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字详情
详细解释
形容词
(1) (形声。从日,干声。本义:久不下雨)
(2) 同本义
旱,不雨也。——《说文》
旱既大甚,蕴隆虫虫。——《诗·大雅·云汉》
不得雨曰旱。——《谷梁传·僖公十一年》
二谷不收谓之旱。——《墨子·七患》
三千里之旱。——汉· 贾谊《论积贮疏》
兵旱相乘。
(3) 又如:旱涝(干旱与水涝);旱云(干旱不雨的云);旱亢(大旱);旱苗得雨(久旱的禾苗喜逢甘霖滋润)
(4) 非水田的 。如:旱莲(生于陆地的草药名);旱芹(芹菜的别称);旱谷
(5) 迅猛。通“悍”
水激则旱兮,矢激则远。——汉· 贾谊《鹏鸟赋》
名词
(1) 陆地 。如:旱军(陆师);旱队(陆师)
(2) 山名。旱山 。在今陕西省南郑县西南
英文翻译
drought; dry; dry land
方言集汇
◎ 粤语:hon5
◎ 客家话:[海陆丰腔] hon1 hon3 [东莞腔] hon1 [陆丰腔] hon1 [梅县腔] hon1 [台湾四县腔] hon1 hon3 [客语拼音字汇] hon1 [沙头角腔] hon1 [客英字典] hon3 han3 [宝安腔] hon1
◎ 客家话:[海陆丰腔] hon1 hon3 [东莞腔] hon1 [陆丰腔] hon1 [梅县腔] hon1 [台湾四县腔] hon1 hon3 [客语拼音字汇] hon1 [沙头角腔] hon1 [客英字典] hon3 han3 [宝安腔] hon1
宋本广韵
廣韻目次:上二十三旱
小韻 | 反切 | 聲母 | 韻母 | 聲調 | 平水韻 | 等呼 | 韻攝 | 韻部 | 国际音标 | 罗马字 |
旱 | 胡笴 | 匣 | 寒 | 上聲 | 旱 | 開口一等 | 山 | 寒 | ɣɑn | ghanx/haan |
详细解释
名词
(1) (形声。从艸,甾(
)声。荒地,故从艸。本义:古代指初耕的田地)(2) 同本义
菑,不耕田也。——《说文》。按,古文从田,巛声,小篆又加草耳。不耕田者,不耕而才耕之田也。
不菑畬。——《易·无妄》。董遇注:“菑,反草也。”
田一岁曰菑,二岁曰新田,三岁曰畬。——《尔雅》
耕获菑畬,时时利赖其用。——明· 徐光启《甘薯疏序》
(3) 又如:菑畬(开垦一年和三年的地);菑亩(初耕的田地)
(4) 直立而枯死的树木
其菑其翳。——《诗·大雅·皇矣》
周公之状,身如断菑。——《荀子·非相》
动词
(1) 开垦;耕耘
厥父菑,厥子乃弗肯播。——《书·大诰》
(2) 又如:菑畬(耕耘;又耕稼为民生之本,故以喻事物的根本);菑攘(开拓;平定)
(3) 另见
“灾”英文翻译
to weed grass; land which has been under cultivation for one year
方言集汇
◎ 粤语:zi1 zoi1
◎ 客家话:[台湾四县腔] zih1 zai1 [客英字典] zih1 zai1 [海陆丰腔] zih1 zai1 [梅县腔] zii1 [宝安腔] zu1
◎ 潮州话:之余1 之埃1 ,ze1 [潮阳]zu1 ,zai1(tsur [潮阳]tsu ,chai)
◎ 客家话:[台湾四县腔] zih1 zai1 [客英字典] zih1 zai1 [海陆丰腔] zih1 zai1 [梅县腔] zii1 [宝安腔] zu1
◎ 潮州话:之余1 之埃1 ,ze1 [潮阳]zu1 ,zai1(tsur [潮阳]tsu ,chai)
宋本广韵
廣韻目次:上平七之
小韻 | 反切 | 聲母 | 韻母 | 聲調 | 平水韻 | 等呼 | 韻攝 | 韻部 | 国际音标 | 罗马字 |
葘 | 側持 | 莊 | 之 | 平聲 | 支 | 開口三等 | 止 | 之 | ʧĭə | cri/trio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