331
    笔画: 7
    五笔: IYMN
    五行:
    仓颉: EYHN
    四角: 30117

    详细解释

    形容词

    (形声。从水,亢声。本义:漭沆,沆漭:水泽广阔无边的样子) 同本义 。如:沆漭(水波浩渺的样子);沆沆(沆茫。水面广阔无际的样子);沆浪(水广阔而汹涌的样子)

    名词

    (1) 大泽

    齐人谓湖曰沆。—— 郭缘生《述征记》

    (2) 白色霭气 。如:沆瀣之水(夜半由露气凝结而成的水);沆瀣(秋天早晨的白色霭气);沆瀣相投(彼此志气投合)

    英文翻译

    a ferry; fog; flowing

    方言集汇

    ◎ 粤语:hong4
    ◎ 客家话:[梅县腔] kong5 [海陆丰腔] kong5 [客英字典] hong3 kong5 [宝安腔] hong2 [客语拼音字汇] hang1 hong2 [台湾四县腔] kong5
    ◎ 潮州话:何红5(杭)

    宋本广韵

    廣韻目次:下平十一唐
    小韻反切聲母韻母聲調平水韻等呼韻部韻攝罗马字国际音标
    胡郎唐開平聲開口一等ghang/hangɣɑŋ
    dàng [dang]
    部首: 517
    笔画: 8
    五笔: DNRT
    五行:
    仓颉: MRNSH
    四角: 17627

    详细解释

    名词

    (1) 有花纹的石头

    砀,文石也。从石,昜声。——《说文》

    梁国砀。——《汉书·地理志》。注:“山出文石,在今河南归德府。”

    君看石芒砀,掩泪悲千古。——李白《丁都护歌》

    (2) 又如:芒砀(形容山石大而多);砀基(用有花纹的石头造的墙基)

    (3) 砀山(山名),在安徽省砀山县东南

    副词

    (1) 突然

    肱砀骇以奋肆。——马融《长笛赋》。注:“突也。”

    (2) 又如:砀骇(突然跌起)

    英文翻译

    brilliantly colored stone with veined patterns in it

    方言集汇

    ◎ 粤语:dong6

    宋本广韵

    沆砀的同拼音词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