桅竿

wéi gān [ wei gan]
注音 ㄨㄟˊ ㄍㄢ

词语释义

亦作'桅杆'。亦作'桅杆'。 船上挂帆的柱杆。

词语解释

  1. 亦作“ 桅桿 ”。亦作“ 桅杆 ”。船上挂帆的柱杆。

    宋 苏轼 《慈湖夹阻风》诗之一:“捍索桅竿立啸空,篙师酣寝浪花中。” 清 吴伟业 《再观打冰词》:“桅竿旗动吹南风,舟子喜甚呼蒙衝。”《儿女英雄传》第二二回:“一片斜阳,照得水面上乱流明灭,那船上桅桿影儿一根根横在岸上。” 杨朔 《海市》:“不想过午忽然刮起一种阵风,浪头卷起来比小山都高,急的渔民把桅杆横绑在船上,压着风浪。”

引证解释

⒈ 亦作“桅桿”。亦作“桅杆”。船上挂帆的柱杆。

宋苏轼《慈湖夹阻风》诗之一:“捍索桅竿立啸空,篙师酣寝浪花中。”
清吴伟业《再观打冰词》:“桅竿旗动吹南风,舟子喜甚呼蒙衝。”
《儿女英雄传》第二二回:“一片斜阳,照得水面上乱流明灭,那船上桅桿影儿一根根横在岸上。”
杨朔《海市》:“不想过午忽然刮起一种阵风,浪头卷起来比小山都高,急的渔民把桅杆横绑在船上,压着风浪。”

桅竿的网络释义

桅竿

  • 桅竿拼音是wéi gān,注音是ㄨㄟˊ ㄍㄢ
  • 桅竿造句

    他拿着桅竿和卷起的船帆,往岸上爬去。
    武信手一展,海盗旗在手,呼呼的升到了桅竿上替换了国旗。
    孤拔大愤,索性带了兵舰,闯入浙江三门湾,夜深月朗,孤拔轻轻的扒上桅竿,窥探内地形势,不防声怪响,竟将孤拔击落船中。
    纸炉巧匠砌楼台,四季焚烧楮吊;桅竿高竖挂长旛,二岁乡人祭赛。
    在朦胧之中,他只是能分成辨出那条马林鱼白色的脊背和竖着的尾巴。他拿着桅竿和卷起的船帆,往岸上爬赴。
    应该把我们的旗子钉在半截桅竿上,然后把船沉掉。
    在朦胧之中,他只能分辨出那条马林鱼白色的脊背和竖着的尾巴。他拿着桅竿和卷起的船帆,往岸上爬去。

    汉字详情

    wéi [wei]
    部首: 420
    笔画: 10
    五笔: SQDB
    五行:
    仓颉: DNMU
    四角: 47912

    详细解释

    名词

    船上挂帆的柱杆 。如:前桅;桅索(桅杆上的绳索)

    英文翻译

    mast of ship

    方言集汇

    ◎ 粤语:ngai4 wai4
    ◎ 客家话:[东莞腔] wui2 [宝安腔] ngui2 [梅县腔] mi2 ngui2 [台湾四县腔] ngui2 mui2 [客语拼音字汇] ngui2 [海陆丰腔] ngui2 mui2 [客英字典] ngui2 nui2 mi2 [陆丰腔] ngui3

    宋本广韵

    廣韻目次:上平十五灰
    小韻反切聲母韻母聲調平水韻等呼韻攝韻部罗马字
    五灰平聲合口一等nguai/nguoi
    gān [gan]
    部首: 624
    笔画: 9
    五笔: TFJ
    五行:
    吉凶:
    姓名学: 多用男性
    仓颉: HMJ
    四角: 88401

    详细解释

    名词

    (1) (形声。从竹,干声。本义:竹竿)

    (2) 同本义。竹子的主干

    竿,竹梃也。——《说文》

    籊籊竹竿。——《诗·卫风·竹竿》

    禁藏母拊竿。——《管子》

    竿殳之所揘毕。——张衡《西京赋》

    大书一“屈”字,以两竿夹揭之,走诉行御史台。——明· 高启《书博鸡者事》

    (3) 又如:立竿见影;揭竿为旗;竿木(古代艺人借以在其上表演各种技艺动作的长竿);竿殳(竹杖);竿首(竹竿顶端);竿头(竹竿的顶端)

    (4) 通“简”。竹简

    不离苞苴竿牍。——《庄子·列御寇》

    阳翟田望勤于竿牍……日发数十函不倦。—— 宋· 朱彧《萍洲可谈》

    (5) 又如:竿牍(指书信,古代用竹简书写,故称竿牍)

    (6) 特指钓竿 。如:垂竿;竿纶(钓竿与钓线)

    (7) 指竹篙 。如:竿枻(竹篙和船桨)

    量词

    (1) 计算长状物的单位,竹一根为一竿

    一径野花香袭体,数竿幽竹绿依依。——《西游记》

    如果开窗正对着白色墙壁,太单调了,给补上几竿竹子或几棵芭蕉。——《苏州园林》

    (2) 方言。用于抽旱烟

    约摸咂完一竿叶子烟的时候,…听见…有人朝房外跑走的脚步声。——《大波》

    动词

    (1) 以竿悬挂

    应元乘月黑,束槀为人,人竿一灯,立陴郳间。—— 清· 邵长蘅《青门剩稿》

    (2) 又如:竿旌(旗杆顶端所饰的雉羽);竿首(用竿悬首)

    (3) 通“干”。请托

    竿摩,谓相逼近也。今俗以事干人者谓之相竿摩。——《后汉书·董卓传》注

    (4) 又如:竿摩(干求,请托)

    英文翻译

    bamboo pole; penis

    方言集汇

    ◎ 粤语:gon1
    ◎ 客家话:[沙头角腔] gon1 gon3 [客英字典] gon1 gwon1 [海陆丰腔] gon1 [梅县腔] gon1 [陆丰腔] gon1 [东莞腔] gon1 [台湾四县腔] gon1 [客语拼音字汇] gon1 [宝安腔] gon1

    宋本广韵

    廣韻目次:上平二十五寒
    小韻反切聲母韻母聲調平水韻等呼韻攝韻部国际音标罗马字
    古寒平聲開口一等kɑnka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