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号

jì hao [ji hao]
繁体 記號
注音 ㄐ一ˋ ㄏㄠˋ
词性 名词

词语释义

记号 jìhào

(1) 能引起注意、易于记忆辨识的标记

得了几次对他不好的迟到记号
mark;sign signal;symbol

词语解释

  1. 为引起注意,帮助识别、记忆而做的标记。

    唐 冯贽 《云仙散录·过厅羊》:“阶前旋杀羊,令众客自割,随所好者綵线繫之记号毕,蒸之,各自认取。” 元 关汉卿 《绯衣梦》第二折:“风筝儿为记号,依然有,俺两箇相约在梧桐树边头。”

  2. 指生来就有的皮肤上的深色斑,胎记。

    冯雪峰 《从人变猴》:“所以从那时候以来,山上就有了猴子,带着一个红屁股--他们祖先的‘坐吃’的或称‘不劳而食’的光荣记号。”

  3. 谓用年号纪元。

    宋 张世南 《游宦纪闻》卷五:“改元始於 共和 ,记号剏於 汉武 ,后世遵用之。”

引证解释

⒈ 为引起注意,帮助识别、记忆而做的标记。

唐冯贽《云仙散录·过厅羊》:“阶前旋杀羊,令众客自割,随所好者綵线繫之记号毕,蒸之,各自认取。”
元关汉卿《绯衣梦》第二折:“风筝儿为记号,依然有,俺两箇相约在梧桐树边头。”

⒉ 指生来就有的皮肤上的深色斑,胎记。

冯雪峰《从人变猴》:“所以从那时候以来,山上就有了猴子,带着一个红屁股--他们祖先的‘坐吃’的或称‘不劳而食’的光荣记号。”

⒊ 谓用年号纪元。

宋张世南《游宦纪闻》卷五:“改元始於共和,记号剏於汉武,后世遵用之。”

记号的国语词典

标记符号。《红楼梦.第七七回》:「又命将那几包不能辨得的药也带了去,命医生认了,各记号上来。」也作「记认」。

记号的网络释义

记号 (歌曲)

  • 作词:原晞
  • 作曲:纱朵
  • 编曲:王哲言
  • 演唱:MAO&微笑、小逸
  • 后期:奶妈月
  • 海报:茶壶LEN
  • 记号 (汉语词语)

  • 记号,指能引起注意、易于记忆辨识的标记。如:得了几次对他不好的迟到记号。记号的作用:帮助记忆,方便查看,辅助作用。
  • 记号造句

    离开时,丹丹在书上做了个记号。
    而在每一个转角,每一个绳结之中其实都有一个秘密的记号,当时的我们茫然不知,却在回首之时,蓦然间发现一切脉络历历在目,方才微笑地领悟了痛苦和忧伤的来处。
    走过的路,爱过的人,都是记忆里珍贵的记号。那痕那印记,终是逃不出的劫。相信,遇见那个人,走过那段路,生命才会更加澄澈透明。
    他在错别字下边画了一个记号。
    实验表明,蜜蜂是靠眼睛认识路上记号的。
    除了她自己做的蓝色记号,她潸然泪下。
    这要在你手上作记号,在你额上作纪念,使耶和华的律法常在你口中,因为耶和华曾用大能的手将你从埃及领出来。
    有点宅人的味道,等着电脑的信号,看点女人的妖娆,放点幸福的鞭炮,留点生活的记号。亲爱的朋友,宅也要宅出风格,活就得活得乐呵。
    在轮毂和轮箍之间常用白油漆画上记号,只要轮毂和轮箍发生位移,立刻就会被发现。
    约好要每年回到初拥吻的地方,划一个记号写下相恋的感想,等明年我剩一个人坐在堤防,改唱首什么歌来纪念爱的傻。
    这很可能发生在虫媒植物中,昆虫总是寻找相似的颜色和指导记号。
    所以请放心使用但再做时要小心点哦,还有就是这种记号是可以清除的,方法很简单,用你的手指有肉的地方使劲搓两下就什么都没了。
    未登记号码、来电提示和黑名单都曾试图解决这个问题,但仍然阻止不了你不想接到的来电。
    拍摄需要摄象机非常灵活,因此需要轨道、移动摄影车、地板上的记号……这些东西没有一个是容易隐藏的。
    小奶牙真不假,俺最怕帮他清洁口腔,一不小心我也会被他烙上记号,洒泪史一筐。
    他拿出了眼线笔,就在他准备写下第一笔拯救地球的记号时,他不由得哽咽嗫嚅意识到大事不妙。
    展览品:荧光笔,白板笔,记号笔,灯笔,隐形笔等。
    不久之后马姬娜有事外出,回家时见强盗所留下的粉笔记号,便停步仔细观察。
    安息日作为末世记号的功能在新约中仍然持续,但是其作为神治国度戳印的功能,已经随着时代的改变而被弃置了。
    幸运地,在那里似乎不是作记号草铺的不足。

    汉字详情

    [ji]
    部首: 226
    笔画: 5
    五笔: YNN
    五行:
    吉凶:
    姓名学:
    仓颉: IVSU
    四角: 37717

    详细解释

    动词

    (1) (形声。从言,己声。本义:记住)

    (2) 同本义

    记,疏也。——《说文》

    记,识也。——《广雅》

    记有成。——《礼记·内则》

    记间之学。——《礼记·学记》

    凡所经履,莫不暗记。——《后汉书·应奉传》

    常记溪亭日暮。——宋· 李清照《如梦令》

    吾记天圣中。—— 宋· 司马光《训俭示康》

    望中犹记。——宋· 辛弃疾《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

    (3) 又如:记混了;记错了;切记;牢记;铭记;记不清;记省(回忆,记忆);记心(记在心上,常用于叮嘱);记念(挂心;惦念);记忆(记在心里)

    (4) 记载,记录

    记,书也。——《广雅》

    宫之奇果谏,记曰。——《公羊传·僖公二年》。注:“史记也。”

    受记考事。——《汉书·张敞传》

    属予作文以记之。——宋· 范仲淹《岳阳楼记》

    记之而去。——唐· 柳宗元《至小丘西小石潭记》

    予在患难中,间以诗记所遭。——文天祥《 后序》

    览则省记。——清· 袁枚《黄生借书说》

    姚鼐记之。—— 清· 姚鼐《登泰山记》

    (5) 又如:摘记(摘要记录);笔记(用笔记录);手记(亲手记录);记言(记录言论)

    名词

    (1) 记载事物的书册或文章 。如:记书(传记及诸家之书);游记;日记;杂记;摘记

    (2) 按时间顺序记述历史史实或事件 。如:大事记;史记;记传(历史传记);记牒(史册;文字记录);记府(古代国家收藏文书史策的府署)

    (3) 标志,记号

    仓廒内自有官司封记。——《水浒传》

    (4) 又如:标记;以红色为记;记色(凭据;证据)

    (5) 胎记

    生那儿时,脊背下有一搭红记。——《警世通言》

    (6) 又如:他身上有块记

    (7) 古时的一种公文 。如:奏记;残记。又指记述或解释典章制度的文字。如:十三经中的《周礼·考工记》和《礼记》

    (8) 印章

    正其名,请铸铜记给之。——《宋史·职官志》

    (9) 又如:戳记;图记;钤记;记室(官名。掌管章表书记文檄)

    (10) 记叙文,一种以叙事为主的文体 。如:《桃花源记》;《岳阳楼记》

    量词

    张开手掌迅速厉害地一击,掴 。如:一记耳光

    英文翻译

    record; keep in mind, remember

    方言集汇

    ◎ 粤语:gei3
    ◎ 潮州话:gi3

    宋本广韵

    hào,háo [hao]
    部首: 319
    笔画: 5
    五笔: KGNB
    五行:
    吉凶:
    姓名学: 姓,常用字,多用男性
    仓颉: RMVS
    四角: 60027

    详细解释

    háo

    动词

    (1) (会意。从虎,从号。“号”亦兼表读音。“号”是“號”的古字,上面是“口”,下面代表声音,即号呼的意思。后繁化,变成“號”,现在简化为“号”。本义:大声喊叫)

    (2) 同本义

    号,呼也。——《尔雅》

    谁之永号?——《诗·魏风·硕鼠》

    公号庆郑。——《国语·晋语》

    号呼而转徙。——唐· 柳宗元《捕蛇者说》

    因大号,一墟皆惊。——唐· 柳宗元《童区寄传》

    阴风怒号。——宋· 范仲淹《岳阳楼记》

    号泣载道。——《明史》

    (3) 又如:号噪(呼叫,喧嚷);号踯(号叫跳顿);号佛(高声念佛)

    (4) 哭而有言

    号,痛声也。——《说文》

    以哭有言者为号。——《颜氏家训·礼》

    老聃死, 秦失吊之,三号而出。——《庄子·养生主》

    冬暖而儿号寒,年丰而妻啼饥。——韩愈《进学解》

    先号咷而后笑。——《易·同人》

    号呼达旦。——方苞《狱中杂记》

    (5) 又如:号啕痛(歇后语:哭);号天搭地(大声哭叫);号天哭地(哭天抢地);号泣(大声哭泣)

    (6) 动物引声长鸣,大风发出巨响

    昆吾之山有兽焉,其音如号,——《山海经·中山经》

    (7) 又如:寒号虫;号群(禽兽鸣号以求群类);号怒(怒号,指风声疾厉);北风怒号

    (8) 另见 hào

    hào

    动词

    (1) 扬言有

    项羽兵四十万,号百万。——《史记·高祖本纪》

    (2) 又如:口喧佛号(大声念佛)

    (3) 命令,发令

    发枪之号。——清· 徐珂《清稗类钞·战事类》

    明诏大号。——清· 龚自珍《病梅馆记》

    (4) 又如:号令

    (5) 召唤;呼唤 。如:号召

    (6) 宣称,称号

    号之曰有巢氏。——《韩非子·五蠹》

    号之曰燧人氏。

    号为军机四卿。——清· 梁启超《谭嗣同传》

    名词

    (1) 名位;名称;称谓

    号为张楚。——《史记·陈涉世家》

    赐号称王。——《汉书·李广苏建传》

    (2) 又如:号位(称号和爵位;名号);号带(军旗。古代大将出征,旗上绣出主帅姓氏,叫号旗);号名(标志;称谓;位号);国号;年号

    (3) 记号;标帜 。如:号记(标记,记号);号箭(用来传达信号的响箭)

    (4) 别号。名、字以外的称谓

    号曰醉翁。——宋· 欧阳修《醉翁亭记》

    自号刚峰。——《明史》

    (5) 又如:号谥(谥号。古代帝王、贵族、大臣等死后将葬,按其生前事迹给予寓意褒贬的称号);号簿(犹今登记簿);号屏(雨师的别名)

    (6) 用以识别敌我的口令、暗号 。如:号哨(表达信号的口哨);号炮(军内用来传达信息的火炮);号火(用作信号的火光;旧时军内为传信息而举的火)

    (7) 指编列的次序或等第。亦指编列次序的事物 。如:号件(挂过号的函件、电报等)

    (8) 犹种,类。多为贬义 。如:那号人

    (9) 管乐器号角、号筒、军号等的简称 。如:号筒;号头(号角的别称)

    (10) 用号吹出的表示一定意义的声音 。如:起床号,熄灯号

    (11) 商店的代称

    找了一家汇票号,是个日昇昌字号,汇了八百两,寄江南 徐州家里去。——《老残游记》

    量词

    (1) 表示人数的单位。如:一百多号人

    (2) 表示次序,常放在数目字之后。如:三十五号文件,车牌H-10098号

    (3) 表示一个月里的日子。如:八月五号

    (4) 另见 háo

    英文翻译

    mark, sign; symbol; number

    方言集汇

    ◎ 粤语:hou6
    ◎ 潮州话:ho7 hau1

    宋本广韵

    廣韻目次:去三十七号
    小韻反切聲母韻母聲調平水韻等呼韻攝韻部国际音标罗马字
    胡倒去聲開口一等ɣɑughauh/haw