檐滴

yán dī [ yan di]
注音 一ㄢˊ ㄉ一

词语释义

屋檐滴下的雨水。

参见:簷滴

词语解释

  1. 屋檐滴下的雨水。

    晋 潘岳 《悼亡》诗之一:“春风缘隟来,晨霤承簷滴。”一本作“ 檐滴 ”。 唐 李咸用 《春晴》诗:“簷滴春膏絶,凭栏晚吹生。” 元 刘祁 《归潜志》卷九:“东风又吹簷滴乾,主人不慳天自慳。”

  2. 屋檐滴下的雨水。

    晋 潘岳 《悼亡诗》之一:“春风缘隟来,晨霤承檐滴。”

引证解释

⒈ 屋檐滴下的雨水。

晋潘岳《悼亡》诗之一:“春风缘隟来,晨霤承簷滴。”
一本作“檐滴”。 唐李咸用《春晴》诗:“簷滴春膏絶,凭栏晚吹生。”
元刘祁《归潜志》卷九:“东风又吹簷滴乾,主人不慳天自慳。”
屋檐滴下的雨水。 晋潘岳《悼亡诗》之一:“春风缘隟来,晨霤承檐滴。”

檐滴的网络释义

檐滴

  • 屋檐滴下的雨水
  • 晋 潘岳 《悼亡》诗之一:“春风缘隟来,晨霤承檐滴。”一本作“ 檐滴 ”。 唐 李咸用 《春晴》诗:“檐滴春膏绝,凭栏晚吹生。” 元 刘祁 《归潜志》卷九:“东风又吹檐滴乾,主人不悭天自悭。”
  • 汉字详情

    yán [yan]
    部首: 420
    笔画: 17
    五笔: SQDY
    五行:
    仓颉: DNCR
    四角: 47961

    详细解释

    名词

    (1) (形声。从木,詹( zhān)声。本义:屋檐)

    (2) 同本义

    复庙重檐。——《礼记·明堂位》。注:“重檐,重承壁材也。”

    榆柳荫后檐,桃李罗堂前。——晋· 陶潜《归园田居》

    檐牙高啄(檐牙:屋顶伸出的边沿。高啄:像鸟向高处啄食一样)。——唐· 杜牧《阿房宫赋》

    (3) 又如:檐石(屋檐下的石板);檐宇(屋檐);檐花(靠近屋檐下边开的花);檐板(屋檐板);檐阴(屋檐下阳光不到处);檐梁(檐下的屋梁);檐帷(檐下的帘幕);檐楣(屋檐);檐马(也称风铃,铁马);檐铁(挂在屋檐下的风铃)

    (4) 某些器物上形状像屋檐的部分

    时逆帽檐风刮顶,旋呵鞭手冻粘须。——唐· 杜荀鹤《早发》

    (5) 又如:帽檐儿

    英文翻译

    eaves of house; brim, rim

    方言集汇

    ◎ 粤语:gim2 jam4 jim4
    ◎ 客家话:[海陆丰腔] ram2 dam5 [梅县腔] jam2 [宝安腔] jam2 | dam5 [东莞腔] jam2 [台湾四县腔] jam2 dam5 [客英字典] jam2 jang2 [客语拼音字汇] yam2

    宋本广韵

    廣韻目次:下平二十四鹽
    小韻反切聲母韻母聲調平水韻等呼韻部韻攝罗马字国际音标
    余廉鹽A平聲開口三等鹽Ajemjĭɛm
    [di]
    部首: 331
    笔画: 14
    五笔: IUMD
    五行:
    仓颉: EYCB
    四角: 30127

    详细解释

    动词

    (1) (形声。从水,啇( )声。本义:液体一点一点落下来。成语:滴水成冰) 同本义

    滴,水注也。——《说文》

    若何滴滴。——《列子·力命》

    临岐别数子,握手泪再滴。——唐· 杜甫《发同谷县》

    (2) 又如:滴沥(水下滴);滴溜(涓滴的水);滴水(滴下来的水);滴溜当啷(不断下滴的样子)

    名词

    水点;点点下落的液体 。如:水滴;雨滴。也用以形容像水滴那样圆的物体。如:滴子(垂珠)

    形容雨水下落和钟摆等的声音 。如:滴滴(水点连续滴下的声音;一颗颗的水珠);滴溜扑(滴溜溜扑;滴留扑;滴流扑。都形容物体跌落的声音);滴嗒(滴答;滴漉。水下流声)

    量词

    (1) 多用于颗粒状滴下的液体

    十日不饮一滴浆。——王建《伤邻家鹦鹉词》

    (2) 又如:洒下几滴眼泪

    英文翻译

    drip; drop of water

    方言集汇

    ◎ 粤语:dik1
    ◎ 客家话:[海陆丰腔] dit7 (din5) [东莞腔] dit7 [陆丰腔] dit7 [梅县腔] dit8 dit7 sit7 [台湾四县腔] dit7 (din5) [宝安腔] dit7 [客语拼音字汇] did5 did6 [客英字典] dit7
    ◎ 潮州话:dih4

    宋本广韵

    廣韻目次:入二十三錫
    小韻反切聲母韻母聲調平水韻等呼韻部韻攝罗马字国际音标
    都歷錫開入聲開口四等tektie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