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断

wǔ duàn [ wu duan]
繁体 武斷
注音 ㄨˇ ㄉㄨㄢˋ
词性 形容词

词语释义

武断 wǔduàn

(1) 主观轻率地判断

arbitrary decision;subjective assertion;with high hand

词语解释

  1. 以威势妄断是非。

    《史记·平準书》:“当此之时,网疏而民富,役财骄溢,或至兼并豪党之徒,以武断於乡曲。” 司马贞 索隐:“谓乡曲豪富无官位,而以威势主断曲直,故曰武断也。”

  2. 谓妄以权势独断独行。

    唐 元稹 《授刘悟昭义军节度使制》:“州里行信让之风,乡曲除武断之患。” 宋 曾巩 《襄州到任表》:“野有羣行之盗,里多武断之豪。” 清 蒲松龄 《聊斋志异·仇大娘》:“邑人 赵阎罗 ,原漏网之巨盗,武断一乡。”

  3. 只凭主观作判断。

    唐 刘禹锡 《祭虢州杨庶子文》:“ 比阳 布和,战地尽闢; 寿春 武断,姦吏夺魄。”《儿女英雄传》第三一回:“那著书的既不曾秉笔直书,我説书的便无从悬空武断。” 李大钊 《战后之妇人问题》:“我们 中国 的女界,对于这世界的妇人问题,有点兴趣没有,我可不敢武断。”

  4. 主观,盲目自信。

    田北湖 《论文章源流》:“吾以古文称《尔雅》,鲜不疑吾为武断,为狂诞;吾岂无以自信哉?” 鲁迅 《集外集拾遗补编·名字》:“有时也自己想:这实在太武断,太刚愎自用了。” 洪深 《这就是“美国的生活方式”》第三幕第一场:“非常傲慢和武断,是不是?”

引证解释

⒈ 以威势妄断是非。

《史记·平準书》:“当此之时,网疏而民富,役财骄溢,或至兼并豪党之徒,以武断於乡曲。”
司马贞索隐:“谓乡曲豪富无官位,而以威势主断曲直,故曰武断也。”

⒉ 谓妄以权势独断独行。

唐元稹《授刘悟昭义军节度使制》:“州里行信让之风,乡曲除武断之患。”
宋曾巩《襄州到任表》:“野有羣行之盗,里多武断之豪。”
清蒲松龄《聊斋志异·仇大娘》:“邑人赵阎罗,原漏网之巨盗,武断一乡。”

⒊ 只凭主观作判断。

唐刘禹锡《祭虢州杨庶子文》:“比阳布和,战地尽闢; 寿春武断,姦吏夺魄。”
《儿女英雄传》第三一回:“那著书的既不曾秉笔直书,我説书的便无从悬空武断。”
李大钊《战后之妇人问题》:“我们中国的女界,对于这世界的妇人问题,有点兴趣没有,我可不敢武断。”

⒋ 主观,盲目自信。

田北湖《论文章源流》:“吾以古文称《尔雅》,鲜不疑吾为武断,为狂诞;吾岂无以自信哉?”
鲁迅《集外集拾遗补编·名字》:“有时也自己想:这实在太武断,太刚愎自用了。”
洪深《这就是“美国的生活方式”》第三幕第一场:“非常傲慢和武断,是不是?”

武断的国语词典

不顾情理是否持平而随意评决他人的是非曲直。

如:「从事学术研究切忌武断,否则便不够正确。」

武断的网络释义

武断 (词汇)

  • 武断,原指以权势断定是非曲折,后指完全凭自己的想象作决定。也指利用权势横行霸道。语出《史记·平准书》:“当此之时,网疏而民富,役财骄溢,或至兼并豪党之徒,以武断於乡曲。”
  • 武断造句

    你要仔细调查一下再做结论,别那么武断。
    主观臆断,武断乡曲定会引起群众不满。
    他武断专横,目空一切,什么人都不放在眼里。
    在没有查清事实真相以前,不能做出武断的结论。
    顽强但不顽固,果敢而不武断。
    这个剧最后突然把支离破碎的内容拉到一起得出一个武断的结论。
    在处世态度方面,主观、武断而不留余地,自我中心,固执己见等都不符合中庸之道。
    你的决定未免太武断了。
    但这并不是说我们非得作出主观武断的决定不可。
    我后来的运气真是差,武断的情节太烦人了在法庭上。
    不能拿他跟旧相识去比较,然后武断地去评判他的好坏。
    远离观点负面、吹求疵、武断挑剔、搬弄是非的人。
    她的意见永远是不中肯的,她的论据武断而又缺乏分析.
    我将被国会和日益武断的官僚机构压挤得透不过气来。
    全体成员因为会武断专横而罢免了他的职务。
    新三值线的优点是在判断转势时,去除了主观武断的感情因素。
    任何操纵货币购买力的方法都必然是武断的。
    他们武断乡曲,引导舆论,掌握着国家最基本的力量。
    能明而断谓之英断,不明而断谓之武断。
    柳风听他语气极是武断,竟是不容置喙。

    汉字详情

    [wu]
    部首: 447
    笔画: 8
    五笔: GAHD
    五行:
    仓颉: MPYLM
    四角: 13140

    详细解释

    形容词

    (1) (会意。从止,从戈。据甲骨文,人持戈行进,表示要动武。本义:勇猛;猛烈) 同本义

    楚庄王曰,夫文止戈为武。又曰,夫武禁暴戢兵保大定功安民和财者也。——《左氏春秋·宣公十二年》

    武大为于大君。——《易·履》

    孔武有力。——《诗·郑风·羔裘》

    诚既勇兮又以武。——《楚辞·九歌·国殇》

    (2) 又如:英武(英俊威武);威武(武力;权势;力量强大);武色(凶猛的神色);武车(威猛的兵车);武健(勇武刚健);武断乡曲(以威势主断曲直)

    名词

    (1) 指干戈军旅之事

    德不厚而行武。——《韩非子·五蠹》

    用武之国。——《三国志·诸葛亮传》

    无用武之地。——《资治通鉴》

    神武雄才。

    (2) 又如:武弁(武夫;武官);武不善作(出力的事不能文绉绉地去做);武训(军事训练);武略(军事谋略);武教(军事教育);武运(武事的气运);武德(武道)

    (3) 士,兵,卒

    勇武一人,为三军雄。——《淮南子》

    文既有之,武亦宜然。——刘勰《文心雕龙》

    (4) 古以六尺为步,半步为武

    夫目之察度也,不过步武尺寸之间。——《国语·周语下》

    (5) 舞蹈。通“舞”

    溺者,非不笑也;罪人,非不歌也;狂者,非不武也。——《吕氏春秋》

    (6) 足迹

    昭兹来许,绳其祖武。——《诗·大雅·生民》

    (7) 古州名 。南朝梁置,治所在武陵(今湖南省常德市)

    (8) 金属打击乐器

    始奏以文,复乱以武。——《礼记》

    (9) 姓

    动词

    继承

    下武维周,世有哲王。——《诗·大雅·下武》

    量词

    半步。古代六尺为步,半步为武

    夫目之祭度也,不过步武尺寸之间。——《国语》

    英文翻译

    military; martial, warlike

    方言集汇

    ◎ 粤语:mou5
    ◎ 客家话:[梅县腔] wu1 [台湾四县腔] wu3 [东莞腔] wu1 [陆丰腔] wu3 [客语拼音字汇] vu1 [沙头角腔] wu1 [海陆丰腔] wu3 [客英字典] vu3 [宝安腔] wu1

    宋本广韵

    廣韻目次:上九麌
    小韻反切聲母韻母聲調平水韻等呼韻部韻攝罗马字国际音标
    文甫上聲合口三等myox/miuumĭu
    duàn [duan]
    部首: 417
    笔画: 11
    五笔: ONRH
    五行:
    仓颉: VDHML
    四角: 22721

    详细解释

    动词

    (1) (会意。本义:截断,截开)

    (2) 同本义

    断,截也。——《说文》

    断木为杵。——《易·系辞下》

    三日断五匹,大人故嫌迟。——《玉台新咏·古诗为焦仲卿妻作》

    公孙弘断发而为 越王骑。——《韩非子·说林下》

    是断手而续以玉也,故世有易身之患。——《韩非子·用人》

    (3) 又如:断梗(断枝。比喻飘泊无定;指微贱的东西);断金(同心协力,坚固难移);断袖(旧时指男宠;比喻友情深厚);断颡(断头;砍头);断袖之宠(男宠);断头话(决绝的话);断裳(截断裳衣)

    (4) 断开;断绝

    断者架木通之。——《徐霞客游记·游黄山记》

    切肉肉断而发不断。——《韩非子·内储说下》

    天门中断 楚江开。—— 唐· 李白《望天门山》

    (5) 又如:断纹(琴上涂漆的裂纹);断头香(燃至中途熄灭的香。迷信者以为再烧此香,即对神佛不敬,来世必遭报应)

    (6) 拦截;拦劫

    坐断兵马禀缣。——《后汉书·杜茂传》

    因军兴,断盗数千万。——《后汉书·盖勋传》。注:“断,谓割截。”

    (7) 又如:断取(截取);断盗(拦截抢劫)

    (8) 判断;裁决

    事不目见耳闻,而臆断其有无,可乎。——宋· 苏轼《石钟山记》

    (9) 又如:断配(判决发配);断决(判决);断冤(审理冤狱);断遣(断决,处理);断没(判断没收归公)

    (10) 分;区分;划分

    断,段也,分为异段。——《释名》

    (11) 又如:断限(划定的年代界限);断方(划为方形)

    (12) 禁止 。如:断酒(禁止酿酒);断尽(禁绝);断渡(禁渡,停渡)

    (13) 戒掉,有意地抑制自己不行动 。如:断酒

    (14) 斩杀,宰杀

    大者立断。——《汉书·淮南历王长传》

    (15) 又如:断除(除灭,杀掉);断杀(砍杀);断首(砍头)

    (16) 治理,治,管理…的事物 。如:断遗(处理;处分)

    副词

    (1) 绝对;一定

    断无消息石榴红。——唐· 李商隐《无题》

    (2) 又如:他的话断不可信;断无此理;断无(绝无);断省(明断);断黑(全黑);断喝(极严厉的吆喝)

    形容词

    (1) 残缺;片断 。如:断想(片断的感想);断碎(残缺破碎);断霞(片断的云霞)

    (2) 陡峭 。如:断壁(峭壁);断石(陡峭的岩石)

    英文翻译

    sever, cut off; interrupt

    方言集汇

    ◎ 粤语:dyun6 tyun5
    ◎ 客家话:[客英字典] don5 ton1

    宋本广韵

    廣韻目次:去二十九換
    小韻反切聲母韻母聲調平水韻等呼韻攝韻部国际音标罗马字
    丁貫去聲合口一等tuɑntuanh/tuan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