殴打

ōu dǎ [ ou da]
繁体 毆打
注音 ㄡ ㄉㄚˇ
词性 动词

词语释义

殴打 ōudǎ

(1) 打,指用手或手拿某些东西猛打

他用两手殴打她并撕她的脸
beat up;hit

词语解释

  1. 打,击打。

    元 杨梓 《敬德不服老》第一折:“你本是开国元勋,论汗马位列三公,今日赴宴不遵令,却用拳殴打 道宗 。” 元 高文秀 《渑池会》第三折:“我今且在筵宴之间,看封他何等官位,若是与某同列,某教左右亲随,拏他小卒殴打,庶报某讐恨。”《初刻拍案惊奇》卷三三:“律上説,殴打平人因而致死者,抵命。”

引证解释

⒈ 打,击打。

元杨梓《敬德不服老》第一折:“你本是开国元勋,论汗马位列三公,今日赴宴不遵令,却用拳殴打道宗。”
元高文秀《渑池会》第三折:“我今且在筵宴之间,看封他何等官位,若是与某同列,某教左右亲随,拏他小卒殴打,庶报某讐恨。”
《初刻拍案惊奇》卷三三:“律上説,殴打平人因而致死者,抵命。”

殴打的国语词典

击、打。元.杨梓《敬德不伏老.第一折》:「你本是开国元勋,论汗马位列三公,今日赴宴不遵令,却用拳殴打道宗。」《初刻拍案惊奇.卷三三》:「殴打平人,因而致死者抵命。」也作「殴击」。

殴打的网络释义

殴打 (法律名词)

  • 殴打,一词出现在《治安管理处罚法》第四十三条,但是条文中并没有描述“殴打”的含义。
  • 殴打 (汉语词语)

  • 殴打(ōu dǎ),【英译】[beat up;hit],打,指用手或手拿某些东西猛打。
  • 殴打造句

    几个流氓无理殴打了一位过路人。
    母亲的角色,片子重点表现的对象,作为当家人,她贤惠安分,一场由于男同事对她的骚扰,引得她对此同事一顿畅快淋漓的殴打,让人忍俊不禁。
    他殴打母亲,真是情理难容。
    夫人,抖落一地的尘土,殴打结束两年是无情的在我们里面,时间总是匆匆,太匆匆。
    看到歹徒在殴打一个双目失明的孩子,我怒不可遏地上前阻挡,并和周围群众一起赶跑了歹徒。
    反动警察正在疯狂地殴打、追捕赤手空拳的爱国学生。
    丢掉队长怒不可遏前NBA球星殴打队友判刑1个月。
    男权主义思想的死灰复燃,导致了家庭暴力如殴打妻子的事件不断增多。
    数十名维权人士下狱,有些还遭地方官员雇佣的恶棍殴打。
    她说巡警在村里的学校把她们赶到一起,并用枪托殴打她们。
    他死前曾遭到惨无人道的殴打。
    当宣布结果之后,主裁判赶紧拦住埃米尔,不让他去殴打那名裁判。
    无论他们因任何原因离开监房都会遭到警卫的殴打。
    中国官员正在调查网瘾少年在网瘾戒除夏令营里被殴打致死案。
    一些钢铁工人暴乱并将建龙派出的代表陈国军殴打致死。
    那个不幸的男孩常遭继父殴打。
    故而出现吴星凯被人殴打后再出提出单挑的卑鄙下作事情。
    其晋江市金井镇下丙村木器社路段被一名男子徒手殴打。
    女教师因学生直呼其名殴打残疾学生。
    校园里开始流传着中文专业xx因失恋买凶殴打昔日恋人的传闻。

    汉字详情

    ōu [ou]
    部首: 433
    笔画: 8
    五笔: AQMC
    五行:
    姓名学:
    仓颉: SKHNE
    四角: 77747

    详细解释

    动词

    (1) (形声。从殳,区( ōu)声。殳( shū),古代兵器,用以撞击。本义:打击,捶击)

    (2) 同本义

    殴,捶击物也。——《说文》

    后数复殴伤郎。——《汉书·梁王襄传》

    或至相殴。——清· 纪昀《阅微草堂笔记》

    (3) 又如:殴曳(殴打拖曳);殴仗(以仗殴打);殴逐(殴打追逐);殴伤(殴斗致伤,打伤);殴击(殴打);殴骂(打骂);殴挞(殴打,鞭挞)

    (4) 同“怄”。气恼

    杨志骂道:“这畜生不殴死俺,只是打便了。”——《水浒传》

    (5) 假借为“驱”。驱赶

    以弓矢殴乌鸢。——《唐石经《周礼·夏官·射乌氏》

    殴除群厉。——张衡《东京赋》

    英文翻译

    beat, fight with fists, hit

    方言集汇

    ◎ 粤语:au2
    ◎ 潮州话:au1

    宋本广韵

    dǎ,dá [da]
    部首: 330
    笔画: 5
    五笔: RSH
    五行:
    仓颉: QMN
    四角: 51020

    详细解释

    量词

    (1) 12个构成的一组 。如:一打火柴;一打鸡蛋;一打铅笔

    (2) 另见

    动词

    (1) (形声。从手,丁声。本义:击)

    (2) 同本义

    打,击也。——《说文新附》

    身世浮沉雨打萍。——宋· 文天祥《过零丁洋》

    (3) 又如:用棍打狗;打拍(敲击);打火刀(用来敲打火石的刀形铁片)

    (4) 殴打;斗殴。亦指武术表演或戏剧中的武打 。如:打捶(打架);打孽(报仇,械斗);打把子(练武功)

    (5) 攻打;进攻 。如:打援(攻打敌人的援军)

    (6) 射击 。如:打冷枪;打炮

    (7) 攻讦 。如:打短(说别人短处)

    (8) 发出 。如:打哨(吹口哨);打唤(呼唤)

    (9) 猜,猜谜 。如:打一字;打一物;打虎(猜谜);打灯虎(猜灯谜)

    (10) 围棋术语。即叫吃 。如:打劫(谓双方在一处可以交换吃一子的争夺战)

    (11) 印上;拓印 。如:打本(即拓本);打郑方(盖公章);打印子(盖图章)

    (12) 扎入;注入 。如:打针

    (13) 往;去

    你打华州,须从这条路走。——《水浒传》

    (14) 制造;建造

    九子不葬父,一女找荆棺。——《荆棺峡谵》

    (15) 又如:打船(造船)

    (16) 砍;割

    只在左近人家佣工,替人家挑土打柴。——《儒林外史》

    (17) 汲取;盛取 。如:打米(盛米,装米)

    (18) 捕捉;猎取 。如:打捕(打猎捕鱼,渔猎)

    (19) 买 。如:打酒;打票;打勾(购买)

    (20) 振作 。如:打扳(振作);打迸(振作,焕发)

    (21) 除去

    风流总被雨打风吹去。——宋· 辛弃疾《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

    (22) 又如:打麦(用工具使麦子去皮或脱粒);打灭(打消;消除;消灭)

    (23) 摇荡

    西江水阔 吴山远,却打船头向北行。—— 王建《扬州寻张籍不见》

    (24) 收获 。如:打夹账(谓经手人从中索取好处费);打抹(谓没收额外所得酬金)

    (25) 贬;退;减 。如:打扣(降低商品的原定价格;减少或者降低事物的数量、质量);打短(克扣)

    (26) 评定 。如:打成分

    (27) 相处;交结 。如:打交待,打交道;打伙计(交朋友,恋爱);打影(结伴;合伙)

    (28) 张、举、提。亦谓携带 。如:打旗

    (29) 编织 。如:打草垫;打竹席;打领带;打个结;打发辫

    (30) 转;绕 。如:打方旋(徘徊);打胡旋(兜圈子);打旋磨(盘旋;围绕着某物转);打转转(旋转,绕圈子);打独磨(盘旋;徘徊);打踅(打转。走江湖,跑码头)

    (31) 把一物附着在他物上 。如:打胭脂,打粉;打背(裱糊布片)

    (32) 谓用某种语言或腔调说话 。如:打牙配嘴(谓相互戏谑,闲扯说笑);打令(行酒令)

    (33) 谓从事某种工作或做出某种行动 。如:打饼(做面食);打印子(借印子钱);打行(保镖、打手的行帮)

    (34) 表示通过一定手段完成某种任务 。如:打铺;打介绍信;打轿;打花(采花;摘花)

    (35) 与某些动词结合成复词,表示进行之意。如:打掠(用眼扫视);打勘(查问;拷问,审讯)

    介词

    (1) ∶从 ——带有北方方言色彩,普通话里一般用“从”,在单音方位词前只能用“从”。如:从南到北,从早到晚,从里到外

    (2) 表示处所、时间、范围的起点。如:打这儿往东去;打县里回来;打明儿开始

    (3) 表示经过的路线、场所。如:打水路走,三天可以到

    名词

    (1) 武术 。如:教打;练打。亦指京剧里指武打。如:唱、做、念、打

    (2) 另见

    英文翻译

    strike, hit, beat; fight; attack

    方言集汇

    ◎ 粤语:daa1 daa2
    ◎ 客家话:[梅县腔] da3 [沙头角腔] da3 [客英字典] da3 [东莞腔] da3 [客语拼音字汇] da1 da3 [宝安腔] da3 | da1 [陆丰腔] da3 [海陆丰腔] da3 [台湾四县腔] da3
    ◎ 潮州话:da2 pah4

    宋本广韵

    廣韻目次:上三十八梗
    小韻反切聲母韻母聲調平水韻等呼韻攝韻部国际音标罗马字
    德冷庚二開上聲開口二等tɐŋt'rangx/teank

    殴打的同拼音词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