鞍鞯
繁体
鞍韉
注音
ㄢ ㄐ一ㄢ
词语释义
(书)(名)马鞍和衬在马鞍下的垫子。
词语解释
鞍子和托鞍的垫子。古乐府《木兰诗》:“东市买骏马,西市买鞍韉。” 唐 杜甫 《送人从军》诗:“马塞防失道,雪没锦鞍韉。” 鲁迅 《故事新编·出关》:“但先给我的那匹青牛刷一下,鞍鞯晒一下。”
引证解释
⒈ 鞍子和托鞍的垫子。
引古乐府《木兰诗》:“东市买骏马,西市买鞍韉。”
唐杜甫《送人从军》诗:“马塞防失道,雪没锦鞍韉。”
鲁迅《故事新编·出关》:“但先给我的那匹青牛刷一下,鞍鞯晒一下。”
鞍鞯的国语词典
鞍,马背上的坐垫。鞯,鞍下的垫褥。二者皆为骑马时放在马背上的坐具。
鞍鞯的网络释义
鞍鞯
鞍鞯的翻译
英语:
figure
法语:
AnJian
德语:
AnJian
鞍鞯造句
他骑的是一匹顶呱呱的黑马,鞍鞯绣得很华丽。
亨瑞特看见巴勇士身影,骑着匹鞍鞯摇摇,举着把枪冲。
你的门开着你的立在门外的马,也已上了鞍鞯。
为了参加这次的骑马比赛,他又买了副新的鞍鞯。
浣溪沙,欲寄愁心朔雁边,西风浊酒惨离颜。黄花时节碧云天。古戍烽烟迷斥堠,夕阳村落解鞍鞯。不知征战几人还。纳兰容若。
亨瑞特看见一个阿巴切勇士的身影,他骑着一匹没有鞍鞯的马摇摇晃晃地前进,然后举着一把步枪冲过来。
这头狼骑也戴着嚼子,背着鞍鞯,在队伍中规行矩步,一看就知道是驯化好了的。
汉字详情
详细解释
名词
(1) (形声。从革,安声。本义:马鞍) 同本义
鞌,鞁具也。——《说文》
令皆下马解鞍。——《汉书·李广传》
投鞌高如城者数所。——《汉书·韩安国传》
汉王下马踞鞍而问。——《史记·留侯世家》。
(2) 又如:鞍桥(指马鞍。因马鞍的形状像桥而得名);鞍辔(骑马的用具。鞍为坐具,辔为控马的缰束)
英文翻译
saddle; any saddle-shaped object
方言集汇
◎ 粤语:on1
◎ 客家话:[海陆丰腔] on1 [客英字典] on1 [梅县腔] on1 [陆丰腔] on1 [客语拼音字汇] on1 [台湾四县腔] on1 [宝安腔] on1 [东莞腔] on1
◎ 客家话:[海陆丰腔] on1 [客英字典] on1 [梅县腔] on1 [陆丰腔] on1 [客语拼音字汇] on1 [台湾四县腔] on1 [宝安腔] on1 [东莞腔] on1
宋本广韵
廣韻目次:上平二十五寒
小韻 | 反切 | 聲母 | 韻母 | 聲調 | 平水韻 | 等呼 | 韻攝 | 韻部 | 国际音标 | 罗马字 |
安 | 烏寒 | 影 | 寒 | 平聲 | 寒 | 開口一等 | 山 | 寒 | ʔɑn | qan/a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