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央殿

wèi yāng diàn [ wei yang dian]
注音 ㄨㄟˋ 一ㄤ ㄉ一ㄢˋ

词语释义

未央宫

词语解释

  1. 即 未央宫 。

    《后汉书·董卓传》:“三年四月,帝疾新愈,大会 未央殿 。” 唐 陶翰 《古塞下曲》:“騂马黄金勒,琱弓白羽箭,射杀左贤王,归奏 未央殿 。”参见“ 未央宫 ”。

引证解释

⒈ 即未央宫。参见“未央宫”。

《后汉书·董卓传》:“三年四月,帝疾新愈,大会未央殿。”
唐陶翰《古塞下曲》:“騂马黄金勒,琱弓白羽箭,射杀左贤王,归奏未央殿。”

未央殿的网络释义

未央殿

  • wèi yāng diàn
  • ㄨㄟˋ ㄧㄤ ㄉㄧㄢˋ
  • 未央殿 
  • 即 未央宫 。《后汉书·董卓传》:“三年四月,帝疾新愈,大会 未央殿 。” 唐 陶翰 《古塞下曲》:“騂马黄金勒,琱弓白羽箭,射杀左贤王,归奏 未央殿 。”参见“ 未央宫 ”。
  • 汉字详情

    wèi [wei]
    部首: 420
    笔画: 5
    五笔: FII
    五行:
    吉凶:
    姓名学: 姓,常用字
    仓颉: JD
    四角: 50900

    详细解释

    副词

    (1) (象形。基本义:没有;不。“未”字否定过去,不否定将来,与“不”有别。但有时候也当“不”字讲)

    (2) 相当于“没有”、“不曾”、“尚未”

    未,无也。——《小尔雅·广诂》

    未由也已。——《论语·子罕》

    未之难矣。——《论语·宪问》

    吾与郑人未有成也。——《公羊传·隐公六年》

    吾未有言之。——《吕氏春秋·开春》

    未果。——晋· 陶渊明《桃花源记》

    有孙母未去。——唐· 杜甫《石壕吏》

    未百步则返。——明· 袁宏道《满井游记》

    将舒未舒。

    (3) 又如:未际(未发迹);未的(未必,不一定);未从(未曾,尚未);未傅(未成年的人);未遑(来不及,没有闲暇);未遇(未得到赏识和重用;未发迹);未宾(没有归顺);未集(未能完成);未臻(未到圆满的地步);未极(无穷远处;未到尽头;没有停止);未意之志(没有完成的志向);未第(科举考试中未中);未萌(事情发生之前)

    (4) (“未”字否定过去,“不”字否定将来,但有时候未也当不讲)不

    众宾未拾取矢。——《仪礼·乡射礼》。注:“未,犹不也。”

    未若复吾赋不幸。——唐· 柳宗元《捕蛇者说》

    未为简易。——宋· 沈括《梦溪笔谈·活板》

    游人虽未盛。——明· 袁宏道《满井游记》

    犹未能也。——清· 彭端淑《为学一首示子侄》

    (5) 又如:未消(不必,不要);未一(不再一一去详细叙述);未敢苟同;未知可否;未审(不知);未的(不确实,不确切);未足(不足,不能);未如(不如);未妨(不妨);未若(不如);未孚(不算大信,不是至诚);未足轻重(无关紧要,不值得重视);未应(不曾,不须);未为不可(不是不可以);未逮(不及;没有达到)

    (6) 否 ——用在句末,表示疑问

    来日绮窗前,寒梅著花未?——王维《杂诗》

    名词

    (1) 滋味。后作“味”

    未,味也。六月滋味也。五行,木老于未,象木重枝叶也。——《说文》

    (2) 地支的第八

    未还于此。——唐· 李朝威《柳毅传》

    (3) 与天干相配,用以纪年。如1967年为农历丁未年

    (4) 用以纪月,即农历六月

    (5) 用以纪时,叫“未刻”。即午后十三时至十五时

    两马相交,斗了一百余合,自从辰牌直杀到未刻。——《英烈传》

    (6) 五行属土

    丑、未,亦土也。——《论衡》

    (7) 十二生肖属羊

    未禽羊。——《论衡》

    (8) 将来

    凡刑人之本,禁暴恶恶,且征其未也。——《荀子》

    英文翻译

    not yet; 8th terrestrial branch

    方言集汇

    ◎ 粤语:mei6
    ◎ 客家话:[梅县腔] wi5 wui5 [沙头角腔] wui5 [客英字典] vui5 mui5 [陆丰腔] mui6 [东莞腔] mui5 [宝安腔] mui3 [客语拼音字汇] vui4 [海陆丰腔] wui6 [台湾四县腔] wi5
    ◎ 潮州话:bhi7(bī) bhuê7(būe)

    宋本广韵

    廣韻目次:去八未
    小韻反切聲母韻母聲調平水韻等呼韻部韻攝罗马字国际音标
    無沸微合去聲合口三等myoih/mvoymĭwəi
    yāng [yang]
    部首: 101
    笔画: 5
    五笔: MDI
    吉凶:
    姓名学: 姓,常用字
    仓颉: LBK
    四角: 50800

    详细解释

    名词

    (1) (会意。小篆字形。从大,在冂( jiǒng)之内。上像物体(冂),一个人(大)站在它的当中。本义:中心)

    (2) 同本义

    央,中央也。——《说文》

    宛在水中央。——《诗·秦风·蒹葭》

    中央土。——《礼记·月令》

    今人或入其央渎,窃其猪彘。——《荀子·正论》。注:“中渎也。”

    惜蕃华之未央。——《汉书·外戚传》。注:“犹未半也。”

    方六里,名之曰社,有邑焉,名之曰央。——《管子》

    (3) 又如:央渎(出水沟)

    (4) 通“殃”。灾祸

    经设三命,君获其央。——汉《严訢碑》

    年寿未究,而遭祸央。——汉《故民吴仲山碑》

    形容词

    (1) 远;久

    央,一曰久也。——《说文》

    (2) 又如:央央(广大的样子)

    动词

    (1) 恳求,请求

    抚台央出文案老爷来请进去谈谈,这面子有多大!——《老残游记》

    (2) 又如:央烦(央求烦劳。请人办事的客气话);央连(烦劳);央人(求人;请人);央央(央求);央倩(邀请);央中(请某人做中人);央靠(央求,请托,依靠);央请(请托);央属(请托)

    英文翻译

    center, conclude, run out; beg

    方言集汇

    ◎ 粤语:joeng1
    ◎ 客家话:[梅县腔] jong1 [海陆丰腔] rong1 ong1 [客英字典] jong1 [东莞腔] jong1 [客语拼音字汇] yong1 [陆丰腔] jong1 [沙头角腔] jong1 [宝安腔] jong1 [台湾四县腔] jong1 ong1

    宋本广韵

    廣韻目次:下平十陽
    小韻反切聲母韻母聲調平水韻等呼韻部韻攝罗马字国际音标
    於良陽開平聲開口三等qiang/iangʔĭaŋ
    diàn [dian]
    部首: 433
    笔画: 13
    五笔: NAWC
    五行:
    吉凶:
    姓名学: 姓,多用男性
    仓颉: SCHNE
    四角: 77247

    详细解释

    名词

    (1) (形声。本义:击声)

    (2) 古代泛指高大的房屋,后专指供奉神佛或帝王受朝理事的大厅

    殿,堂之高大者也。——《说文古本考》

    苍鹰搏击于殿上。——《战国策·魏策》

    王子皇孙,辞楼下殿。——杜牧《阿房宫赋》

    中绘殿阁,类兰若(佛寺)。——《聊斋志异》

    有举孝子者先上殿。——《汉书·黄霸传》

    浮屠北有佛殿一所。——《洛阳伽蓝记·永宁寺》

    (3) 又如:宫殿(泛指帝王居住的高大华丽的房屋);殿陛(帝王宫殿的台阶。借指朝廷);殿直(在宫殿中值勤的人);殿使(皇帝派遣的使臣);殿脚人(即“殿脚女”。相传隋炀帝巡游江都时,乘龙舟,选美女一千人牵彩缆挽龙舟,号为“殿脚女”);殿兵(后军)

    (4) 帝王宸居 。如:殿省(宫廷与台省。亦指朝廷上下。殿指皇帝的居所);殿院(宫内的殿和院);殿舍(皇宫;佛殿)

    (5) 殿试 。如:殿元(状元的别称);殿榜;殿罚(亦称殿举。因科举考试成绩很差而被取消应试资格)

    (6) 亦用作帝、后的代称 。如:三殿:指太上皇、皇太后、皇帝

    形容词

    (1) 最后,最下

    殿,后也。——《广雅》

    奔而殿。——《论语·雍也》。集解引马注:“殿在军后。前曰启,后曰殿。”

    大殿。——《左传·襄公二十三年》。注:“殿,后军也。”

    (2) 又如:殿最(古代考核政绩或军功的差等,下等称为“殿”,上等称为“最”)

    动词

    (1) 镇抚,镇守

    殿天子之邦。——《诗·小雅·采菽》

    (2) 又如:殿邦(安邦定国)

    (3) 定,评定

    莅之者进不能课其能,退不能殿其不能,才不才一也。——唐· 白居易《江州司马厅记》

    (4) 殿后,压阵

    孟之反不伐,奔而殿。——《论语·雍也》

    命李进诚将三千人殿其后。——《资治通鉴·唐宪宗元和十二年》

    (5) 停,停止

    依十二章不枉法例决五十七下,罪经释免,须殿三年,殿期已满。——《元典章新集》

    英文翻译

    hall; palace; temple

    方言集汇

    ◎ 粤语:din3 din6
    ◎ 客家话:[梅县腔] tien5 [陆丰腔] tian6 [东莞腔] ten3 [宝安腔] ten3 [客英字典] tien5 [海陆丰腔] tien6 [客语拼音字汇] tian4 [沙头角腔] tien5 [台湾四县腔] tien5
    ◎ 潮州话:doiⁿ7 [揭阳、潮阳]daiⁿ7 ,diang6 [潮州]diêng6

    宋本广韵

    廣韻目次:去三十二霰
    小韻反切聲母韻母聲調平水韻等呼韻攝韻部国际音标罗马字
    堂練先開去聲開口四等dʰiendenh/den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