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语释义
提早
(1) 比通常、计划或预料的时间要早
(2) 提前
词语解释
基本解释
提前:~出发。
词语来源
该词语来源于人们的生产生活。
词语造句
1、我总是提早走--真的,不骗你!
2、暖和的天气使大地提早解冻。
3、我需要你们提早投票,并且让你们的朋友去投票。
4、你还可以用午餐时间或者提早上班来做这些事情。
5、第三个变革是允许聪明的学生提早参加考试,或者甚至完全不用参加其中一些考试,而在学校开始学习更高级的课程。
6、国防大臣鲍伯·安斯沃思说,我们“能赢得”这场战斗,但是他告诫说这场战斗不会提早结束。
7、但是,作为一个顾问,我认识到提早发行一个稳定但较慢的产品是最佳选择。
8、如果我们再提早半个钟头出发,就会避免早上的交通高峰时间。
9、美国用原子弹加速了二战的进程,提早为世界人民迎来了和平,然而将来是否有一天,我们也会因为原子弹而灭亡呢?
10、越来越多的美国人提早投票。一些州政府甚至让选民登记和投票在同一天进行。
11、降低围产期死亡率将需要采取在怀孕期间提早检查和管理健康问题等方法。
12、对于一个商务约会,提早五分钟到是很合适的,但一定不要迟到。
13、为了在生存周期中提早进行集成测试,测试序列应该由迭代过程来组织,而不是根据部件来组织。
14、有些人还可以领到我们的提早退休金。
15、虽然你只能通过提早决定计划申请一所学校,你还是可以通过常规录取方式申请其他学校。
16、在底层系统技术以快速的步伐发生变化时,需求变动性就会大量地滋生;这会导致设计和组件的提早退化,否则它们是可重用的。
17、两个绰号为"死亡天使"的澳大利亚护士,杀了至少20名老年病人,将在下个月从监狱提早释放。
18、2009年的建议提议提早使用抗逆转录病毒药物,从妊娠期第14周开始用药并持续至哺乳期结束。
19、与父母一起的学生可以提早离场。
20、今年的冬天或已提早到来了,但对于儿童服务机构和困难的孩子及其家庭来说,更严重的风暴还在后头。
21、单一选择提早行动是一部份学校提供的新的选择方式。
22、报纸上写道,政府将支持进一步的研究,并且目标旨在商业性的钻探在下一个十年可以提早起步。
23、在大选日,他们中的很多人被禁止到投票站,一些投票站还提早关闭。
24、在我们的企业中,提早为商务旅行同事提供会议室的位置可以提高效率并减少争端。
25、提早建立一个有效的物流网络——把商品配送到内陆是件困难的事。
26、那个夏天天气酷热,地而湿度适宜,提早播种就可以在热浪打蔫植尖之前完成授粉,同于干旱更没有爆发洪水,产在田里的玉米得以保存。
27、也许你可以提早或迟来一个小时,你不问你将永远不知道。
提早的国语词典
将预定的时间挪前。如:「今年的梅雨季提早来临。」也作「提前」。
提早的网络释义
提早
提早的翻译
提早造句
汉字详情
详细解释
tí
动词
(1) (形声。从手,是声。本义:悬持;悬空拎着物品)
(2) 同本义
提,挈也。——《说文》
匪面命之,言提其耳。——《诗·大雅·抑》
提刀而立。——《庄子·养生主》
一贼提刀。——明· 魏禧《大铁锥传》
椊下提殴之。——明· 高启《书博鸡者事》
提竹筒丝笼。——《聊斋志异·促织》
(3) 又如:提壶,提桶;提开水;提掳(拎,拿);提举(提而举之)
(4) 引申为带领;统领。古代如提督、提举、提点、提刑、提学、提法诸官名,皆取此义
今又提一旅孤军。——宋· 岳飞《五岳祠盟记》
(5) 又如:提军(率领军队);提动(调动);提兵(率领军队)
(6) 紧紧拿着;执持
以是与天子提衡,争秩于诸侯。——《管子·轻重己》
(7) 又如:提握;提笔(握笔。指写文章);提刀(持刀)
(8) 说起,提及
三桩儿誓愿明提遍。——关汉卿《窦娥冤》
(9) 又如:提秽(话语不干净;指责);提名抖姓(提名道姓);提念(说起)
(10) 指出;举出
记事者必提其要,纂言者必钩其玄。——唐· 韩愈《进学解》
(11) 提拔;提升
感其提拔之恩。——房玄龄《晋书》。
(12) 又如:提引(提拔);提奖(提拔奖励)
(13) 携带
提一匕首。——《战国策·燕策》
奉承亲戚,提挈妻子而寄托之。——《墨子·兼爱下》
(14) 掷
皇太子引博局提 吴太子,杀之。——《汉书·吴王濞传》。 师古曰:“提,掷也。”
拔剑四面提出。——《汉书·王莽传下》
宛市百姓共提击之。
以冒絮提文帝。——《史记·绛侯周勃世家》
(15) 请求回答或要求提供消息 。
(16) 如:提问题;提方案;提要求;提意见
(17) 提醒 。
(18) 如:提撕点醒(提醒;提引);提撕(提引;提醒);提亮(提醒);提点(提醒指点);提省(提醒)
(19) 扶持 。
(20) 如:提掇(提携。帮助,照顾);提援(营救;解脱);提掖(挟住两腋将人拎起)
(21) 传讯,指提取犯人 。
(22) 如:提事(捕快);提犯人;提问(传讯审问);提解(押送犯人或财物)
名词
(1) 一种垂直向上舀油、酒等的器具,有很长的把儿,往往按舀液体的斤两制成大小不等的一套 。
(2) 如:油提;酒提
(3) 提梁。篮、壶等的提手 。
(4) 如:提炉(有提梁的香炉)
(5) 姓
量词
(1) 用于提着的物体,其重量没有确数。
(2) 如:一提金;一提银
(3) 另见
dī
(1) ——用于“提防”(
)、“提溜”( )等(2) 另见
英文翻译
方言集汇
◎ 客家话:[台湾四县腔] ti2 [客英字典] ti2 [东莞腔] ti2 [客语拼音字汇] ti2 [宝安腔] ti2 [梅县腔] ti2 [陆丰腔] ti3 [海陆丰腔] ti2 [沙头角腔] ti2
◎ 潮州话:ti5
宋本广韵
小韻 | 反切 | 聲母 | 韻母 | 聲調 | 平水韻 | 等呼 | 韻部 | 韻攝 | 罗马字 | 国际音标 |
提 | 是支 | 常 | 支A開 | 平聲 | 支 | 開口三等 | 支A | 止 | zje | ʑĭe |
详细解释
名词
(1) (会意。小篆字形,上面是“日”,下面是“甲”。“甲”的最早写法象“十”,指皮开裂,或东西破裂。“早”即天将破晓,太阳冲破黑暗而裂开涌出之意。本义:早晨)
(2) 同本义
早,晨也。——《说文》
晨初为早。——《诗·召南·小星》疏
是谓老服。——《老子》
早夜以思。——唐· 韩愈《原毁》
早莺争暖树。——唐· 白居易《钱塘湖春行》
早暮咈吾耳。——唐· 柳宗元《柳河东集》
早出暮归。——《聊斋志异·促织》
(3) 又如:清早(清晨);明早(明天早上);早出晚归(整日在外);起早贪黑;早天(早晨的天空);早角(早晨的号角声);早朝(早晨朝参);早膳(吃早饭);早霞(朝霞);早堂(旧时官府早晨坐衙治事称“早堂”);大清早
(4) 姓
副词
(1) 本来;已经
媳妇儿守寡又早三个年头,服孝将除了也。——关汉卿《窦娥冤》
(2) 又如:早来(本是;已经);早为(已是)
(3) 幸亏,幸而 。如:早则(幸而;早该;早已)
(4) 比一定的时间靠前
晨往,寝门辟矣,盛服将朝。尚早,坐而假寐。——《左传·宣公二年》
早与之绝。——《资治通鉴》
早定大计。
(5) 又如:他早走了;早死了;早世(过早地死去;夭死)
代词
何时;何日
山水朝来笑问人:“翁早归来也?——宋· 辛弃疾《卜算子》
形容词
(1) 在平生的早期;在年轻时 。如:曾是一个热情的、早熟的姑娘;早茂(年幼时便才华出众);早成(人的身心早熟;亦谓年少成熟);早夭(未成年而死);早寡(妇女年少丧夫)
(2) 特指年幼时
早岁那知世事艰,中原北望气如山。——宋· 陆游《书愤》诗
(3) 又如:早年
(4) 在通常、预期、规定或实际的时间以前。是迟或晚的反义词
早救之,孰与晚救之便?——《战国策·齐策一》
土气有早晚。——宋· 沈括《梦溪笔谈》
自有早晚。
(5) 又如:今年春天来得早;早间(不久前);迟早(或早或晚);趁早(抓紧时机或提前时间);提早(提前);早律(早来的季候);推测结果还为时太早;六十岁退休可不早;早早(比常时为早;很早)
动词
早上见面时,相互招呼用语 。如:先生早;你早!
英文翻译
方言集汇
◎ 客家话:[东莞腔] zau3 [宝安腔] zau3 [梅县腔] zau3 [海陆丰腔] zo3 zau3 [客英字典] zau3 [陆丰腔] zo3 [客语拼音字汇] zau3 zo3 [沙头角腔] zau3 [台湾四县腔] zo3 zau3
◎ 潮州话:za2
宋本广韵
小韻 | 反切 | 聲母 | 韻母 | 聲調 | 平水韻 | 等呼 | 韻攝 | 韻部 | 国际音标 | 罗马字 |
早 | 子晧 | 精 | 豪 | 上聲 | 晧 | 開口一等 | 效 | 豪 | tsɑu | caux/zav |