暗记

àn jì [ an ji]
繁体 暗記
注音 ㄢˋ ㄐ一ˋ

词语释义

暗记 ànjì

(1) 心中默记

memorize;learn by heart

词语解释

  1. 默记。

    《后汉书·应奉传》:“ 奉 少聪明,自为儿童及长,凡所经履,莫不暗记。” 明 方孝孺 《先府君行状》:“五岁能读书,自辩章句,年十餘,暗记五经,为文有奇语。”

  2. 秘密的记号。

    唐 李商隐 《无愁果有愁曲》:“白杨别屋鬼迷人,空留暗记如蚕纸。”《红楼梦》第一○三回:“我故意的一碗里头多抓了一把盐,记了暗记儿,原想给 香菱 喝的。”《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第九七回:“这位 莫可翁 太老实了,恐怕他们拴的有暗记,便不敢解下来。” 午星 《一个红军女游击战士》:“我立即在洞口做上个‘知道了’的暗记,迅速跑回游击队去,向 罗维道 同志报告。”

引证解释

⒈ 默记。

《后汉书·应奉传》:“奉少聪明,自为儿童及长,凡所经履,莫不暗记。”
明方孝孺《先府君行状》:“五岁能读书,自辩章句,年十餘,暗记五经,为文有奇语。”

⒉ 秘密的记号。

唐李商隐《无愁果有愁曲》:“白杨别屋鬼迷人,空留暗记如蚕纸。”
《红楼梦》第一〇三回:“我故意的一碗里头多抓了一把盐,记了暗记儿,原想给香菱喝的。”
《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第九七回:“这位莫可翁太老实了,恐怕他们拴的有暗记,便不敢解下来。”
午星《一个红军女游击战士》:“我立即在洞口做上个‘知道了’的暗记,迅速跑回游击队去,向罗维道同志报告。”

暗记的国语词典

默记。

暗记的网络释义

暗记

  • 暗记,指默记;秘密的记号(如:人民币水印)。见李商隐 《无愁果有愁曲》:“白杨别屋鬼迷人,空留暗记如蚕纸。”
  • 暗记造句

    最起初只有那一轮山月,和极冷极暗记忆里的洞穴,然后你微笑着向我走来,在清凉的早上浮云散开。
    他心里暗暗记住,顾客至少要看上去能付得起钱,他才会去和他们搭话。
    在喷嘴处设有一个与图形光电变换暗记同步改变的电场。
    心中暗记这些场合并用特别的笔记本记下来,这关系着你未来送礼时,对方是否会很乐意接受或只是礼貌性的收下来而已。
    朱元璋将此事暗记在心,回宫后秘密派人前去查处此图是何人所画,并下令记下那些围观者的姓名地址,以便严惩。
    纳粹军民从德国齐境寻寻练习有素的犬只,并教它们用爪子敲出旌旗暗记。
    堵住增热或压电晶体把数字暗记转不败瞬时的不不张辛。
    但是在这栽办法洋,摄像机所摄不入的图像暗记只能是部分的,而且是继续式的。
    凡读书,须要读得字字响亮,不可误一字,不可少一字,不可多一字,不可倒一字,不可牵强暗记,只是要多读数遍,自然上口,久远不忘。
    有时被控标的目的本身即为暗记源,如包装袋上的马克线。
    崔女士暗记在心,对李玄伯早有三分的不满了。
    我们需供有一个旌旗暗记给以提示:那是一条尾要的记忆。
    一时传了咒语,众神将各自暗暗记诵。
    不过脑中那些信息中指出,最好的琴皮乃是一种名为九宫人面蟒的九宫皮,狄舒夜暗暗记在心中。
    洪钧等人研究了姚工的资料,菲比暗记在心。
    我是这样想的,就怕这封信中有暗记,我无法伪造,所以只能把真信送过去,再得到郑云的回信,以获得郑云篡逆的证据。
    有一年,我和妻子回家探亲,妻子随便说一句,酸枣好吃,母亲就暗记在心。
    余某存款当日,王某在一旁将余某设立的密码暗记在心。
    信封上的浓墨是我们清风门独有的暗记,一点浓墨表示急,两点浓墨表示紧急,三点浓墨表示十万火急,难道逍遥阁的人攻来了?
    虽然李泳没有要求陈绍基为其购买,但是陈绍基听在耳里,暗记在心。

    汉字详情

    àn [an]
    部首: 429
    笔画: 13
    五笔: JUJG
    五行:
    仓颉: AYTA
    四角: 60061

    详细解释

    形容词

    (1) (形声。从日,音声。本义:昏暗)

    (2) 同本义。与“明”相对

    暗,日无光也。——《说文》

    日中光明,故其出入时光暗,故大。——《论衡·说日》

    体之感何自起?曰,起于远近之比例,明暗之掩映。——蔡元培《图画》

    (3) 又如:昏暗(光线不足);暗中摸索(在黑暗中寻找探索)

    (4) 昏昧,愚昧;不明白

    上暗则政险。——《荀子·天率》

    (5) 又如:暗昧(真假不明;暧昧,含糊不清);暗主(昏庸的君主)

    (6) 隐秘

    别有幽愁暗恨生,此时无声胜有声。——白居易《琵琶行》

    (7) 又如:暗记儿;暗号

    (8) 地下 。如:暗河;暗沟(地下的排水沟)

    副词

    (1) 默默地

    暗算乡程隔数州,欲归无计泪空流。——杜荀鹤《旅寓诗》

    孺人半夜觉寝,促有光暗诵。—— 归有光《先妣事略》

    (2) 又如:暗诵(默诵,背诵);暗数(默默记数);暗写(默写)

    (3) 秘密;暗中

    曹节王甫,暗杀太后。——《后汉书·宦者传》

    孤犬无猛噬,长箭不暗射。——元好问《驱猪行》

    名词

    (1) 天黑

    车驾逼暗乃还,漏已尽。——《晋书·职官志》

    (2) 黑夜 。如:暗夜(黑夜);暗风(黑夜的风)

    动词

    使昏暗

    大车扬飞尘,亭午暗阡陌。——李白《古风》

    英文翻译

    dark; obscure; in secret, covert

    方言集汇

    ◎ 粤语:am3 ngam3
    ◎ 客家话:[东莞腔] am5 [台湾四县腔] am5 [梅县腔] am5 em3 [陆丰腔] am5 [客英字典] am5 [海陆丰腔] am5 [客语拼音字汇] am4 [沙头角腔] am5 [宝安腔] am5

    宋本广韵

    廣韻目次:去五十三勘
    小韻反切聲母韻母聲調平水韻等呼韻攝韻部国际音标罗马字
    烏紺去聲開口一等ʔɒmqomh/omm
    [ji]
    部首: 226
    笔画: 5
    五笔: YNN
    五行:
    吉凶:
    姓名学:
    仓颉: IVSU
    四角: 37717

    详细解释

    动词

    (1) (形声。从言,己声。本义:记住)

    (2) 同本义

    记,疏也。——《说文》

    记,识也。——《广雅》

    记有成。——《礼记·内则》

    记间之学。——《礼记·学记》

    凡所经履,莫不暗记。——《后汉书·应奉传》

    常记溪亭日暮。——宋· 李清照《如梦令》

    吾记天圣中。—— 宋· 司马光《训俭示康》

    望中犹记。——宋· 辛弃疾《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

    (3) 又如:记混了;记错了;切记;牢记;铭记;记不清;记省(回忆,记忆);记心(记在心上,常用于叮嘱);记念(挂心;惦念);记忆(记在心里)

    (4) 记载,记录

    记,书也。——《广雅》

    宫之奇果谏,记曰。——《公羊传·僖公二年》。注:“史记也。”

    受记考事。——《汉书·张敞传》

    属予作文以记之。——宋· 范仲淹《岳阳楼记》

    记之而去。——唐· 柳宗元《至小丘西小石潭记》

    予在患难中,间以诗记所遭。——文天祥《 后序》

    览则省记。——清· 袁枚《黄生借书说》

    姚鼐记之。—— 清· 姚鼐《登泰山记》

    (5) 又如:摘记(摘要记录);笔记(用笔记录);手记(亲手记录);记言(记录言论)

    名词

    (1) 记载事物的书册或文章 。如:记书(传记及诸家之书);游记;日记;杂记;摘记

    (2) 按时间顺序记述历史史实或事件 。如:大事记;史记;记传(历史传记);记牒(史册;文字记录);记府(古代国家收藏文书史策的府署)

    (3) 标志,记号

    仓廒内自有官司封记。——《水浒传》

    (4) 又如:标记;以红色为记;记色(凭据;证据)

    (5) 胎记

    生那儿时,脊背下有一搭红记。——《警世通言》

    (6) 又如:他身上有块记

    (7) 古时的一种公文 。如:奏记;残记。又指记述或解释典章制度的文字。如:十三经中的《周礼·考工记》和《礼记》

    (8) 印章

    正其名,请铸铜记给之。——《宋史·职官志》

    (9) 又如:戳记;图记;钤记;记室(官名。掌管章表书记文檄)

    (10) 记叙文,一种以叙事为主的文体 。如:《桃花源记》;《岳阳楼记》

    量词

    张开手掌迅速厉害地一击,掴 。如:一记耳光

    英文翻译

    record; keep in mind, remember

    方言集汇

    ◎ 粤语:gei3
    ◎ 潮州话:gi3

    宋本广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