揽权

lǎn quán [ lan quan]
繁体 攬權
注音 ㄌㄢˇ ㄑㄨㄢˊ

词语释义

揽权 lǎnquán

(1) 抓权

arrogate power to oneself; grasp at authority

词语解释

  1. 抓权。

    《二刻拍案惊奇》卷二十:“ 陈定 托他掌管家事,他内外揽权,百般欺侵。” 清 薛福成 《庸盦笔记·史料一·咸丰季年三奸伏诛》:“二王实皆庸憒无能,其揽权窃柄,一以 肃顺 为主谋云。”《清史稿·爱新觉罗博洛传》:“﹝ 博洛 ﹞掌户部时尚书 谭泰 逞私揽权,不力阻,夺爵。”

引证解释

⒈ 抓权。

《二刻拍案惊奇》卷二十:“陈定托他掌管家事,他内外揽权,百般欺侵。”
清薛福成《庸盦笔记·史料一·咸丰季年三奸伏诛》:“二王实皆庸憒无能,其揽权窃柄,一以肃顺为主谋云。”
《清史稿·爱新觉罗博洛传》:“﹝博洛﹞掌户部时尚书谭泰逞私揽权,不力阻,夺爵。”

揽权的国语词典

把持权力。指包揽分外的事权。

揽权的网络释义

揽权

  • 揽权,是汉语词汇,拼音是lǎn quán,即抓权。
  • 揽权造句

    至于以权利名位为目标者,他们揽权争位,完全不知授权分工。
    到了湖北,方才晓得李统领因为京里有人参他揽权纳贿等事。
    作为领导他如此揽权,大家背地里都很反感。
    御史吴达上疏,冯铨为逆党魏忠贤干儿,故习不移……平日揽权纳贿,且纵子往来贵要,招摇纳贿又可知。
    乔在悉尼获得学位后,在唱片行业稍作停留,最后决定将他的极客天赋应用到赚钱、揽权、还有借他的裸体成名上。
    听说你们揽权纳贿,多行不法,可有此事?
    否则,这么多人,就要当“婆婆”,揽权。
    有些贪官特爱揽权以便贪污。
    分析家称这暗示朝鲜领导人金正日对他的健康状况重获信心并开始揽权,八月曾有报道曾他患有中风。
    普化以伯颜揽权,无可容喙,不如见机自默,作个仗马寒蝉。

    汉字详情

    lǎn [lan]
    部首: 330
    笔画: 12
    五笔: RJTQ
    五行:
    姓名学: 常用字
    仓颉: QLIU
    四角: 58012

    详细解释

    动词

    (1) (形声。从手,览声。本义:执,持)

    (2) 同本义

    俱可手揽。——《徐霞客游记·游黄山记》

    (3) 又如:揽跋(揽辔跋涉);揽镜(持镜;对镜);揽持(把持;掌握);揽摄(把持)

    (4) 总揽(全面掌握);一把抓 。如:揽延(延揽);揽取(承揽);揽活(揽取活计);揽纳(包揽代纳赋税)

    (5) 搂,拥抱,围抱 。如:揽抱(拥抱);揽取(抱取,搂取);揽持(犹拥抱)

    (6) 采摘

    (7) 又如:揽月(摘月。喻壮举);揽取(摘取,收取);揽结(采摘系结)

    (8) 挥 。如:揽泣(挥泪);揽涕(挥泪)

    (9) 招惹 。如:揽野火(惹麻烦);揽事(惹事,管闲事)

    (10) 招引;兜揽

    总揽英雄,思贤若渴。——《三国志》

    (11) 又如:揽脚(脚夫招揽顾客);揽事(管闲事);揽买卖

    (12) 提,撩起

    揽裙脱丝履,举身赴清池。——《玉台新咏·古诗为焦仲卿妻作》

    (13) 通“览”。观看

    而欲为人之国者,此揽乎三王之利,而不见其患者也。——《庄子·在宥》

    流揽无穷,归神日母。——汉· 枚乘《七发》

    英文翻译

    grasp, take hold of; monopolize

    方言集汇

    ◎ 粤语:laam5
    ◎ 潮州话:nam2 [潮州、饶平]lam2 [澄海]nang2

    宋本广韵

    quán [quan]
    部首: 420
    笔画: 6
    五笔: SCY
    五行:
    吉凶:
    姓名学: 姓,多用男性
    仓颉: DE
    四角: 47940

    详细解释

    名词

    (1) (形声。从木,雚( guàn)声。本义:黄花木)

    (2) 同本义

    权,黄华木也。从木,雚声。——《说文》

    权,黄英。——《尔雅·释木》。又如:权舆(草木萌发的状态)

    于嗟乎,不承权舆。——《诗·秦风·权舆》

    于时冰泮发蛰,百草权舆。——《大戴礼记·诰志》

    (3) 秤。测定物体重量的器具

    权,称也。——《论语·尧曰》集解

    锤,谓之权。——《广雅·释器》

    权者,铢两斤钧石也。——《汉书·律历志》

    谨权量,审法度。——《论语·尧曰》

    为之权衡以称之,则并与权衡而窃之。——《庄子·胠箧》

    谨权量、审法度、修废官,四方之政行焉。——《论语》

    (4) 亦称秤锤

    正权概。——《礼记·月令》

    (5) 权柄,权力

    大夫执国权。——《谷梁传》

    权重也。——《韩非子·五蠹》

    利害之权。——清· 黄宗羲《原君》

    皇上无权。——清· 梁启超《谭嗣同传》

    真无权矣。

    (6) 又如:权牟人主(权力与君王相等);权珰(擅权的宦官);权宠(权势与宠幸);权臣(握有权势而专横的臣子);掌权;专权(独揽大权);兵权

    (7) 权宜、变通

    男女授受不亲,礼也;嫂溺授之以手者,权也。——《孟子·离娄上》

    (8) 又如:权数(应变的机智);权巧(权宜善巧);权正(权变与常道);权制(权宜之制);权计(权宜之计);权书(以权宜之策草拟国书)

    (9) 谋略,计谋

    三军之权。——《孙子·谋故》

    (10) 又如:权属(即权术。有心机有手段);权士(谋士);权用(谋略、才干)

    (11) 唐以来的称试官或暂时代理官职为“权”

    韩愈吏部权京兆。——清· 彭端淑《为学一首示子侄》

    (12) 又如:权官(指代理之官);权署(暂时代理或充任某官职)

    (13) 权利 。如:选举权;生存权;人权

    (14) 通“颧”。颧骨

    明眸善睐,靥辅承权。——曹植《洛神赋》

    (15) 姓

    动词

    (1) 称量

    权,然后知轻重;度,然后知长短。——《孟子·梁惠王上》

    (2) 又如:权称(用秤称)

    (3) 衡量,比较

    古人有权成败、计轻重而行之者,伊尹、 霍光是也。——《三国志·武帝纪》注

    且人固难全,权而用其长者。——《吕氏春秋·举难》

    (4) 又如:权时苟重(衡量时势而苟且顺从);权度(权衡度量);权量(犹权衡);权准(权衡的准则)

    (5) 平衡

    九和之弓,角与杆权。——《周礼》

    副词

    姑且;暂且 。如:权辞(临时选择言辞);权国(摄政;临时代理执掌国政);权朝(权国);权职(权且职掌;暂时代理)

    英文翻译

    power, right, authority

    方言集汇

    ◎ 粤语:kyun4

    宋本广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