揽撮
词语释义
词语解释
总揽。
清 俞正燮 《癸巳类稿·太一天一太一乘斗论》:“ 黄帝 《金匱玉衡经》云: 天一 贵神,位在中宫,据琁机,把玉衡,统御四方,揽撮阴阳,手握绳墨,位正魁冈。”
引证解释
⒈ 总揽。
引清俞正燮《癸巳类稿·太一天一太一乘斗论》:“黄帝《金匱玉衡经》云:天一贵神,位在中宫,据琁机,把玉衡,统御四方,揽撮阴阳,手握绳墨,位正魁冈。”
汉字详情
详细解释
动词
(1) (形声。从手,览声。本义:执,持)
(2) 同本义
俱可手揽。——《徐霞客游记·游黄山记》
(3) 又如:揽跋(揽辔跋涉);揽镜(持镜;对镜);揽持(把持;掌握);揽摄(把持)
(4) 总揽(全面掌握);一把抓 。如:揽延(延揽);揽取(承揽);揽活(揽取活计);揽纳(包揽代纳赋税)
(5) 搂,拥抱,围抱 。如:揽抱(拥抱);揽取(抱取,搂取);揽持(犹拥抱)
(6) 采摘
(7) 又如:揽月(摘月。喻壮举);揽取(摘取,收取);揽结(采摘系结)
(8) 挥 。如:揽泣(挥泪);揽涕(挥泪)
(9) 招惹 。如:揽野火(惹麻烦);揽事(惹事,管闲事)
(10) 招引;兜揽
总揽英雄,思贤若渴。——《三国志》
(11) 又如:揽脚(脚夫招揽顾客);揽事(管闲事);揽买卖
(12) 提,撩起
揽裙脱丝履,举身赴清池。——《玉台新咏·古诗为焦仲卿妻作》
(13) 通“览”。观看
而欲为人之国者,此揽乎三王之利,而不见其患者也。——《庄子·在宥》
流揽无穷,归神日母。——汉· 枚乘《七发》
英文翻译
方言集汇
◎ 潮州话:nam2 [潮州、饶平]lam2 [澄海]nang2
宋本广韵
详细解释
cuō
动词
(1) (形声。从手,最声。本义:用手指抓取粒状物)
(2) 用三指取物;抓取
撮,四圭也,一曰两指撮也。——《说文》
量多少者不失圭撮。——《汉书·律历志上》
鸱鸺夜撮蚤。——《庄子·秋水》
(3) 又如:撮一点儿盐;撮药(抓药);撮土(抓一把土);撮拾(撮取);撮台子(拾掇桌子)
(4) 把聚拢的东西用簸箕等物铲起 。如:撮走一簸箕土
(5) 拉拢 。如:撮补(从中帮助)
(6) 玩弄 。如:撮戏(玩把戏);撮哄(起哄);撮空(戏弄虚假)
(7) 簇拥 。如:撮拥(簇拥)
(8) 摘要,摘取 。如:撮文(摘取文句;咬文嚼字);撮录(采录;摘录);撮略(摘取,摘引);撮述(摘要叙述);撮取(摘取)
(9) 聚合;聚拢
撮冀州之众。——《后汉书·袁绍传》
我这里正项钱粮,兀自起解不足,东那西撮。——《水浒传》
(10) 提,拎
量词
(1) 容量单位,等于一升的千分之一——用于可用手或工具撮取的粉粒状物
量之所起起于粟。六粟为一圭,十圭为一撮,十撮为一抄,十抄为一勺,十勺为一合,十合为一升,十升为一斗,十斗为一斛。——《孙子算经·上》
(2) 食指与姆指间能撮起的量 。如:一撮儿;一撮食盐;撮土焚香(撮土为香。撮土代替香炉,焚香敬神佛);撮土(一撮泥土)
zuǒ
量词
(1) 用于成丛的毛发或野草等 。如:一撮儿毛;剃去一卷,留下一撮
(2) 另见
英文翻译
方言集汇
◎ 客家话:[客语拼音字汇] cod5 zeb5 zod5 [海陆丰腔] cot7 zep7 [客英字典] cot7 [台湾四县腔] cot7 zep7 [梅县腔] zep7 cot7 [陆丰腔] cot7 [东莞腔] zut7 [宝安腔] cot7 | zot7 zep7
◎ 潮州话:cuag4(tshuak)[潮州]cuêg4 ,coh4(tshoh)
宋本广韵
小韻 | 反切 | 聲母 | 韻母 | 聲調 | 平水韻 | 等呼 | 韻部 | 韻攝 | 罗马字 | 国际音标 |
繓 | 子括 | 精 | 末 | 入聲 | 曷 | 合口一等 | 桓 | 山 | cuat/zuat | tsuɑ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