席地

xí dì [ xi di]
注音 ㄒ一ˊ ㄉ一ˋ
词性 形容词

词语释义

席地 xídì

(1) 古人在地上铺席用来坐、卧,现泛指坐、卧在地上

席地而坐
on the ground

词语解释

  1. 铺席于地。

    《南齐书·豫章王嶷传》:“朔望时节,席地香火、槃水、酒脯、乾饭、檳榔便足。”《清史稿·礼志三》:“ 世祖 奠鼎 燕京 ,定制以岁季秋朔,陈礮位 虎沟桥 沙锅村 ,席地为坛,西嚮,以八旗 汉 军都统将事。”

  2. 古人铺席于地以为座,后坐在地上或以地为席称“席地”。

    唐 袁郊 《甘泽谣·懒残》:“ 懒残 正拨牛粪火,出芋以啗之,良久,乃曰:‘可以席地。’”《二刻拍案惊奇》卷十九:“三人席地而坐,吃将起来。” 清 方苞 《左忠毅公逸事》:“﹝ 左光斗 ﹞则席地倚墙而坐,面额焦烂不可辨。” 巴金 《家》十二:“他常常在马房里和‘下人们’围着一堆火席地坐着,听他们叙说剑仙侠客的事迹。”

引证解释

⒈ 铺席于地。

《南齐书·豫章王嶷传》:“朔望时节,席地香火、槃水、酒脯、乾饭、檳榔便足。”
《清史稿·礼志三》:“世祖奠鼎燕京,定制以岁季秋朔,陈礮位虎沟桥沙锅村,席地为坛,西嚮,以八旗汉军都统将事。”

⒉ 古人铺席于地以为座,后坐在地上或以地为席称“席地”。

唐袁郊《甘泽谣·懒残》:“懒残正拨牛粪火,出芋以啗之,良久,乃曰:‘可以席地。’”
《二刻拍案惊奇》卷十九:“三人席地而坐,吃将起来。”
清方苞《左忠毅公逸事》:“﹝左光斗﹞则席地倚墙而坐,面额焦烂不可辨。”
巴金《家》十二:“他常常在马房里和‘下人们’围着一堆火席地坐着,听他们叙说剑仙侠客的事迹。”

席地的国语词典

铺席于地。

席地的网络释义

席地

  • 席地,读音是xí dì,汉语词汇,原指在底墒铺了席。
  • 席地的翻译

    德语: vor Ort

    席地造句

    战士们幕天席地,爬山涉水,最后到达了延安。
    那一次我们幕天席地,围坐在火堆旁高谈阔论,今日回想起来仍记忆犹新。
    我从来不计较生活的好坏,就是幕天席地,也过得一样愉快。
    在营火晚会上,大家席地而坐,又说又笑,欣赏着精彩的文艺节目。
    同学们长跑之后,为了歇一会儿,就在操场上席地而坐。
    科技探险队员席地幕天,百折不回。
    战士们席地而坐,谈笑风生。
    野外露营时,幕天席地,别有一番光景。
    到了中午,我们在山顶上的一棵松树下面,拿出自带的干粮席地而坐,边吃边聊,好不快活。
    护法大会上,人们三五成群,席地而坐诵经护法。
    红军爬雪山,过草地,幕天席地,艰苦卓绝,终于到达了延安。
    我们来到郊外春游,大家席地而坐,以天为帐,以地为席。
    二人在神像下扫出一片净地,席地而坐,相偎倚着神像闭目而睡。
    三天后,城郊的一处小土丘上,张蛮鱼席地而坐,大汉,别说这名字可比那什么大周好听顺耳多了。
    因为疲惫,两位在龙头寺火车站候车的旅客席地而睡。
    塔里木盆地的地质队员们幕天席地,餐风饮雪,为祖国探矿寻宝。
    是以席地班荆,衷肠宜吐,他山攻玉,声气相通……
    浓烟像烟霞般围绕着矮坡,在往上升腾卷曲着飞散,瞒天席地。
    做不到以经为枕席地而禅,远离喧嚣淡泊世情;达不到松骨莲风不食烟火,透晰佛法定坐聚散。
    穆公虽说是见多识广,这时候也被唬住了,一时异常亢奋,席地而坐,与由余推杯换盏,向由余询问西戎兵力地形,由余毫无隐瞒,倾囊而出。

    汉字详情

    [xi]
    部首: 318
    笔画: 10
    五笔: YAMH
    五行:
    吉凶:
    姓名学: 姓,常用字
    仓颉: ITLB
    四角: 00227

    详细解释

    名词

    (1) (“蓆”的古字。会意。从巾,庶省声。天子诸侯的席有刺绣镶边,故从巾。席用来待广大宾客,故从“庶”省。本义:供坐卧铺垫的用具。后又曾写作“蓆”) 同本义

    席,藉也。礼天子诸侯席有黼绣纯饰。——《说文》。按,即筵也。方幅如巾,故从巾。

    设莞筵纷纯,加缫,席画纯。——《周礼·司几筵》。疏:“初在地者一重,谓之筵。重在上者,即谓之席。”

    设之曰筵,坐之曰席。——《礼记·祭统》注

    我心匪席,不可卷也。——《诗·邶风·柏舟》

    结发同枕席。——《玉台新咏·古诗为焦仲卿妻作》

    觉时之枕席。——唐· 李白《梦游天姥吟留别》

    席地而卧。——清· 方苞《狱中杂记》

    席地倚墙。——清· 方苞《左忠毅公逸事》

    (2) 又如:席包(以苇席或高粱篾席制的包);席具(铺垫用具);席户(悬席为户。比喻房子的简陋);席号(以草席搭建的临时棚屋);席荐(席子与草荐,都是草编的坐卧用具)

    名词

    (1) 座位;席位

    席而无上下,则乱于席次矣。——《孔子家语》

    变色离席。(大惊失色离开座位)。——《虞初新志·秋声诗自序》

    (2) 又如:席舍(贡院中的试场座位、考舍);席尊(首席);上席;下席;硬席;专席;来宾席;被告席

    (3) 成桌的饭菜,酒筵

    饮酒酣,武安起为寿,坐皆避席优。——《史记·魏其武安侯列传》

    所赐者兴,受爵,降席下,奠爵,再拜稽首。——《仪礼·燕礼》。郑玄注:“席下,席西也。”

    (4) 又如:席尊(指主持酒席的人);席面(宴席上与主人对席的客位);流水席;还席

    (5) 职位

    常恐诸子侈席势凌人。——《旧唐书·房乔传》

    这钱谷一席,有个小徒很过得去,可以叫他来效劳。——《负曝闲谈》

    步武离台席,徊翔集帝梧。——唐· 刘禹锡《赠杨尚书》

    (6) 旧称所司职务为席,如管刑名的幕宾称刑席,管钱谷的称钱席;教师称教席

    每一个人替他们安置一席,倒也不难。——《文明小史》

    (7) 船帆

    早行篙师怠,席挂风不正。——杜甫《早发》

    (8) 姓

    动词

    (1) 铺席,登席就坐

    乃席宾。——《仪礼·乡饮酒礼》

    必正席,先尝之。——《论语》。皇疏:“犹坐也。”

    席于门中。——《仪礼·特性馈食礼》

    赵旃夜至于 楚军,席于军门之外。——《左传·宣公十二年》

    (2) 凭借,倚仗

    吕产、 吕禄席太后之宠。——《汉书·刘向传》

    (3) 垫,压

    相枕席于道路。——班固《汉书》

    量词

    用于表示酒席的数目。如:办了三席酒;一席话

    英文翻译

    seat; mat; take seat; banquet

    方言集汇

    ◎ 粤语:zik6
    ◎ 客家话:[沙头角腔] cit8 [客语拼音字汇] qid6 xid6 [客英字典] sit8 cit8 [宝安腔] cit8 [梅县腔] sit8 [台湾四县腔] sit8 cit8 [陆丰腔] sit8 [东莞腔] cit8 [海陆丰腔] sit8 cit8
    ◎ 潮州话:ciêh8/cioh8 , siah8

    宋本广韵

    廣韻目次:入二十二昔
    小韻反切聲母韻母聲調平水韻等呼韻攝韻部国际音标罗马字
    祥易昔開入聲開口三等zĭɛkzsiek/sziek
    dì,de [di,de]
    部首: 334
    笔画: 6
    五笔: FBN
    吉凶:
    姓名学: 姓,常用字,多用男性
    仓颉: GPD
    四角: 44112

    详细解释

    de

    助词

    (1) 用在状语和中心词之间 。如:他认真地学习;天气渐渐地冷了;有计划地安排生活。又表示动态,相当于“着”。常附在立、卧、坐等不及物动词的后头

    后妻向床上卧地不起。——《舜子变文》

    (2) 还用于状语后或补语前

    相看月未坠,白地断肝肠。——唐· 杜甫《越女词》

    (3) 另见

    名词

    (1) (形声。从土,也声。本义:大地)

    (2) 同本义,与“天”相对

    立字士力于一者为地。——《春秋·元命苞》

    土乙力为地。——《尔雅·释地》

    地生养万物。——《管子·形势解》

    (3) 如:落地;天地;地角(地的末端。多比喻极僻远的地方);地宫(帝王墓地放置棺材的地下建筑);地府(阴间);地脉(风水);地遁(隐入地下;入土而逃)

    (4) 地面;陆地

    双兔傍地走,安能辨我是雄雌。——《乐府诗集·木兰诗》

    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唐· 李白《静夜思》

    (5) 又如:地文(地面山岳河海丘陵平原之形);地藏(地下深处);地市(地下的市镇);地平(地面平坦)

    (6) 土地;田地

    殚其地之出。——唐· 柳宗元《捕蛇者说》

    (7) 又如:湿地;好地;下地干活儿;地头(地上,与天上相对;方面);地灵(土地山川的灵秀之气)

    (8) 领土,属地;地区 。

    而安陵君以五十里之地存者。——《战国策·魏策》

    (9) 又如:各地;内地;本地;割地(割让领土);

    (10) 地方;场所

    此地空余黄鹤楼。——唐· 崔颢《黄鹤楼》

    英雄无用武之地。——《资治通鉴》

    (11) 又如:各地文化站;产地(物品出产的地方);坟地;原地;地著(久居其地不迁移的人);地棍(地方上的流氓无赖)

    (12) 地位 。如:地业(地位与事业);地望(地位和声望);地寒(指人的出身微贱,地位低下)

    (13) 心意活动的领域 。如:心地;见地;识地

    (14) 路程;面积

    那轿夫抬进去,走了一射之地。——《红楼梦》

    (15) 又如:十里地

    (16) 居住地 。如:地址;地邻(邻居;邻里)

    (17) 花纹图案或文字的衬托面;底子 。如:地子(衬底;花纹的衬托面)

    (18) 地区,中国省、自治区以下,县以上设置的行政区域 。如:省地县三级

    (19) 地主的简称 。如:地富(地主与富农)

    (20) 言语和行动可以回旋的地方

    恢恢乎其于游刃必有余地矣。——《庄子·养生主》

    (21) 另见 de

    英文翻译

    earth; soil, ground; region

    方言集汇

    ◎ 粤语:dei6 deng6
    ◎ 客家话:[梅县腔] ti5 [台湾四县腔] ti5 [客英字典] ti5 [东莞腔] ti3 [客语拼音字汇] ti4 [宝安腔] ti3 [沙头角腔] ti5 [陆丰腔] ti5 [海陆丰腔] ti6
    ◎ 潮州话:di7

    宋本广韵

    廣韻目次:去六至
    小韻反切聲母韻母聲調平水韻等呼韻部韻攝罗马字国际音标
    徒四脂A開去聲開口三等脂Adiih/dihdʰ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