旨趣

zhǐ qù [ zhi qu]
注音 ㄓˇ ㄑㄨˋ
词性 名词

词语释义

旨趣 zhǐqù

(1) 要旨;大意。亦作“指趣”,“趣”同“趋”。旧指写书的目的与大意

谨条序前章,畅其旨趣。——《后汉书·郎顗传》
览其旨趣。——嵇康《琴赋》
purport;objective

词语解释

  1. 宗旨;大意。

    汉 荀悦 《汉纪·成帝纪二》:“ 孔子 既殁,后世诸子各著篇章,欲崇广道艺,成一家之説,旨趣不同,故分为九家。” 三国 魏 嵇康 《<琴赋>序》:“览其旨趣,亦未达礼乐之情也。” 南朝 梁 刘勰 《文心雕龙·颂赞》:“ 挚虞 品藻,颇为精核,至云杂以风雅,而不变旨趣,徒张虚论,有似黄白之伪説矣。” 宋 王禹偁 《酬种放徵君》诗:“千言距百韵,旨趣何绰绰!”如:本刊的旨趣在发刊词中已经说过了。

引证解释

⒈ 宗旨;大意。

汉荀悦《汉纪·成帝纪二》:“孔子既殁,后世诸子各著篇章,欲崇广道艺,成一家之説,旨趣不同,故分为九家。”
三国魏嵇康《<琴赋>序》:“览其旨趣,亦未达礼乐之情也。”
南朝梁刘勰《文心雕龙·颂赞》:“挚虞品藻,颇为精核,至云杂以风雅,而不变旨趣,徒张虚论,有似黄白之伪説矣。”
宋王禹偁《酬种放徵君》诗:“千言距百韵,旨趣何绰绰!”

如:本刊的旨趣在发刊词中已经说过了。

旨趣的国语词典

宗旨和意义。《北史.卷八四.孝行传.王颁传》:「勤学累载,遂遍通五经,究其旨趣,大为儒者所称。」也作「指趣」。

旨趣的网络释义

旨趣

  • 旨趣,是汉语词汇,出自《汉纪·成帝纪二》,解释为要旨、大意。
  • 拼音:zhǐ qù
  • 旨趣的翻译

    英语: purport, intent
    德语: Zielsetzung, Leitsatz (S)​
    法语: intention

    旨趣造句

    实际上,冒险是怀特海的艺术旨趣的核心。
    因此,希望能够锄掉那茅草,驱逐这鸟雀,铲除一恶,树立一善,这样没有违背先人的旨趣,以泯没于九泉之下。
    陈三立之诗学旨趣,散见于其存世的各种文字之中。
    “笔墨精良人生快事”,缘于一杆笔的劲健,在传达书法家的旨趣时达到极致——“笔精妙入神”,李白如是说。
    不过,宋儒推崇道德旨趣的正统观念对于世道人心的潜移默化,要到明清时代才看得比较清楚。
    本文对郭璞一生的注书作了全面的分析,并对郭璞注书的主要种类、性质及其旨趣作了探讨,在此基础上总结了郭璞注书的客观环境和学术贡献。
    后现代主义哲学认为现代性夸大了主体性和统一性的旨趣,给个体的自由和生存带来了灾难,应彻底否定。
    理想的人物不仅要在物质需要的满足上,还要在精神旨趣的满足上得到表现。
    那些工业文化产业的创造者与设计者,同时也是资本主义自由开放的创新者,正符应这一論述的旨趣。
    这些记载不仅来源复杂,而且具有特定时代的文化旨趣。
    汉兴,与边郡相接之地带以州相称的旨趣,就在公认赤县神州为共同的活动疆域。
    其瓷胎白而薄,能透光映指,有青白、粉青、水青、天青诸色,均十分淡雅,一扫数千年艳丽之风,正投合了当时人们崇尚青白的旨趣,是以繁盛一时,有“饶玉”。
    由于时代精神以及文学理论旨趣上的契合,浪漫主义运动对童话倍加青睐,大力推动了童话的发展与繁荣。
    墨家科技思想表现为道技统一的科学技术观,其科技旨趣并不仅仅在发展纯粹的理论,其学说的出发点和落脚点都在“为天下兴利除害”
    我寻找了解并熟谙如何做好广告的撰文与艺术指导人员,他们必须技艺娴熟,盖下的一砖一瓦皆有其旨趣。李奥贝纳。
    廓清詹明信的后现代理论的旨趣,具有重要的学术意义。
    月下谈禅,旨趣益远;月下说剑,肝胆益真;月下论诗,风致益幽;月下对美人,情意益笃。
    这是他们在艺术旨趣上最终选择姚合,远离贾岛,形成情感平和、风格雅正创作格局的根源。
    他们使用的文字,既不是朝鲜半岛的谚文,也不是越南的喃字,而是汉字,且文法和遣词用语也是汉文,其诗之旨趣,也是儒家之礼乐王化。
    注释有唯识二十论述记,二卷,唐慈恩作,以玄奘译书的旨趣,解释唯识二十论。

    汉字详情

    zhǐ [zhi]
    部首: 429
    笔画: 6
    五笔: XJF
    五行:
    吉凶:
    姓名学: 常用字
    仓颉: PA
    四角: 22601

    详细解释

    形容词

    (1) (会意。甲骨文字形。上象“匕”( )即匙形,下面是口,以匙入口,表示味道好。”“口”隶变为“日”。《说文》:“从甘,匕声。本义:味美)

    (2) 同本义

    旨,美也。从甘,匕声。——《说文》

    既饮旨酒。——《诗·鲁颂·泮水》

    告旨。——《仪礼·乡饮礼》

    虽有嘉肴,弗食,不知其旨也。——《礼记·学记》

    (3) 又如:旨甘(美好的食物);旨味(美味);旨肴(美味的菜肴)

    (4) 美好

    垂功烈而不刊,不亦旨哉!——柳宗元《与李睦州论服气书》

    名词

    (1) 美味的食品

    我有旨畜,亦以御冬。——《诗·邶风·谷风》

    食旨不甘,闻乐不乐。——《论语·阳货》

    (2) 又如:甘旨(美味的食物);旨蓄(贮藏的美好食品);旨嘉(美酒佳肴)

    (3) 意思;意义

    妙达此旨,始可言文。——《宋书·谢灵运传论》

    (4) 又如:主旨(主要的意义、用意或目的);大旨(主要的意思);宏旨(大旨;要旨);微旨(不是明说,而是含蓄表达出来的意思)

    (5) 意图;宗旨

    其旨远,其辞文。——《易·系辞下》

    肃宣 权旨,论天下事势,致殷勤之意。——《资治通鉴》

    (6) 又如:宗旨(主要的目的和意图);旨譬(用意和取譬);旨统(旨趣的系统)

    (7) 长官的命令

    初举孝廉,再迁圉令,以礼理人,以德化俗。…今承旨而杀之,是逆天心,顺府意也,其罚重矣。——《后汉书》

    (8) 皇帝的意见,命令

    旨,凡天子谕告臣民曰诏旨,下承上曰奉旨。——《正字通》

    (9) 又如:传旨;听旨

    英文翻译

    purpose, aim; excellent

    方言集汇

    ◎ 粤语:zi2
    ◎ 客家话:[宝安腔] zi3 [客语拼音字汇] zi3 [陆丰腔] zhi3 [客英字典] zhi3 [沙头角腔] zi3 [梅县腔] tje3 [东莞腔] zi3 [台湾四县腔] zih3 [海陆丰腔] zhi3

    宋本广韵

    廣韻目次:上五旨
    小韻反切聲母韻母聲調平水韻等呼韻部韻攝罗马字国际音标
    職雉脂B開上聲開口三等脂Bcjiix/tjyytɕi
    qù,cù [qu,cu]
    部首: 716
    笔画: 15
    五笔: FHBC
    五行:
    吉凶:
    姓名学: 姓,常用字,多用男性
    仓颉: GOSJE
    四角: 47804

    详细解释

    动词

    (1) (古通“促”)

    (2) 督促;催促

    趣,疾也。从走,取声。——《说文》

    趣其稼事。——《周礼·县止》

    趣民收敛。——《礼记·月令》

    趣为我语。——《汉书·周勃传》

    趣赵兵亟入关。——《史记·陈涉世家》

    王夫人又趣使大臣立 栗姬为皇后。——《汉书·外戚传上》

    (3) 又如:趣使(督促);趣董(催促);趣督(督促)

    (4) 赶快;从速

    趣执之,无使得遁。——《明史·海瑞传》

    (5) 又如:趣装(速整行装);趣袭(急袭,快速攻击)

    (6) 另见

    形容词

    (形声。从走,取声。本义:急,赶快) 同本义

    趣,疾也。——《说文》

    若不趣降汉, 汉今虏若,若非 汉敌也。——《史记》

    动词

    (1) 通“促”。催促;督促

    趣其稼事。——《周礼·县正》

    趣民收敛。——《礼记·月令》

    趣为我语。——《汉书·周勃传》

    督趣司隶。——《汉书·翟方进传》

    巫妪何久也?弟子趣之。——褚少孙《西门豹治邺》

    (2) 通“趋”。趋向;奔向

    左右趣之。——《诗·大雅·棫朴》

    来朝趣马。——《诗·大雅·棫》

    汝先观吾趣。——《列子·汤问》

    (3) 又如:趋时(努力与当时的形势、环境及条件相适应);趣向(向往;趋附)

    (4) 赶上

    富在俭力趣时,不在岁司羽鸠也。——《盐铁论》

    (5) 又如:趣走(奔走;行走);趣役(奔走服侍)

    (6) 通“取” 。如:趣舍(取舍)

    (7) 谓众生因善恶行为不同死后趋向不同地方转生

    趣,谓所往。——《俱舍论》

    (8) 小步快走。古代一种示敬的礼节 。如:趣走(小步疾行,以示礼敬)

    (9) 取笑;打趣

    众人便知他趣白日间湘云醉卧的事。——《红楼梦》

    名词

    (1) 旨趣;意思

    趣舍不同。——《庄子·齐物论》

    以博其趣。——唐· 柳宗元《柳河东集》

    (2) 又如:趣寄(趣向,志向);趣识(旨趣见识)

    (3) 乐趣;兴趣

    园日涉以成趣。——晋· 陶渊明《归去来兮辞》

    (4) 又如:趣势(趣味);欢乐之趣;异趣;养趣;趣向(兴味);趣兴(乐趣;兴致)

    (5) 志趣,好尚 。如:趣向(志趣;好尚);趣尚(志趣和好尚);趣造(志趣);趣操(志趣情操)

    (6) 意味;情态或风致 。如:趣尚(情致;风格);趣致(情趣风致)

    (7) 作为

    见其趣如是,作《憎王孙》云。——柳宗元《憎王孙文》

    英文翻译

    what attracts one's attention

    方言集汇

    ◎ 粤语:ceoi3 cuk1
    ◎ 客家话:[台湾四县腔] ci5 [客英字典] ci5 ce5 [海陆丰腔] ci5 [陆丰腔] ci6 [客语拼音字汇] qi4 [梅县腔] ci5 [东莞腔] ci5 [宝安腔] ci5

    宋本广韵

    廣韻目次:上四十五厚
    小韻反切聲母韻母聲調平水韻等呼韻攝韻部国际音标罗马字
    蒼苟上聲開口一等tsʰəuchux/cov