檄籴

xí dí [ xi di]
繁体 檄糴

词语释义

迅疾貌。

词语解释

引用解释

迅疾貌。《文选·潘岳<笙赋>》:“懰檄糴以奔邀,似将放而中匱。” 李善 注:“檄糴,疾貌。”

檄籴的国语词典

急速的样子。

檄籴的网络释义

檄籴

  • 迅疾貌
  • 出处
  • 《文选·潘岳<笙赋>》:“懰檄籴以奔邀,似将放而中匮。” 李善 注:“檄籴,疾貌。”
  • 汉字详情

    [xi]
    部首: 420
    笔画: 17
    五笔: SRYT
    五行:
    仓颉: DHSK
    四角: 48940

    详细解释

    名词

    (1) (形声。本义:檄文)

    (2) 同本义

    太祖得书,便命移檄。——《英烈传》

    制府檄下。——宋· 文天祥《指南录后序》

    所有文檄,幕下儒生设意修词(“文檄”即檄文。古代用以征召、晓喻或声讨的文书)。——清· 黄宗羲《柳敬亭传》

    奉檄守御。——清· 方苞《左忠毅公逸事》

    (3) 又如:传檄(传布檄文);羽檄(上插鸟羽的古代征兵军书)

    (4) 泛指信函

    使君子年善?来檄可求。——王安石《寄丁中允》

    动词

    (1) 用檄文晓谕或声讨

    按察司行文檄了知县去。——《儒林外史》

    檄其人士,于政治宗教,皆欲有所更革,顾终不成。——鲁迅《坟·摩罗诗力说》

    (2) 又如:檄调(行檄调动);檄委(用檄文晓谕、托咐)

    英文翻译

    call arms; urgency

    方言集汇

    ◎ 粤语:hat6
    ◎ 客家话:[客英字典] git7 [陆丰腔] git7 [梅县腔] git7 [宝安腔] hit7 git7 [客语拼音字汇] had5 [海陆丰腔] git7 [台湾四县腔] git7

    宋本广韵

    廣韻目次:入二十三錫
    小韻反切聲母韻母聲調平水韻等呼韻部韻攝罗马字国际音标
    胡狄錫開入聲開口四等ghek/hekɣiek
    [di]
    部首: 610
    笔画: 8
    五笔: TYOU
    五行:
    姓名学:
    仓颉: OFD
    四角: 80904

    详细解释

    动词

    (1) (形声。从入,从米,翟声。本义:买进粮食) 同本义 (跟“粜”相对)

    你来籴米,将银子来我秤。——《陈州粜米》

    (2) 又如:籴米(买米);籴粜(粮食的买进和卖出)

    英文翻译

    purchase grains; store grain

    方言集汇

    ◎ 粤语:dek6
    ◎ 潮州话:diah8

    宋本广韵

    廣韻目次:入二十三錫
    小韻反切聲母韻母聲調平水韻等呼韻部韻攝罗马字国际音标
    徒歷錫開入聲開口四等dekdʰie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