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i]
部首 氵部(氵部)
笔画 14画
结构 左右结构
部首为氵部(氵部),总笔画14画,五行属水

基本信息

繁体
叠字 --
五行
部外笔画 11
统一码 6EF4
仓颉 EYCB
郑码 VSUL
四角号码 30127
电码 3336
区位码 2146
姓名学
五笔 IUMD
注音 ㄉㄧ,
吉凶寓意
起名建议
部首内容
笔顺编号 44141432512251
笔顺读写

起名工具

五行分析

根据滴的五行属性水,推荐搭配:

宜配:金、木属性字

常见搭配

该字在姓名中的常见搭配:

水滴、露滴、雨滴

字义解释

基本释义

〈动〉

  1. (形声。从水,啇(dí)声。本义:液体一点一点落下来。成语:滴水成冰)同本义

    滴,水注也。——《说文》

    若何滴滴。——《列子·力命》

    临岐别数子,握手泪再滴。——唐·杜甫《发同谷县》

  2. 又如:滴沥(水下滴);滴溜(涓滴的水);滴水(滴下来的水);滴溜当啷(不断下滴的样子)

〈名〉

  1. 水点;点点下落的液体。如:水滴;雨滴。也用以形容像水滴那样圆的物体。如:滴子(垂珠)

  2. 形容雨水下落和钟摆等的声音。如:滴滴(水点连续滴下的声音;一颗颗的水珠);滴溜扑(滴溜溜扑;滴留扑;滴流扑。都形容物体跌落的声音);滴嗒(滴答;滴漉。水下流声)

〈量〉

  1. 多用于颗粒状滴下的液体

    十日不饮一滴浆。——王建《伤邻家鹦鹉词》

  2. 又如:洒下几滴眼泪

详细解释

动词

(1) (形声。从水,啇( )声。本义:液体一点一点落下来。成语:滴水成冰) 同本义

滴,水注也。——《说文》

若何滴滴。——《列子·力命》

临岐别数子,握手泪再滴。——唐· 杜甫《发同谷县》

(2) 又如:滴沥(水下滴);滴溜(涓滴的水);滴水(滴下来的水);滴溜当啷(不断下滴的样子)

名词

水点;点点下落的液体 。如:水滴;雨滴。也用以形容像水滴那样圆的物体。如:滴子(垂珠)

形容雨水下落和钟摆等的声音 。如:滴滴(水点连续滴下的声音;一颗颗的水珠);滴溜扑(滴溜溜扑;滴留扑;滴流扑。都形容物体跌落的声音);滴嗒(滴答;滴漉。水下流声)

量词

(1) 多用于颗粒状滴下的液体

十日不饮一滴浆。——王建《伤邻家鹦鹉词》

(2) 又如:洒下几滴眼泪

英语翻译

drip; drop of water

方言集汇

◎ 粤语:dik1
◎ 客家话:[海陆丰腔] dit7 (din5) [东莞腔] dit7 [陆丰腔] dit7 [梅县腔] dit8 dit7 sit7 [台湾四县腔] dit7 (din5) [宝安腔] dit7 [客语拼音字汇] did5 did6 [客英字典] dit7
◎ 潮州话:dih4

宋本廣韻

廣韻目次:入二十三錫
小韻反切聲母韻母聲調平水韻等呼韻部韻攝罗马字国际音标
都歷錫開入聲開口四等tektiek

百度释义

(1)(动)液体一点一点地落下:~眼药。

(2)(名)落下的少量液体:汗~。

(3)(量)用于滴下的液体的数量:两~墨水。

现代汉语词典

滴dī
(1)(动)液体一点一点地落下:~眼药。
(2)(名)落下的少量液体:汗~。
(3)(量)用于滴下的液体的数量:两~墨水。

康熙字典

滴【巳集上】【水部】 康熙筆画:15画,部外筆画:11画

《廣韻》都歷切《集韻》《韻會》《正韻》丁歷切,𠀤音的。《說文》水註也。《增韻》涓滴,水點。

瀝下也。《王子年·拾遺記》香露滴瀝。《廣韻》亦作𤁷。《法華經》作渧,與滳異。

说文解字

说文解字

滴【卷十一】【水部】

水注也。从水啻聲。都歴切

说文解字注

(滴)水注也。埤倉有渧字。讀去聲。卽滴字也。从水。啻聲。都歷切。十六部。

相似汉字

最近查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